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景进

作品数:37 被引量:328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哲学宗教
  • 13篇文化科学
  • 5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2篇心理
  • 8篇儿童
  • 7篇老年
  • 6篇教育
  • 5篇心理素质
  • 5篇中介
  • 5篇卒中
  • 5篇脑卒中
  • 5篇教学
  • 4篇心理学
  • 4篇中介作用
  • 4篇卒中患者
  • 4篇理学
  • 4篇留守
  • 4篇留守儿童
  • 4篇脑卒中患者
  • 4篇课程
  • 4篇老年脑卒中
  • 4篇老年脑卒中患...
  • 3篇心理适应

机构

  • 18篇西南大学
  • 1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0篇西南师范大学
  • 4篇重庆青年职业...
  • 3篇济宁学院
  • 2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长江师范学院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杭州职业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盐城工学院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作者

  • 37篇邵景进
  • 9篇张大均
  • 6篇申继亮
  • 4篇叶舒张
  • 4篇张庆华
  • 4篇林田
  • 4篇齐晓栋
  • 3篇张庆华
  • 3篇范李姣
  • 2篇徐燕刚
  • 2篇李丹
  • 2篇冀巧玲
  • 2篇李西营
  • 2篇武盼盼
  • 2篇苏志强
  • 2篇刘浩强
  • 1篇宋丽娟
  • 1篇张庆林
  • 1篇阴山燕
  • 1篇吴明霞

