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志春

作品数:15 被引量:114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文化科学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体质
  • 4篇上海城区
  • 4篇少年体质
  • 4篇青少年体质
  • 3篇少年
  • 3篇青少年
  • 3篇儿童
  • 3篇儿童青少年
  • 3篇肥胖
  • 3篇超重
  • 2篇有氧耐力
  • 2篇有氧能力
  • 2篇身体成分
  • 2篇体成分
  • 2篇中医
  • 2篇健身
  • 1篇电子游戏
  • 1篇电阻抗法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疾病

机构

  • 9篇上海体育学院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湖州师范学院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作者

  • 15篇邹志春
  • 8篇陈佩杰
  • 6篇庄洁
  • 1篇蔡志文
  • 1篇刘述芝
  • 1篇毛丽娟

传媒

  • 3篇中国运动医学...
  • 2篇上海体育学院...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体育科研
  • 1篇武汉体育学院...
  • 1篇山西师大体育...
  • 1篇哈尔滨体育学...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2011第九...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年份

  • 1篇2014
  • 5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海城区7-17岁中小学生健康相关体质的测量与评价
<正>研究目的:青少年体质整体下降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问题,体质作为衡量健康的重要内容受到关注,尽管国内健康与体质的研究内容广泛,但将体质与健康风险相结合在国内尚未见系统性的报道。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
邹志春陈佩杰
文献传递
国外青少年体质与健康促进研究动态被引量:10
2010年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但今天的孩子骑车、游戏等户外活动却明显减少,看电视、玩电子游戏和做功课等静坐时间明显增加;随着年龄增长以及青春期的到来,静态行为趋向更加明显。
邹志春庄洁陈佩杰
关键词:少年体质电子游戏户外活动青春期孩子
青少年体质、体力活动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之关系被引量:27
2010年
针对青少年体质水平下降与青少年肥胖发生率不断攀升的现象,青少年体质和健康关系的研究已引起社会高度关注。采用文献综述法,对青少年体质、体力活动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之关系进行探析。结果显示:青少年体质下降是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丛集"的重要原因,体力活动干预是提高青少年体质和解决"未来健康问题"的重要途径,但目前体力活动健康促进和运动处方的量化研究刚刚起步,大量实质性的研究工作尚待深入。
邹志春陈佩杰
关键词:青少年体质心血管疾病
上海城区7~17岁正常、超重和肥胖学生20米往返跑成绩比较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比较上海城区7~17岁正常、超重和肥胖学生20米往返跑(20mSRT)成绩,了解体质指数不同对学生有氧耐力成绩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城区7~17岁身体健康的中小学生4687名(男2362名,女2325名),按年龄、性别分组同时对受试者的测试动机和测试条件等容易影响测试结果可靠性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控制。先测试受试者身高、体重等形态学指标,准备活动后测试20mSRT。严格按照Leger方法进行测试。参照中国肥胖工作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7~18岁)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对受试者的超重和肥胖进行分类。结果:7~17岁各年龄段男生20mSRT成绩为正常体重组〉超重组〉肥胖组(P〈0.01),7~17岁各年龄段女生20mSRT成绩为正常体重组〉超重组〉肥胖组(P〈0.01),且男生体重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20mSRT成绩的组间差距比女生更大。按青春期前、中、后分组,7~10岁组、11~14岁组和15~17岁组男生20mSRT成绩均为正常体重组〉超重组〉肥胖组(P〈0.01);女生除7~10岁组超重与肥胖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外,11~14岁组和15~17岁组女生20mSRT成绩均为正常体重组〉超重组〉肥胖组(P〈0.01);且7~10岁组、11~14岁组和15~17岁组男生20mSRT成绩受体重影响均大于女生各组。结论:无论男生或者女生,7~17岁各年龄段的学生20mSRT成绩在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依次递减,且男生体重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组间差距比女生大;按青春期年龄分组后,男生和女生体重变化对20mSRT成绩仍有影响。因此,适当控制体重对提高儿童青少年的20mSRT成绩可能有积极作用。
