郑君涛
- 作品数:27 被引量:98H指数:5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新疆医科大学科研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预防性截骨切除术治疗先天性侧旁半椎体畸形
- 田慧中艾尔肯•阿木冬吕霞孙红艳马原黄卫民郑君涛胡永胜
- 主要技术内容:沿棘突作后正中切口,暴露双侧的椎板、关节突和横突。先松解对侧横突间附着的韧带和软组织,然后再彻底暴露半椎体一侧的椎板、关节突和横突。切断半椎体的横突,沿椎弓根和椎体腰部向前剥离,直达前纵韧带下,暴露整个半椎...
- 关键词:
- 颅盆牵引加弹性生长棒治疗发育期间的脊柱侧凸
- 介绍200例,颅盆牵引加弹性生长棒矫治发育期间脊柱侧凸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治疗经验,与椎弓根螺钉系统坚固内固定的治疗方法相比较。
- 田慧中黄卫民胡永胜郑君涛吕霞
- 关键词:脊柱侧凸颅盆牵引疗效评价
- Runx2和白细胞介素-17受体C基因多态性与后纵韧带骨化症发病风险和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Runx2和白细胞介素-17受体C(interleukin-17 receptor C, IL-17RC)基因多态性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OPLL)发病风险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经手术治疗的OPLL患者74例为OPLL组,体检健康者74例为对照组,采用基因测序法检测2组Runx2和IL-17RC基因多态性,比较2组Runx2和IL-17RC基因不同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unx2和IL-17RC基因多态性对发生OPLL的影响;术前和术后12个月,OPLL组患者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评分评估颈椎功能,比较OPLL组患者术后12个月Runx2和IL-17RC基因不同基因型JOA评分改善率。结果 2组Runx2基因rs16873379、rs1321075、rs1406846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Runx2基因rs967588、rs16873379、rs1406846和IL-17RC基因rs199772854、rs708567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7RC基因rs199772854位点A等位基因是OPLL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OR=0.199,95%CI:0.065~0.606,P=0.004),Runx2基因rs1406846位点A等位基因是OPLL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7.145,95%CI:2.514~20.305,P<0.001)。术后12个月,Runx2基因rs16873379位点TT基因型JOA改善率[(61.73±9.04)%]高于CC型[(52.41±6.72)%](P<0.05);rs6908650位点AA基因型JOA改善率[(66.83±7.73)%]高于GG型[(57.42±6.77)%](P<0.05);rs1406846位点TT基因型JOA改善率[(66.08±7.03)%]高于AT型[(57.19±7.53)%]和AA型[(54.19±4.45)%],AT型高于AA型(P<0.05)。IL-17RC基因rs708567位点GG基因型JOA改善率[(62.57±8.39)%]高于GA型[(58.62±7.33)%]和AA型[(54.52±6.17)%],GA型高于AA型(P<0.05)。结论 Runx2及IL-17RC基因多态性与OPLL发病风险及预后具有明显相关性。
- 刘旭王磊磊马俊杰郑君涛
- 关键词:后纵韧带骨化症RUNX2
- PBL教学法和LBL教学法在脊柱外科急诊临床实习教学中的效果对比分析被引量:16
- 2014年
- 目的对比PBL教学法和LBL教学法在脊柱外科急诊临床实习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在我院脊柱外科进行学习的学生51例资料。结果观察组学生学习后考核总成绩为(90.4±8.2)分,对照一组考核总成绩为(81.4±9.0)分,对照二组考核总成绩为(79.4±11.5)分,三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6.22,P<0.05),而观察组学生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PBL与LBL教学方法联合应用具有更优秀的教学效果。
- 刘伟马冬梅王磊磊郑君涛
- 关键词:LBL脊柱外科教学
- “颅盆环”牵引结合后路矫形术治疗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颅盆环"牵引结合后路矫形术在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治疗中的优势。[方法]自2005~2010年,手术治疗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38例,均在术前接受颅盆环牵引,再行后路矫形植骨内固定术,其中男性18例,女性20例;年龄6~18岁,平均12.5岁。柔韧性<40%的18例,柔韧性<30%的20例。应用"颅盆环"作术前牵引,使其大弯变小弯,使缩短的脊柱拉长伸直,再行后路矫形手术,达到内置入器械安装方便、矫形手术变的容易、操作安全的目的。[结果]本组38例中能随访到的35例,随访期限1~6年,平均3.5年,平均矫正率不丢失。[结论]颅盆环牵引能持续、缓慢地拉直脊柱,使软组织得到逐渐延长蠕变松解,结合后路矫形手术治疗,为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奠定了成功的基础和安全保障。
- 郑君涛于建华田慧中
- 关键词:脊柱侧凸牵引术后路矫形
- 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的疗效对比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该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9例腰椎不稳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3例,分别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合并植骨融合术(弓根螺钉组)、切开复位内固定合并植骨融合术(内固定组)和切开复位椎间融合器融合术(融合器组)治疗,比较三组的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前、术后及出院前分别检测血沉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末次随访采用JOA评分系统评价脊柱功能,定期复查X线片判断融合效果。结果弓根螺钉组在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方面明显低于内固定组和融合器组(P<0.05)。随访1年后,弓根螺钉组、融合器组无1例未融合,内固定组3例未融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术后血沉为28 mm/h,CRP为1.36 ng/L,明显高于弓根螺钉组和融合器组;末次随访弓根螺钉组JOA评分(87.8±1.8)分,内固定组(80.1±2.9)分,融合器组为(89.1±1.9)分。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合并植骨融合术和切开复位椎间融合器内固定均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的可靠方法,但是前者还具有廉价、微创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刘伟王磊磊艾买提江.苏来满马晓生胡永胜郑君涛