传媒

  • 4篇心理发展与教...
  • 3篇中国特殊教育
  • 3篇中国临床心理...
  • 2篇心理科学
  • 1篇教育探索
  • 1篇晚晴
  • 1篇外国教育研究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外国中小学教...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四川教育学院...
  • 1篇心理学探新
  • 1篇继续教育研究
  • 1篇宁波大学学报...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心理与行为研...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5
  • 5篇2004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关系被引量:19
2010年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脑卒中行为改变问卷(SBCI)和健康状况问卷(SF-36)对241名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施测。结果:①老年脑卒中患者卒中后在生活方式和遵医服药上做出了显著性的改变,但依从程度仍有待提高;②生活方式和遵医服药与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之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③在控制年龄和偏瘫的情况下,生活方式可以解释躯体健康总评的5.6%的变异,遵医服药的预测作用不显著;在控制偏瘫的情况下,生活方式对精神健康总评的预测作用是3.2%,而遵医服药对精神健康总评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可以解释变异量的7.5%。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依从性对其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邵景进申继亮林田叶舒张翁洁冀巧玲
关键词:老年脑卒中依从性生活质量
政府参与视角下城市流动儿童社会心理适应性:现状、因素、对策被引量:1
2015年
基于"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社会背景下,本文探讨分析了流动儿童的社会心理适应性现状和影响因素,从政府参与的视角,在生态系统论和心理弹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搭建良好的政府参与平台、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建立"三位一体"的社会支持系统、整合资源并发挥社区功能等建议对策,从而为流动儿童提供生活与学习的安全感,提高流动儿童与城市环境的社会融合水平,满足当前流动儿童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对推进社会和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郭芳邵景进罗琴
关键词:政府参与流动儿童
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与主观幸福感:歧视知觉的中介作用被引量:5
2013年
采用留守儿童家庭经济状况量表、歧视知觉问卷、生活满意度问卷和积极消极情感问卷,对533名5~8年级的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歧视知觉以及主观幸福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和歧视知觉对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地预测作用;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歧视知觉和主观幸福感3者之间相关显著(r在0.12~0.38之间,P<0.01);歧视知觉在家庭经济状况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在消极情感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
范李姣邵景进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经济状况歧视知觉主观幸福感
中小学数学教师数感内隐观的调查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该研究以131名中小学数学教师为被试,采用调查分析的方法,编制了数感结构选项表,考察了中小学数学教师的数感结构内隐观。结果显示:中小学数学教师的数感结构内隐观所涉及的范围广泛,经因素分析可以把它概括为6个因素。它们分别是:数学运算、数学认知因素、非书面计算能力、理解数与运算的意义、对数的认识与直觉、数符号表征能力。
邵景进姚雪张庆华
关键词:数感内隐观中小学数学教师
留守儿童公正感与心理适应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通过对536名5-8年级留守儿童公正感、自尊和心理适应(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进行测查,考察留守儿童公正感与心理适应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留守儿童在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上年级差异显著,而消极情感年级差异不显著;留守儿童的心理适应各指标在性别和留守时间上差异均不显著;(2)留守儿童公正感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呈显著负相关;(3)自尊在公正感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公正感与消极情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邵景进张莉张庆华范李姣张大均
关键词:留守儿童公正感心理适应自尊
自动化情绪调节中存在积极效应吗:来自ERPs的证据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线索Go/Nogo任务,运用ERPs技术考察了老年人和青年人在自动化情绪调节上的差异。ERPs结果显示:⑴愉快面孔比中性面孔诱发的Go-N2波幅较小,潜伏期较短;Nogo-P3波幅较大,潜伏期较短,表明情绪面孔比中性面孔更能吸引注意;⑵在愉快面孔上,老年组比青年组的Go/Nogo-P3波幅大、潜伏期差异不显著;在悲伤面孔上,老年组比青年组的Go/Nogo-P3波幅大,Nogo-P3潜伏期长,说明老年组比青年组更加抑制对悲伤面孔的反应,老年人在自动化情绪调节中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积极效应。
李西营姬玲玲邵景进申继亮胡卫平张文海
关键词:事件相关电位
老年脑卒中患者医嘱行为的依从模式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三类医嘱行为依从的模式及其在人口学变量上的特点。方法:采用自编患者基本信息调查表和脑卒中行为改变问卷(SBCI)对241位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施测。结果:①老年脑卒中患者各项医嘱行为的依从情况都有改变;②老年脑卒中患者对避免有害物质行为依从得分最高,日常健康行为次之,预防保健行为最低。三类行为依从得分差异显著;③日常健康行为和预防保健行为的依从情况无性别差异,但是在避免有害物质行为上,男性的依从情况显著地低于女性;城市患者在三类行为上的依从情况均显著高于乡村患者,尤其在预防照料行为上,城乡差异更大。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医嘱行为依从模式表现为预防保健行为依从情况最差,避免有害物质方面依从程度最高。虽然不同性别和城乡的老年患者在此模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模式比较稳定。
林田邵景进叶舒张申继亮
关键词:老年脑卒中依从性
形成性测量模型:结构方程模型的新视角被引量:20
2011年
形成性测量模型(Formative Model,FM)是指标变异导致潜变量变异的模型,反映性测量模型(Reflective Model,RM)是潜变量变异导致指标变异的模型。FM在模型界定、识别和估计、信效度评价以及模型应用等方面均与RM存在极大的不同。模型界定错误会使参数估计发生偏差,影响统计结论的有效性,应当审慎考虑指标和潜变量之间的关系,选择恰当的测量模型。进一步揭示两者的区别和误用带来的偏差,完善FM的识别和估计、信效度评价方法、对变量含义的解释以及高阶FM的理论解释和模型估计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王晓丽李西营邵景进
关键词:结构方程模型
美国ADHD儿童课堂环境管理策略及启示被引量:3
2009年
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ADHD)是学龄儿童常见的心理与行为障碍之一。很多美国学校心理学家认为ADHD是班级环境与学生需求之间的不相匹配的结果,他们旨在通过改善班级环境设置及其管理方式,以更好地满足ADHD儿童的需求。这将对我国普通班级ADHD儿童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张庆华邵景进韩晓慧
关键词:班级管理
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衔接的心理学依据被引量:5
2005年
大中小幼各学段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衔接已成为当前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分析皮亚杰、瓦龙、埃里克森以及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等有关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辩证统一规律的基础上,探讨了心理素质教育目标、内容、过程、评价、影响要素等多方面的衔接,试图为心理素质教育提供心理学上的依据,对进一步深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张大均邵景进齐晓栋
关键词:心理素质教育衔接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