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雪非

作品数:46 被引量:250H指数:9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卫生厅临床医学应用技术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手术
  • 12篇外科
  • 10篇入路
  • 9篇脑损伤
  • 8篇颅脑
  • 8篇颅脑损伤
  • 6篇神经外科
  • 6篇切除
  • 6篇肿瘤
  • 6篇外科手术
  • 6篇创伤
  • 5篇血管
  • 5篇硬膜
  • 5篇显微切除
  • 5篇显微手术
  • 4篇预后
  • 4篇重型
  • 4篇显微外科
  • 4篇显微外科手术
  • 4篇脑出血

机构

  • 41篇皖南医学院弋...
  • 3篇皖南医学院
  • 3篇皖南医学院第...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武警部队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作者

  • 46篇邵雪非
  • 20篇陶进
  • 19篇江晓春
  • 15篇许安定
  • 11篇潘先文
  • 11篇刘策刚
  • 11篇李真保
  • 10篇徐善水
  • 10篇戴易
  • 9篇方新运
  • 7篇朱明峰
  • 7篇狄广福
  • 6篇方兴根
  • 5篇徐宗华
  • 4篇王良伟
  • 4篇沈军
  • 3篇武银刚
  • 3篇王宣之
  • 3篇项春林
  • 3篇毛捷

传媒

  • 8篇国际神经病学...
  • 7篇皖南医学院学...
  • 4篇中华神经医学...
  • 3篇临床神经外科...
  • 3篇安徽省第九次...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医学新知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年份

