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土壤
  • 6篇
  • 4篇旱地
  • 3篇微量元素
  • 3篇旱地农业
  • 2篇养分
  • 2篇营养
  • 2篇增产
  • 2篇生态
  • 2篇施肥
  • 2篇天然沸石
  • 2篇作物
  • 2篇沸石
  • 2篇高产
  • 2篇ZN
  • 2篇
  • 2篇
  • 1篇氮肥
  • 1篇氮肥施用
  • 1篇氮量

机构

  • 16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彰武县农业技...

作者

  • 18篇邹邦基
  • 3篇史奕
  • 3篇朱玺
  • 2篇王伯伦
  • 2篇陈利军
  • 2篇高佩文
  • 2篇李书鼎
  • 2篇董克
  • 2篇郑巧英
  • 1篇卢明远
  • 1篇郭礼坤
  • 1篇刘富民
  • 1篇戴庆林
  • 1篇徐中林
  • 1篇杨玉兰
  • 1篇王维敏
  • 1篇莫润苍
  • 1篇王久志
  • 1篇王虹
  • 1篇高绪科

传媒

  • 8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辽宁农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热带亚热带土...
  • 1篇北方水稻
  • 1篇中国土壤学会...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1997
  • 3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 3篇1991
  • 2篇1990
  • 2篇198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旱地施肥对春小麦根系生长、代谢的影响及促进水分有效利用的机理被引量:19
1995年
本文采用田间可微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施肥对旱地春小麦根系生长、根系活力的影响和根系特征量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使小麦根系的长度、重量、体积、表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并使小麦根系活力增加。尤以N、P配合施用效果更好。施肥对小麦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可持续到小麦生育后期。施肥在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和代谢活力的基础上加大了小麦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利用;而且小麦根系总长度、总体积、总表面积及总的根系活力与该期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揭示了“以肥调水”的机理。
陈利军邹邦基史奕党连超朱玺
关键词:春小麦根系水分利用旱地
土壤微量元素测试及其应用被引量:3
1990年
土壤微量元素测试在其发展历史过程中,不断改进技术,逐渐深入地揭示土壤供给微量元素的能力,对指导施肥和保护生态环境起着积极的作用。现代测试手段发展到广泛采用原子吸收光谱(AA)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但比色法(光度法)和极谱法不仅设备比较简便,而且新的显色剂、催化系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使其对某些元素的测定灵敏度和准确度超过AA和ICP,从而在微量元素测试技术中仍占据一定地位。土壤溶液抽取技术虽然有所改进,但有效态微量元素仍然主要是选用适当提取剂来提取测定。临界值和分级标准的确定是应用测定值的桥梁。作者曾采用全幅分级标准分级制图,确定缺素面积和需肥区域,再根据土壤含量水平和增产幅度之间的函数关系预测增产效果和投入的经济效益。
邹邦基
关键词:土壤微量元素土壤测试
土壤供Si能力及Si与N、P的相互作用被引量:33
1993年
辽宁地区水田土壤有效Si含量和土壤pH值及粘粒含量呈正相关,和DTPA-Fe含量呈负相关。根据土壤有效Si含量及其有关因素判断土壤供Si能力强弱,发现供Si能力强的土壤主要分布在辽南稻作区及部分中部和辽北稻作区,供Si能力弱的土壤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地稻作区和辽东稻作区。试验证明Si和N、Si和P之间有相互促进肥效的关系,在N、P、Si适当配比下稻谷产量最高,N、P、Si都影响谷草比,在三者相互作用下,稻谷最高产量出现在谷草比1.0-1.1范围内。
