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晨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矢状
  • 1篇矢状骨面型
  • 1篇数字模型
  • 1篇陶瓷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女性
  • 1篇评分系统
  • 1篇切牙
  • 1篇青年女性
  • 1篇中切牙
  • 1篇锥形束CT
  • 1篇字模
  • 1篇乡镇机构改革
  • 1篇美学
  • 1篇可重复性
  • 1篇机体
  • 1篇计算机体层
  • 1篇计算机体层摄...
  • 1篇计算机体层摄...

机构

  • 5篇中山大学

作者

  • 5篇邹晨
  • 4篇张雪铮
  • 4篇朱双林
  • 4篇陈奕嘉
  • 3篇吴志辉
  • 1篇王珂
  • 1篇何旭顺
  • 1篇王羽

传媒

  • 3篇中华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青年女性唇部侧貌与面部侧貌美学评价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通过对青年女性唇部侧貌和面部侧貌进行主观美学评价,分析整体面部侧貌美观和单纯唇部侧貌美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18~25岁正畸治疗前女性患者48例,黄色人种、双侧颜面部基本对称。收集其休息位面部侧貌和唇部侧貌图像。20名正畸医生和24名成年正畸患者分别对其行主观美学评价(Q-分类法),并于面部侧貌评价结束后对影响面部侧貌美观的10个因素进行排序。结果青年女性休息位唇部侧貌与面部侧貌的主观美学评分呈正相关关系(医生组r=0.713,P<0.001,直线回归方程为y=0.595+0.851x;患者组r=0.613,P<0.001,直线回归方程为y=1.220+0.695x)。正畸医生和正畸患者、男性和女性,对休息位面部侧貌和唇部侧貌的审美具有高度一致性。整体协调被认为是面部侧貌美观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结论青年女性休息位唇部侧貌美观影响整体面部侧貌美观,但不能完全解释面部侧貌美观。
张雪铮朱双林陈奕嘉吴志辉邹晨何旭顺
关键词:美学侧貌
无托槽矫治器与传统陶瓷托槽固定矫治器矫治效率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使用无托槽矫治器与传统陶瓷托槽固定矫治器对非拔牙矫治病例的牙列排齐的时间。材料与方法:选取无托槽矫治、陶瓷托槽矫治恒牙期综合矫治病例各5例,无托槽矫治病例中包括2例Invisalign、3例辅助Twin-blo...
陈奕嘉王羽邹晨张雪铮朱双林
文献传递
我国乡镇机构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湖北咸安为例
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的经济关系和社会组织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村基层政权需要不断调整完善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乡镇机构改革,改善农村政治体系和乡镇机构设置,既是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现实需要,也...
邹晨
文献传递
不同矢状骨面型错中切牙冠根角的锥形束CT分析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研究通过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BCT)比较Ⅰ、Ⅱ、Ⅲ类矢状骨面型错患者恒中切牙冠根角(CRA)的差异。方法于已拍摄CBCT及X线头颅侧位片的恒牙列期错患者中,按ANB角大小分类,随机选取矢状骨面型错患者Ⅰ类27例、Ⅱ类22例、Ⅲ类21例,垂直骨面型皆为均角型。利用Ez3D2009软件进行影像的三维重建并获得右侧中切牙的正中矢状切面图像,Auto CAD软件测量牙冠长轴与牙根长轴的交角(冠根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矢状骨面型错患者中切牙CR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中切牙CRA分别为(180.50±3.12)°、(178.73±3.66)°、(180.54±3.61)°;下颌中切牙CRA分别为(177.37±2.74)°、(178.85±3.50)°、(176.14±3.74)°。Ⅱ类矢状骨面型错上颌中切牙CRA小于Ⅰ、Ⅲ类,Ⅲ类矢状骨面型错下颌中切牙CRA小于Ⅱ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矢状骨面型患者中切牙CR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Ⅱ类患者上颌中切牙及Ⅲ类患者下颌中切牙存在明显的CRA成角现象,牙冠相对牙根舌倾。
邹晨陈奕嘉吴志辉张雪铮朱双林
关键词:矢状骨面型中切牙
三维数字模型测量在ABO客观评分系统的应用评价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通过比较三维数字模型测量和传统石膏模型测量的差异,探讨三维数字模型测量在美国正畸专家认证委员会(ABO)客观评分系统(OGS)应用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方法选择常规正畸治疗后的石膏模型30副,采用3Shape D810激光扫描仪扫描生成数字化模型,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三维数字模型测量;原石膏模型经修整制作成标准石膏模型,用于传统石膏模型测量。测量项目包括ABO客观评分系统中的7项标准,即牙齿排列、边缘嵴、颊舌向倾斜、咬合接触、咬合关系、覆盖和邻接关系。根据测量结果计算每项标准的得分及总得分。所有测量均由第一作者本人完成,先进行数字模型测量,2周后重复测量1次,数字测量结束2周后进行石膏模型测量,同样于2周后重复测量1次。用Wilcoxon法检验和比较两种方法的可重复性,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结果对于两种方法的可重复性检测结果显示,ABO-OGS总得分及各项标准的得分在两次测量结果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种方法可重复性的比较发现,三维数字模型测量在牙齿排列(Z=-3.158,P=0.002)、颊舌向倾斜(Z=-2.555,P=0.011)和咬合接触(Z=-3.150,P=0.002)三项标准的得分及总得分(Z=-2.217,P=0.027)的差值小于传统石膏模型测量;比较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发现,三维数字模型测量在牙齿排列(Z=-3.105,P=0.002)、咬合接触(Z=-2.415,P=0.016)、覆盖(Z=-2.818,P=0.005)三项标准的得分和总得分(Z=-4.149,P<0.001)高于传统石膏模型测量。结论在ABO客观评分系统应用中,三维数字模型测量比传统石膏模型测量具有更好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吴志辉朱双林陈奕嘉王珂张雪铮邹晨
关键词:数字模型可重复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