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冬生

作品数:282 被引量:2,199H指数:28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1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12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6篇农业科学
  • 48篇经济管理
  • 3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0篇生物学
  • 19篇文化科学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建筑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水利工程
  • 3篇理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3篇生态
  • 43篇土壤
  • 42篇龙须草
  • 25篇紫色土
  • 22篇农业
  • 19篇微生物
  • 18篇植被
  • 18篇花生
  • 15篇坡地
  • 14篇植被恢复
  • 14篇水稻
  • 13篇污染
  • 12篇植物
  • 11篇生态经济
  • 11篇土壤微生物
  • 11篇丘陵坡地
  • 10篇性状
  • 10篇旅游
  • 8篇有机碳
  • 6篇施肥

机构

  • 264篇湖南农业大学
  • 36篇中国科学院亚...
  • 20篇湖南环境生物...
  • 16篇中国科学院
  • 9篇湖南人文科技...
  • 8篇湖南农学院
  • 7篇湖南省农业科...
  • 6篇湖南科技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生...
  • 6篇湖南省土壤肥...
  • 5篇北京农业大学
  • 4篇吉首大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中山大学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湖南省环境保...
  • 3篇湖南省水文水...
  • 2篇长沙理工大学
  • 2篇广东省农业科...
  • 2篇湖南大学

作者

  • 277篇邹冬生
  • 30篇李林
  • 21篇刘飞
  • 20篇杨宁
  • 17篇刘登望
  • 13篇王华
  • 12篇杨满元
  • 12篇林仲桂
  • 11篇秦普丰
  • 11篇吴金水
  • 10篇刘向华
  • 10篇阳树英
  • 10篇刘爱中
  • 10篇喻夜兰
  • 10篇黄宇
  • 8篇葛大兵
  • 7篇吴万刚
  • 7篇朱战强
  • 7篇谢永宏
  • 7篇李建国

传媒

  • 22篇农业现代化研...
  • 18篇湖南农业大学...
  • 12篇湖南农业科学
  • 12篇作物研究
  • 9篇中国生态农业...
  • 8篇安徽农业科学
  • 7篇生态学报
  • 7篇湖南农业大学...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5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土壤通报
  • 4篇中国油料作物...
  • 4篇草业学报
  • 4篇耕作与栽培
  • 4篇生态学杂志
  • 4篇高等农业教育
  • 4篇生态环境学报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广东农业科学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