邹志春陈佩杰庄洁
关键词:体质指数有氧耐力儿童青少年
试论老年体质和运动养生的关系被引量:6
2005年
老年人体育锻炼过程中存在许多模糊的认识,甚至错误的观念,阻碍了运动改善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文章一方面从现代体质理论入手,以促进健康为目的,理性探讨体质与运动的关系;另一方面立足于传统医学理论,剖析老年人体质的特点,阐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养生的机理,指出发展老年体育,应加强与运动医学和中医养生学的结合,倡导将民族传统体育方法应用于老年健身活动,引导老年人科学地参与锻炼。
邹志春
关键词:体质运动养生中医养生学民族传统体育老年体育健身活动
青少年有氧能力的测量、评价与应用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实验法相结合,探讨了国外青少年有氧能力测量与评价的发展过程与现状,并应用有氧能力测评指标20m往返跑对上海市城区7-17岁在校学生进行测试,了解上海城区青少年有氧能力成绩现状,通过与国外报道数据的比较研究了解上海城区青少年有氧能力水平的差异,为我国青少年心肺耐力的测评研究提供参考。
邹志春陈佩杰庄洁蔡志文
关键词:有氧能力青少年体质
国外青少年体力活动与健康促进研究现状被引量:15
2010年
研究通过阅读国外文献资料和对专家进行访谈,了解了国外青少年体力活动研究现状。研究结果表明:体力活动干预是提高青少年体质和解决"未来健康问题"的重要途径,但目前运动干预方案和运动处方的量化研究刚刚起步,大量实质性的工作尚待深入。研究结论认为:加强我国青少年体力活动的研究可为我国青少年健康促进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刘述芝邹志春
关键词:全民健身青少年体质
上海市青少年体质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与应用研究
研究目的:青少年体质水平整体下降已经成为公共卫生关注的焦点问题,加大增强青少年体质关键技术的突破是增强青少年体质的重点。本研究旨在通过科学论证与试验,从健康相关体适能的四个方面筛选儿童青少年体质评价指标体系;新指标体系建...
邹志春
关键词:身体成分有氧能力柔韧性体质
文献传递
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发生机制和防治对策被引量:1
2007年
踝关节软组织损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影响日常生活和生活质量,其危害性及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的重要性逐渐为医学界所重视。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一旦确诊,应根据病人损伤严重程度的不同积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有效防止踝关节外侧不稳定和骨关节炎的发生。
邹志春
关键词:踝关节不稳定
上海城区7~17岁学生20米往返跑成绩和最后跑速变化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通过20米往返跑(20-mSRT)测试了解上海城区7~17岁中小学生心肺耐力随年龄变化特征。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城区7~17岁身体健康的中小学生4284名(男2168名,女2116名),按年龄、性别分组,同时对受试者的测试动机和测试条件等容易影响测试结果可靠性的各种因素进行控制。受试者先进行身高、体重等形态学指标测试,准备活动后再进入20-mSRT测试。测试用CD与测试过程严格按照Leger测试方法。20-mSRT是逐级递增负荷的亚极限运动测试,受试者在相隔20米的两条线之间进行由慢到快的往返跑,跑步节奏由音乐节拍器控制,直到连续3次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踏上或踏过端线,或感到确实无法坚持运动时停止测试。结果:(1)上海城区8~16岁男生和7~13岁女生20-mSRT成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0.05),但14~17岁女生变化不显著;且同龄男生20-mSRT成绩均大于女生(P<0.05)。(2)上海城区8~16岁男生和7~13岁女生20-mSRT最后跑速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0.05),14~17岁女生变化不明显,且同龄男生最后跑速均大于女生(P<0.05)。结论:横断面研究显示上海城区8~16岁男生和7~13岁女生20-mSRT成绩和最后跑速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14~17岁女生增加不明显;同龄男生20-mSRT成绩和最后跑速均大于女生。
邹志春陈佩杰庄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