  • 2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重度颅脑外伤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中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发生颅脑外伤后脑梗死(post trau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PTCI)的危险因素。方法:筛选我院神经外科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中重度颅脑损伤病人327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可能引起PTCI的因素进行x^2检验分析,再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生PTCI37(11.31%)例,其中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s,GCS)3~8分、9~12分患者PTCI发生率分别为16.11%(34/211)、2.59%(3/116),合并颅底骨折、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aemorrhage,SAH)、脑疝、低血压性休克、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PTCI发生率分别为19.74%(15/76)、14.89%(32/215)、17.95%(14/78)、20.00%(15/75)、14.61%(26/178),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31、0.029、0.039、0.001、0.043)。而患者年龄、性别不同引起的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353、0.882)。结论:GCS、颅底骨折、外伤性SAH、脑疝、低血压性休克、行去骨瓣减压术是PTCI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年龄、性别与PTCI发生无相关性。
武银刚孙晓川徐善水江晓春李真保戴易毛捷邵雪非
关键词:颅脑外伤后脑梗死
颅内血管网状细胞瘤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血管网织细胞瘤(hemangioblastomas,HBs)为良性肿瘤,是中胚层的血管内皮细胞在原始血管形成过程中发育障碍,残余的胚胎间质细胞形成的肿瘤。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5%~2.5%,占后颅凹肿瘤的7%~12%。
邵雪非陶进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血管网织细胞瘤良性肿瘤后颅凹肿瘤发育障碍血管形成
经鼻内镜岩骨水平段颈内动脉定位的解剖学研究
2019年
随着手术技术的成熟和器械的发展,经鼻内镜侧颅底区手术逐渐开展,而保护颅底颈内动脉是侧颅底区手术的难点。中线区的海绵窦段和斜坡旁段颈内动脉在蝶窦内大多有对应的骨性隆起帮助辨认;岩骨段颈内动脉前膝(破裂孔段)可通过翼管神经定位[1-3],但其定位仅局限于局部,关于岩骨水平段颈内动脉整段的解剖定位文献鲜见报道,因此,我们进行了相应的解剖学研究。
方新运狄广福周伟邵雪非江晓春
关键词:颈内动脉经鼻内镜岩骨手术技术侧颅底海绵窦段
“漩涡征”在急性硬膜外血肿临床诊治中的价值
2015年
目的探讨影像学伴有"漩涡征"的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急性硬膜外血肿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伴有"漩涡征",将其资料与同期不伴有"漩涡征"的急性硬膜外血肿病人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漩涡征组与非漩涡征组病人在硬膜外血肿体积≥30 ml、中线移位≥5 mm、入院GCS评分、受伤至入院时间和预后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年龄、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伴有"漩涡征"的急性硬膜外血肿,应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早期诊断,积极手术治疗,才能改善病人预后。
王宣之狄广福邵雪非江晓春戴易徐善水
关键词:漩涡征神经外科手术
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2008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cAVM)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血管内栓塞治疗cAVM23例,栓塞剂为NBCA或Onyx,栓塞后2例行显微手术治疗,4例行伽玛刀治疗。结果:畸形血管团完全消失5例,消失80%以上6例,60%-80%7例,60%以下5例。栓塞后1例发生脑出血。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cAVM的方法是安全的,可治愈部分cAVM,对于大型、重要功能区的cAVM,血管内栓塞联合手术或放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李真保方兴根许安定江晓春陶进潘先文戴易邵雪非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栓塞
脑血管疾病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
李真保徐善水方兴根臧群涛金孝炬沈恒升许安定潘先文陶进江晓春戴易朱明峰徐宗华邵雪非
该项目综合开展了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等三种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采用网篮纺织技术、分室填塞技术及瘤颈重塑等技术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不规则动脉瘤,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拓宽了单纯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的范围。应用Onyx...
关键词: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血管内介入治疗栓塞治疗
青春前期儿童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垂体增生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青春前期儿童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一例青春前期儿童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垂体增生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表现为促甲状腺素(TSH)、泌乳素(PRL)升高,FT3和FT4减少,MRI示垂体增大,甲状腺素替代治疗6个月后,垂体基本恢复正常大小,TSH、PRL、T3、T4基本恢复正常。结论青春前期儿童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的特征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可以明确诊断。甲状腺素的替代治疗为首选而不宜手术治疗。
王良伟刘策刚陶进邵雪非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垂体增生
单孔双管闭式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单孔双管闭式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按单孔单管额部引流组,单孔单管顶枕部引流组和单孔双管引流组,各选取30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结果单孔双管引流组中线恢复好于其它二组(P<0.01),颅内积气和残留液体量三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单孔双管闭式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引流完全,可减少术后颅内积气和残留液体量,促进受压脑组织膨起。术后应尽早拔除引流管。
邵雪非陶进李真保许安定刘策刚王良伟吴问亮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
重度颅脑损伤颅骨减压术后脑积水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3年
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生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有效地控制颅高压是阻止病情恶化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去骨瓣减压术是临床上处理急性进展性颅内压增高的常用术式,能有效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外伤性脑积水虽是重度颅脑损伤后常见的继发性病变,但在去骨瓣减压术后的患者中发生率更高。且脑积水的产生是因颅脑损伤引起还是与该术式有关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逐一对重度颅脑损伤颅骨减压术后脑积水的发生机制、诊断、预防及治疗做一综述。
黄华陶进邵雪非
关键词:去骨瓣减压外伤性脑积水
颅骨修补手术方式的选择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 探讨颅骨修补术式的选择,降低术后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月本院神经外科使用数字化钛板行颅骨修补的140例额颞部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肽板放置位置,将患者分为颞肌下组(钛板放置在颞肌下)和颞肌外组(钛板放置在颞肌外)两组。结果 颞肌下组60例,其中术后硬膜外血肿患者6例(10%),皮下积液12例(20%),癫痫发作3例(5%),颞部皮肤凹陷0例;颞肌外组80例,其中术后硬膜外血肿0例,皮下积液5例(6%),癫痫0例,颞部皮肤凹陷10例(12.5%)。两组在发生硬膜外血肿、皮下积液上比较,颞肌外组优于颞肌下组(P<0.05);在颞部皮肤凹陷上比较,颞肌下组优于颞肌外组(P<0.05);在癫痫发作上比较,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颞肌下组60例,其中术后硬膜外血肿患者6例(10%),皮下积液12例(20%),癫痫发作3例(5%),颞部皮肤凹陷0例;颞肌外组80例,其中术后硬膜外血肿0例,皮下积液5例(6%),癫痫0例,颞部皮肤凹陷10例(12.5%)。两组在发生硬膜外血肿、皮下积液上比较,颞肌外组优于颞肌下组(P<0.05);在颞部皮肤凹陷上比较,颞肌下组优于颞肌外组(P<0.05);在癫痫发作上比较,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
方新运陈三送狄广福朱明峰邵雪非江晓春
关键词:颅骨修补颞肌并发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