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勇萍

作品数:19 被引量:236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心肌
  • 10篇细胞
  • 9篇缺血
  • 8篇心肌缺血
  • 8篇再灌注
  • 8篇灌注
  • 6篇凋亡
  • 6篇再灌注损伤
  • 6篇缺血预处理
  • 6篇细胞凋亡
  • 6篇灌注损伤
  • 4篇苏醒
  • 4篇大鼠心肌
  • 3篇心肌再灌注
  • 3篇心肌再灌注损...
  • 3篇异丙酚
  • 3篇手术
  • 3篇开胸
  • 3篇TOLL样受...
  • 3篇TOLL样受...

机构

  • 17篇武汉大学
  • 2篇湖北医科大学...

作者

  • 19篇郑勇萍
  • 16篇王焱林
  • 12篇王成夭
  • 10篇张宗泽
  • 6篇万德宁
  • 5篇李建国
  • 4篇陈锋
  • 3篇彭勉
  • 3篇郭伟
  • 3篇刘晓荣
  • 2篇王成天
  • 2篇李心怡
  • 2篇柯剑娟
  • 1篇王赟
  • 1篇唐宏钢
  • 1篇马敏
  • 1篇何祥虎
  • 1篇刘茂春
  • 1篇李翠荣
  • 1篇谢友利