  • 7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7篇2018
  • 6篇2017
  • 8篇2016
  • 3篇2015
  • 17篇2014
  • 10篇2013
  • 17篇2012
  • 22篇2011
  • 13篇2010
  • 16篇2009
  • 21篇2008
  • 21篇2007
  • 13篇2006
  • 8篇2005
  • 19篇2004
2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d、Pb复合污染对龙须草生理生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水平下Cd、Pb复合污染对龙须草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龙须草CAT、SOD活性随Cd、Pb复合污染处理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Cd处理浓度大于10mgCd/kg土、Pb处理浓度大于500mgPb/kg土的复合污染情况下,龙须草POD的活性随着复合污染浓度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
刘爱中邹冬生
关键词:复合污染龙须草生理生化
长期施肥对不同深度稻田土壤碳氮水解酶活性的影响特征被引量:13
2018年
与稻田土壤碳周转密切相关的酶活性是评价土壤肥力和肥料管理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选取秸秆还田(ST)、化肥(NPK)和不施肥(CK)的长期定位试验田,以10 cm的间距分段采集土壤剖面0~40 cm范围内的新鲜土样,利用96微孔酶标板荧光分析法,测定参与土壤碳氮转化过程关键酶β-1,4-葡萄糖苷酶(BG)和β-1,4-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探讨不同施肥措施对不同深层土壤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不施肥的土壤,施用化肥和秸秆土壤的BG酶活性分别提高了35%~118%和55%~342%;NAG酶活性分别提高了9%~30%和102%~484%.同时,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酶活性逐渐降低,0~20 cm深层土壤酶活性显著高于20~40 cm深层土壤.在不同施肥措施中秸秆还田可高程度影响稻田深层土壤.RDA分析表明土壤碳氮含量主要与0~20 cm的土壤酶活性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20~40 cm的土壤酶活性呈负相关关系.综上所述,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显著降低.长期施肥显著提高了不同深层土壤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其中秸秆还田作用尤为突出.因此,合理的秸杆还田有利于改善稻田深层土壤肥力,优化农田土壤养分循环,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杜林森唐美铃祝贞科魏亮魏晓梦周萍周萍葛体达王久荣邹冬生
关键词:水稻土长期施肥酶活性
生态足迹在“丹霞”区域旅游中的应用研究——以湖南省溆浦县思蒙“丹霞”为例(英文)
2011年
Based on the theory and methods of tourism ecological footpri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general geomorphology of "Danxia", seven sub-models of tourism ecological footprint had been established which were tourism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transport, water, waste, visiting, entertainment and food. By taking "Danxia" in Hunan Province for example, tourism ecological footprint had been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Through researches on ecological profit and loss and nontransferable ecological footprint, the fact that eco-tourism development scale was reasonable or not had been judg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cological deficit was 669.05 hm2 and nontransferable ecological footprint was 1,357.88 hm2. Finally, the paper had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for eco-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Danxia",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ourist ecological economy.
吴万刚邹冬生刘纯阳
关键词:ECOLOGICALFOOTPRINTTOURISM
广西喀斯特地区植被演替对土壤质量的影响被引量:51
2007年
以植被演替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在野外选取广西喀斯特地区4个主要植物群落演替阶段即草地、灌草地、灌丛、乔林的典型样地,对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探讨植被演替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植被演替导致了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显著差异。随演替的正向进行,土壤综合肥力指标值(Q I)呈增长趋势,其土壤质量综合指数分别为:草地(0.09)、灌草地(0.16)、灌丛(0.61)、乔林(0.89)。自然植被的正向演替是提高土壤质量的有效途径。导致草地和灌草地土壤质量相对较低的主要因素是植物生产力较低,土壤养分积累较少,土壤有机质等养分含量较低,土壤微生物数量较少,土壤酶活较低。土壤微生物数量结合土壤酶是反映土壤生物学活性和土壤质量的较好指标。
王韵王克林邹冬生李林陈志辉
关键词:土壤质量喀斯特地区植被演替
农业院校生态经济学课程教学探讨被引量:1
2021年
生态经济学兼跨了自然学科和人文社会学科,由于其产生历史的短暂性、理论研究的交叉性、方法的多元化,相比其他学科而言,生态经济学课程教学有自身一些特征与要求。从生态经济学课程的背景和特点出发,根据农业院校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相关专业的学生诉求,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考核等多方面探索导学研教学模式构建方法,为农业院校生态经济学课程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刘欢瑶徐华勤王华李有志葛大兵邹冬生
关键词:生态经济学课程教学农业院校
中国水稻生产的环境成本估算——湖北、湖南案例研究被引量:30
2001年
水稻是中国农业生产中的一种重要作物 ,其对中国 GDP的直接贡献大约 2 0 0 0亿元 ,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 1 0 %。然而如同其它农业活动一样 ,水稻生产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 ,其成本并未得到全面的评价 ,也未体现于政策制订中。研究选定湖南和湖北两个省 ,分别对水稻生产的环境成本作了估算和评价。经过估算 ,两个省 1 995年的环境成本为 2 5~ 1 1 0亿元 ,约为农业总产值的 1 %~ 4 .5 %,考虑到目前水稻生产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家环境政策变化 ,这些成本在 2 0 2 0年将可能达到
李季靳百根崔玉亭邹冬生冯中朝韩纯儒Day BrettDavid Norse
关键词:水稻环境成本环境经济农业生产温室气体
一种利用植物活化镉污染土壤中镉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植物活化镉污染土壤中镉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植物种植在镉污染土壤中进行培养,完成对镉污染土壤中镉的活化。本发明方法利用植物对镉污染土壤中镉进行活化,既能够维持植物正常生长,保持产量正常,又能够...
肖智华曾馨怡李舒惠吴玲邹冬生王安岽李龙城张利青刘芬
文献传递
从系统的高度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正>~~
邹冬生
文献传递
龙须草叶片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的研究被引量:18
2000年
利用定样平行配套观测方法 ,研究了龙须草叶片形态结构和光合、蒸腾等生理功能 ,结果表明 :龙须草叶片呈长剑形 ,叶长为 35~ 1 50 cm,最长可达 2 0 0 cm以上 ,叶宽为 0 .1 9~0 .48cm;功能叶结构具有典型的 C4 “花环结构”;上表皮中具有十分发达的保护水分过度蒸腾的“泡状细胞”;上表皮气孔分布密度大于下表皮。功能叶叶绿素 a/ b值为 3.2 8± 0 .2 6。背面叶平均光合强度为 62 .4( CO2 mg/ dm2 · h)、呼吸强度为 3.57( CO2 mg/ dm2 · h)、蒸腾强度为 372 6( H2 O mg/ dm2 · h)、气孔阻力为 0 .2 1 ( sec./ cm)、水分利用效率为 1 6.747。背面叶的光合强度和蒸腾强度明显高于腹面叶。
邹冬生王凤翱阳树英胡颂平
关键词:龙须草叶片生理功能资源利用
南岳衡山旅游品牌形象的定位探讨被引量:8
2008年
南岳衡山为五岳名山,秀美的自然生态景观与博大精深的人文资源交相辉映,是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文章从南岳衡山本底旅游形象出发,进行分析与评价,由此确定其旅游形象定位的策略与原则,提出"寿岳独秀"的新旅游品牌形象,以提高其旅游竞争力与感召力,促进其旅游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彭蝶飞邹冬生崔海波
关键词:南岳衡山旅游形象品牌形象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