邹邦基
关键词:土壤生态学供硅能力
外源痕量Zn进入土壤迁移转化的过程被引量:2
1995年
采用放射性核素示踪法和分级提取相结合的技术,研究了外源痕量Zn(65Zn)进入土壤迁移转化的过程.发现褐土中的65Zn在初始阶段其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最多,残余态最少;2周后碳酸盐结合态也大量转化为结晶氧化铁结合态和残余态;4个月后氧化锰结合态和结晶氧化铁结合态明显向残余态转化;6个月后仍有大量存在于较易变动的碳酸盐结合态和非结晶氧化铁结合态中.
邹邦基李书鼎朱玺
关键词:土壤
外源^(65)Zn进入土壤后的扩散及存在形态被引量:2
1995年
利用65Zn示踪和化学连续分级技术研究了外源Zn在褐土中的存在形态。结果表明交换态Zn(EX-Zn)和碳酸盐结合态Zn(CARB-Zn)含量约占土壤总Zn量的67-72%.Zn投加量增加,土壤Zn的强度因数增大.反之,Zn的矿物形态增高.土壤水分4%和100%时,土壤中Zn的扩散系数D分别是7.9×10-8和6.6×10-6cm2·s-1.土壤水分含量在30%和70%时,Zn在施入点的平均停留时间分别是9d和4d.Zn的扩散程度(σ2)也随之从0增大到0.371.
李书鼎邹邦基朱玺
关键词:土壤扩散
天然沸石的交换性阳离子类型与农业适用性被引量:2
1991年
天然沸石有良好的离子交换和吸附特性,因此,它在农业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据我们发现,不同产地沸石,占主导地位的交换性阳离子种类大不相同,如果盲目应用,就会产生相反的结果。通过实验证实,天然沸石的阳离子类型,特别是含交换性Na^+较高的一类沸石与土壤、肥料相互作用后,对植物生长有很大影响。
史奕邹邦基党连超郑巧英
关键词:天然沸石阳离子
易旱地区褐土P、Zn形态转化特点及其与持续农业的关系被引量:1
1994年
采用田间微区试验和分级提取测定的方法研究了褐土中P、Zn形态转化问题.发现褐土中Ca2-P和Ca8-P是转化最活跃的P素形态.而且Ca8-P的流通容量很大,可超过作物需P量9倍以上;在Zn的各种形态中转化最活跃的是EX-Zn和CARB-Zn,其中CARB-Zn的流通容量亦很大,可超过作物需Zn量19倍以上.Ca8-P库和CARB-Zn库形成了褐土中调控P、Zn养分供蓄以适应旱地水分波动的主要机构.合理施肥和培肥土壤以丰富Ca8-P和CARB-Zn库将有利于增强作物抵御干旱能力,提高水分养分利用效率,促使旱地农业持续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
邹邦基王虹莫润苍
关键词:褐土旱地农业
络合钛对大豆的增产效果被引量:3
1992年
地壳中的钛(Ti)含量高达0.6%,不同种类岩石中 Ti 的含量有一定差异,土壤中 Ti 含量的差异幅度更大,大部分土壤 Ti 含量在0.01~1.0%之间,个别情况低至痕迹,高至2.5%,但一般都在0.5%左右;土壤中的 Ti 溶解度很低,在 pH4~8之间呈不溶状态,国外报道用2.5%醋酸(pH2.5)提取的土壤 Ti常低于1μg/g,酸性土及富含有机质的土层较高。总之,土壤中虽然含有相当多的 Ti,但很难溶解,不易被植物吸收。尽管如此,植物体内仍含有微量的 Ti,大多数禾谷类作物一般含 Til~2μg/g。
邹邦基李东坡韩景福胡志民李立华姚凤岚
关键词:大豆肥料种子处理
大庆地区农牧业中微量元素缺乏性营养障碍的土壤根源与整治途径被引量:1
1990年
采集2887个样品分析制图,揭示出大庆地区土壤有效态Cu、Zn、Fe、Mn的含量水平和分布规律,并对该地区不同土壤类型的微量元索含量和有效性做了分析评价,肯定了大多数土壤普遍缺Zn和一定程度上Fe、Mn供给不足,是营养障碍发生的直接土壤因素。从成土母质和成土过程造成的土壤理化性质分析了导致微量元素供给不足的原因;土壤沙化、盐碱化、高pH值、多石灰质和重碳酸盐等起主导作用。提出了改良和培肥土壤、推行合理种植制度、合理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及选择栽种耐缺植物种和品种等整治途径。
邹邦基王海廷
关键词:微量元素营养障碍土壤整治
我国北方旱农地区农作物增产技术体系研究
王维敏甘吉生邹邦基高绪科王瑞舫王一鸣华天懋梁宏儒戴庆林张喜文王德身郭礼坤文振海庞万福王久志
针对干旱少雨、水资源贫乏,土壤贫瘠,投肥不足,耕作粗放,广种薄收,结构单一,生态脆弱这些严重影响中国北方旱农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于1986~1990年分别在半干旱偏早、半干旱和半湿润偏旱3种类型的9个具有代表性的...
关键词:
关键词:旱地作物旱地农业北方旱地综合丰产技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