传媒

  • 8篇中华麻醉学杂...
  • 4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医学新知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国外医学(麻...
  • 1篇麻醉与监护论...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恩丹西酮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曲马多病人自控静脉镇痛效应的影响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观察恩丹西酮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曲马多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疗效的影响。方法 40例ASA Ⅰ~Ⅱ级女性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不用恩丹西酮)和试验组(用恩丹西酮),每组20例。静吸复合全麻下实施乳腺癌根治术,术毕给负荷量后接PCIA泵。术后4、8、12和24 h进行随访,记录曲马多用量、疼痛评分、镇静评分及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24 h两组患者心率(HR)、血压(BP)平稳,未见呼吸抑制病例,脉搏氧饱和度(SpO2)均维持在95%以上。试验组曲马多用量在4、8、12 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疼痛评分各时点均小于4分,且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用其它镇痛药。试验组恶心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呕吐发生率及镇静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曲马多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效果满意,预防应用恩丹西酮并不能有效地减轻曲马多引起的恶心呕吐,反而减弱其镇痛作用。
郑勇萍王焱林张宗泽占大兴唐宏钢
关键词:恩丹西酮乳腺癌曲马多自控静脉镇痛
腹横肌平面阻滞在产科加速康复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观察腹横肌平面阻滞(TAP)对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的影响,评价其在产科加速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2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硬膜外镇痛(PCEA)组、静脉镇痛(PCIA)组、TAP+硬膜外镇痛(TAP1)组和TAP+静脉镇痛(TAP2)组,观察每组的镇痛VAS评分、镇痛泵的用药量及按压次数、不同时刻血清乳泌素水平、术后第一次泌乳时间、开始进食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和不良反应。结果:TAP1组和TAP2组术后24 h镇痛VAS评分明显低于PCEA组和PCIA组(P<0. 05);镇痛泵的用药量和按压次数明显少于PCEA组和PCIA组(P<0. 05),术后血清乳泌素水平明显高于PECA组和PCIA组(P<0. 05),术后第一次泌乳时间,开始进食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提前(P<0. 05),住院天数减少(P<0. 05),不良反应明显减少(P<0. 05),TAP1组的尿潴留和腹胀不良反应多于TAP2组,但TAP1与TAP2组间结果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多模式镇痛能提高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是推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剖宫产围术期应用的一种积极方法。
王成夭咸淑悦马敏李心怡刘晓荣郑勇萍
关键词:腹横肌平面阻滞剖宫产术后镇痛加速康复
靶向心肌细胞TLR4基因小干扰RNA载体构建
2016年
目的:设计合成有效靶向Toll样受体4(TLR4)基因小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且挑选TLR4基因稳定沉默心肌细胞。方法:依据RNA干扰(RNAi)序列设计原则,以TLR4基因为靶基因,合成3对小发夹RNA(shRNA)寡核苷酸链,经退火、与线性化pSilence 2.1-U6neo质粒连接、酶切、测序并鉴定。脂质体法转染心肌细胞,新霉素(G418)加压筛选并收集稳定表达质粒的心肌细胞,并观察光镜下心肌细胞形态。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收集的心肌细胞TLR4mRNA和蛋白的表达,确定siRNA对TLR4的抑制效率。结果:测序鉴定插入发夹样序列正确,成功构建了TLR4基因siRNA表达载体;并获得了稳定沉默TLR4的心肌细胞。未见细胞毒性形态学改变。多种方法均证实siRNA作用于TLR4基因后,心肌细胞TLR4 mRNA和蛋白表达均被抑制,其中pSilence2.1-siTLR4-1抑制作用最强。结论:成功构建了靶向TLR4基因siRNA表达载体,并有效抑制心肌细胞TLR4表达。
郑勇萍李梦云柯剑娟吴云何祥虎张宗泽王焱林
关键词:TOLL样受体4RNA干扰心肌细胞
线粒体在缺血预处理细胞凋亡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研究缺血预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 /再灌注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线粒体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用在体心肌缺血 /再灌注模型 ,将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缺血 /再灌注、缺血预处理 3组。分别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 ,用原位末端标记 (TUNEL)法测定凋亡心肌细胞和用免疫组化法测定Bcl 2蛋白表达。结果 与缺血 /再灌注组相比 ,缺血预处理能保护线粒体超微结构 ,减小凋亡心肌细胞百分数 (P <0 .0 1)及增加Bcl 2蛋白表达的光密度值(P <0 .0 1)。结论 缺血预处理通过保护线粒体超微结构及上调跨线粒体膜的Bcl 2蛋白表达而抑制心肌缺血
郑勇萍王焱林万德宁陈锋王成夭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心肌缺血细胞凋亡BCL-2蛋白线粒体
右美托咪定、地佐辛单独或复合用药对开胸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被引量:70
2013年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地佐辛单独或复合用药对开胸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开胸术患者80例,ASA分级I或Ⅱ级,年龄18~64岁,体重48~75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20):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地佐辛组(DEZ组)和右美托咪定+地佐辛组(DEX+DEZ组)。DEX组于麻醉诱导前15min时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继静脉输注0.4μg·kg^-1·h^-1至关胸开始,DEZ组于关胸开始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DEX+DEZ组于麻醉诱导前15min时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继静脉输注0.4μg·kg^-1·h^-1至关胸开始,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C组麻醉诱导前15min开始至关胸开始时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每组缝皮开始时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0min(T1)、关胸完毕缝皮前(T2)、拔除气管导管即刻(T3)、拔除气管导管后15min(T4)时抽取肘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c-反应蛋白(CRP)、TNF-α和IL-10的浓度,记录患者苏醒期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采用Ramsay评分评价镇静程度。结果与c组比较,DEX组、DEZ组和DEX+DEZ组T2-4时血浆CRP、TNF-α浓度降低,IL-10浓度升高,TNF-α/IL.10比值降低,躁动程度及发生率降低,镇静评分升高(P〈0.05);与DEX组和DEZ组比较,DEX+DEZ组T2~4时血浆CRP、TNF-α浓度降低,IL-10浓度升高,TNF-α/IL-10比值降低,躁动程度及发生率降低(P〈0.05)。四组患者苏醒期均无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发生。结论右美托咪定、地佐辛单独或复合用药均可降低开胸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程度及发生,同时可抑制炎性反应,且二者复合较单独用药效果更佳。