- 关键词:经皮椎弓根螺钉切开复位内固定退变性腰椎不稳
- 多种方法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总结多年来以多种不同方法治疗股骨远端不同类型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自 1990年 3月~2 0 0 2年 3月 ,骨牵引 12例 ,改良张力带钢丝 6例 ,L形髁钢板 12例 ,股骨髁支持钢板 12例 ,Ender钉 10例 ,动力髁螺钉 2 0例 ,松质骨螺钉或联合皮质骨螺钉 12例 ,逆行绞锁式髓内钉 16例等多种不同方法治疗 10 0例不同类型的股骨髁上骨折。结果 :10 0例随访 6~ 36月 ,平均 18月中 6 6例屈膝大于 10 0°,30例屈膝达 90°,4例屈膝不超过 70°,患肢短缩 6例。其中 ,短缩 1cm者 4例 ,短缩 2 cm者 1例 ,短缩 3cm者 1例。平均临床愈合时间 18周 ,骨性愈合时间 32周。结论 :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年龄的股骨远端骨折 ,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均有其优越性。不可强调某种治疗方法的重要性 ,如果方法恰当、复位优良、练习及时 。
- 郑君涛涂锡新
- 关键词:股骨远端骨折L形髁钢板股骨髁支持钢板动力髁螺钉
- Ilizarov牵拉成骨技术在发育期间脊柱畸形病例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Ilizarov牵拉成骨技术在发育期间脊柱畸形病例中的应用价值,针对发育期假面具的脊柱弯曲畸形、侏儒症性脊柱发育障碍或合并有胸廓畸形、骨盆倾斜的病例,均可采用牵拉成骨技术达到治疗目的。方法:根据头盆环牵引装置的...
- 田慧中马原黄卫民郑君涛胡永胜吕霞
- 关键词:脊柱畸形骨外固定牵拉成骨
- 单纯减压术与减压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比较单纯减压术与减压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RLDH)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21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收治的73例R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所接受术式情况分为单纯减压组(31例)和减压内固定融合组(4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脑脊液漏发生率,以及术前,术后3 d、3个月、6个月、1年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单纯减压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短于减压内固定融合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减压内固定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脊液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4.19%vs 71.43%;χ^(2)=0.069,P=0.793)。两组术后VAS评分、ODI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与同组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间点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减压术与减压内固定融合术均可有效治疗RLDH,单纯减压术在缩短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方面更具优势。
- 胡永胜张晓璇宋兴华田慧中郑君涛谢江
- 关键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
- 三种不同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手术、常规开放手术和脊柱融合术三种不同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2009年5月临床诊断并行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共144例,其中男性81例,女性63例;平均年龄47岁(22~53岁),病程平均7.3个月(5周~11年)。病例均为单节段:L3、4椎间盘9例,L4、5椎间盘69例,L5S1椎间盘66例。治疗分为三组,A组微创手术组:使用椎间盘镜(MED)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41例;B组常规开放手术组(椎板开窗+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56例;C组为脊柱融合术组(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47例。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和功能障碍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比较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功能障碍评分变化和患者对治疗主观满意度,按改良MacNab功能评价标准评价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无神经损伤、大出血、死亡病例。术后病例随防18~49个月,平均26.5个月。三组病例术后VAS和ODI评分进行对照:三种治疗方法术后VAS评分依次降低为(5.6±1.7),(5.7±1.5),(5.5±1.6);(F=0.2,P=0.817 1);A组、B组与C组之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ODI评分依次降低为(25.3±2.9),(23.9±3.1),(24.9±3.2);(F=2.73,P=0.068 9);A组、B组与C组之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满意度:A组92.7%,B组89.3%,C组87.2%。[结论]三种手术治疗方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均为有效治疗,均能较好的减轻患者疼痛症状及改善患者功能,其中脊柱融合术手术创伤最大,治疗过程比较复杂,应该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而微创手术或常规开放手术因为疗效确切,手术创伤相对较小,应作为主要手术治疗方法。
- 胡永胜郑君涛张玉坤李磊田慧中黄卫民张锐
- 关键词:脊柱融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