郑勇萍郭伟张宗泽王焱林彭勉王成天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麻醉恢复期
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对全麻开胸手术患者苏醒期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对全麻开胸手术患者苏醒期应激反应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8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全麻开胸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n=20):对照组(A组)、低剂量组(B组)、中剂量组(C组)和高剂量组(D组)。B组、C组和D组麻醉诱导插管前15min分别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25,0.5,1μg/kg,继以0.4μg/(kg·h)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前30min。A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前(T1),术中拔除气管导管前15min(T2)、拔除气管导管即刻(T3)、拔除气管导管后15min(T4)各时点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2)。分别抽取5ml静脉血,测血糖,离心分离血浆贮于-70℃保存集中检测。ELISA法检测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炎性细胞因子IL-6、IL-10水平。观察4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B组T2、T3、T4时点MAP、HR、血糖、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浆IL-6、IL-10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D组MAP降低,HR减慢,血糖、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IL-6含量降低(P<0.05);血浆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A组、B组、C组比较,D组患者心动过缓、低血压的发生较多,且有苏醒延迟的发生(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能通过降低血浆IL-6含量,升高血浆IL-10水平抑制开胸手术苏醒期应激反应,且中剂量的右美托咪定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
郑勇萍郭伟张宗泽王焱林彭勉王成夭
关键词:炎性细胞因子
碳酸氢钠林格液对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肝切除术病人内环境及苏醒的影响
2023年
目的观察碳酸氢钠林格液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肝切除术病人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2021年10月~2022年5月我院行肝切除术病人80例,根据术中输液种类不同,将病人随机分为乳酸林格液组(LR组)及碳酸氢钠林格液组(BR组),每组40例。术中均采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时间、肝门阻断时间、出血量、输液量、尿量、血管活性药的应用、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及苏醒延迟例数,比较两组病人麻醉诱导前(T_(1))、肝切完成即刻(T_(2))及手术结束时(T_(3))的动脉血气及乳酸值。结果BR组在T_(2)、T_(3)时的乳酸值显著低于LR组,pH值、HCO-3及碱剩余高于LR组,尿量多于LR组,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及苏醒延迟例数少于LR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酸氢钠林格液用于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肝切除术病人,能有效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稳定,降低乳酸值,减轻肝脏负担,增加尿量,缩短苏醒及拔管时间。
刘晓荣李心怡郑勇萍谢友利
关键词: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肝切除术苏醒
不同配伍异丙酚麻醉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9
2002年
异丙酚近来广泛应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但异丙酚镇痛作用弱,遇疼痛等强刺激时常需以深镇静来对抗;异丙酚作用时间相当短,遇手术时间长者用药量过大.本文旨在通过比较异丙酚复合应用芬太尼、咪唑安定、氯胺酮的临床效果,寻找一种最佳的配伍方案.
郑勇萍王焱林刘茂春王成夭万德宁
关键词:异丙酚麻醉人工流产手术药物配伍
异丙酚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Toll样受体4、NF-κB及血清IL-6的影响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加(NF-κB)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A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只穿线;缺血再灌注组(B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穿线结扎30min后,再灌注120min;A组和B组在缺血前10min经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kg后以5ml·kg^-1·h^-1持续静脉输注至再灌注120min;低剂量异丙酚组(C组)缺血前10min经股静脉注射异丙酚5mg/kg后以5mg·kg^-1·h^-1持续静脉输注至再灌注120min,余处理同B组;高剂量异丙酚组(D组)缺血前10min经股静脉注射异丙酚10mg/kg后以10mg·kg^-1·h^-1持续静脉输注至再灌注120min,余处理同B组。再灌注120min后,测定血清IL-6的浓度及心肌TLR4 mRNA、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组、C组及D组心肌TLR4 mRNA、NF-κB蛋白表达上调,血清IL-6水平升高;与B组比较,C组和D组心肌TLR4 mRNA、NF-κB蛋白表达下调,血清IL-6水平降低;与C组相比,D组心肌TLR4 mRNA、NF-κB蛋白表达下调,血清IL-6水平降低。结论静脉注射异丙酚可抑制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TLR4 mRNA、NF-κB的表达及血清IL-6浓度的升高,呈剂量依赖性。
郑勇萍王焱林王成天张宗泽
关键词:二异丙酚心肌再灌注损伤NF-ΚBTOLL样受体4
缺血预处理与心肌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被引量:1
2000年
郑勇萍王焱林万德宁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