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海峰

作品数:30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厅现代化试验示范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精料
  • 13篇精料补充料
  • 13篇补充料
  • 10篇伊犁马
  • 9篇马驹
  • 7篇乳期
  • 6篇月龄
  • 6篇泌乳
  • 6篇泌乳期
  • 6篇母马
  • 6篇补饲
  • 5篇微生物
  • 5篇消化代谢
  • 5篇氯化
  • 5篇氯化钴
  • 4篇血液生化指标
  • 4篇饲料
  • 4篇自由采食
  • 4篇微生物制剂
  • 4篇泛酸钙

机构

  • 30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新疆畜牧科学...

作者

  • 30篇邓海峰
  • 28篇李晓斌
  • 28篇杨开伦
  • 14篇李海
  • 11篇李海英
  • 9篇赵芳
  • 7篇余雄
  • 6篇马军
  • 6篇乔春江
  • 4篇孟军
  • 4篇刘武军
  • 4篇臧长江
  • 4篇刘振
  • 3篇杨菊清
  • 3篇唐雪梅
  • 2篇杨帆
  • 2篇赵国栋
  • 1篇贠静
  • 1篇安沙舟
  • 1篇郭云

传媒

  • 6篇动物营养学报
  • 6篇中国畜牧兽医
  • 2篇新疆农业科学
  • 2篇中国饲料

年份

  • 4篇2017
  • 14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2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补喂γ-氨基丁酸对哺乳期伊犁马驹生长发育及血浆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补喂不同剂量γ-氨基丁酸(GABA),对哺乳期伊犁马驹生长性能及血浆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为γ-氨基丁酸在哺乳期马驹生长发育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3月龄健康哺乳期伊犁马驹20匹进行试验。按体重相近、公母对等原则分为4组,每组5匹,分别为对照组(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基础日粮+40 mg/d/foal GABA)、试验Ⅱ组(基础日粮+80 mg/d/foal GABA)和试验Ⅲ组(基础日粮+120mg/d/foal GABA)。试验第0、30、60和90 d时分别在下午18:00、18:30和20:00进行马驹颈静脉血液采集、体尺测量及称重,血液激素指标用试剂盒法测定。【结果】试验90 d后相比对照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马驹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18.07%(P>0.05)和6.02%(P>0.05),试验Ⅰ、Ⅱ、Ⅲ组日增体高分别提高25%(P<0.01)、25%(P<0.01)和35%(P<0.01),在试验第30 d时试验Ⅰ、Ⅱ、Ⅲ组血浆GH水平分别提高4.35%(P>0.05)、10.72%(P>0.05)、10.43%(P>0.05),在试验第90 d时,试验Ⅱ组马驹血浆NPY水平高于对照组38.03%(P<0.01)。【结论】补喂GABA可提高哺乳期马驹生长性能,以补喂80 mg/d GABA效果最佳。此外,GABA主要可能通过NPY、GH的调节对哺乳期马驹生长发育进行调控。
陈学济李晓斌邓海峰杨开伦
关键词:Γ-氨基丁酸激素水平
3~6月龄伊犁马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3~6月龄伊犁马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揭示断奶前马驹肠道菌群演替的规律,从微生物学角度为此阶段马驹生长发育及肠道健康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取平均体重为(89.75±8.81)kg、出生日期相同的3月龄伊犁马5匹,进行为期90 d的饲养试验。分别在试验的第0天(即试验开始的前1天)、第30天、第60天、第90天采集马驹粪便样品,从每份样品中提取微生物基因组总DNA,采用Illumina HiSeq测序技术检测样品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果显示:1)对5匹马驹的20份粪样进行测序,共获得有效序列数157 665条,获得平均操作分类单元(OTUs)1 117个。2)马驹粪便中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指数(ACE、Chao1、Shannon和Simpson指数)随着马驹月龄的增加呈波动性变化,但各时间点之间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3)在门水平上,马驹粪便中10大优势菌分别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螺旋体菌门(Spirochae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无壁菌门(Tener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TM7、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其中以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及疣微菌门的丰度较高;在科水平上,马驹粪便中10大优势菌分别为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莫拉氏菌科(Moraxellaceae)、动球菌科(Planococcaceae)、肉杆菌科(Carnobacteriaceae)、BS11、RFP12、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瘤胃球菌科(Ruminococcaceae)、毛螺旋菌科(Lachnospiraceae)、紫单胞菌科(Porphyromonadaceae);在属水平上,马驹粪便中10大优势菌分别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德库菌属(Desemzia)、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Ureibacillus、Paludibacter、芽孢杆菌属(Bacillus)、埃希式杆菌属(Escherichia)、肉食杆菌属(Carnobacterium)、密螺旋体属(Treponema)、艰难杆菌属(Mogibacterium)。由此得出,采用Illumina HiSeq测序技术能够准确地对3~6月龄伊犁�
李晓斌赵国栋刘振吴婷婷何周瑞邓海峰杨开伦
关键词:伊犁马ILLUMINA
一种适用于哺乳马驹的精料补充料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哺乳马驹的精料补充料,由玉米1-80份、麸皮6-30份、豆粕10-50份、磷酸氢钙0.05-10份、石粉0.1-10份、食盐0.05-5份,赖氨酸0.05-5份,预混料0.01-8份组成,将其制得4m...
杨开伦李海英余雄李晓斌邓海峰杨菊清李海乔春江
文献传递
补饲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泌乳期伊犁母马血液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试验旨在研究补饲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泌乳期伊犁母马血液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根据年龄、胎次、泌乳月龄相近的原则选择泌乳期伊犁母马24匹,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补饲0.05g枯草芽孢杆菌(活菌数为2.0×1011 CFU/g)和0.133g植物乳杆菌(活菌数为3.0×1010 CFU/g)、0.10g枯草芽孢杆菌和0.266g植物乳杆菌、0.15g枯草芽孢杆菌和0.399g植物乳杆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补饲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泌乳期伊犁母马血液中总蛋白、白蛋白、血尿素氮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补饲复合微生态制剂泌乳期伊犁母马血液中总蛋白、白蛋白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升高的趋势;试验Ⅱ组泌乳期伊犁母马血液中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其他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试验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Ⅲ组(P<0.05),试验Ⅰ组与其他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总抗氧化能力试验Ⅱ组显著高于试验Ⅰ和Ⅲ组(P<0.05),其他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补饲植物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物对泌乳期母马增强免疫机能,改善氮沉积,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起到了一定作用,且补饲0.10g枯草芽孢杆菌和0.266g植物乳杆菌复合物时效果较为明显。
臧长江李晓斌邓海峰陈学济杨开伦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血液生化指标
不同加工方式玉米粉对12月龄伊犁马消化代谢、血浆生化指标及体增重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蒸汽压片玉米粉、膨化玉米粉对12月龄伊犁马消化代谢、血浆生化指标及体增重的影响,为蒸汽压片玉米粉、膨化玉米粉在马的饲养实践中的应用提供参考。选取体重相近[(261.95±14.73)kg]、年龄相近(12月龄左右)的伊犁马公马24匹,随机分为3组,每组8匹,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各组马匹每天每匹饲喂1.5 kg浓缩料和8 kg苜蓿干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马匹每天每匹再分别饲喂1.5 kg的粉粹玉米粉、蒸汽压片玉米粉、膨化玉米粉,进行26 d的消化代谢试验,其中预试期19 d,正试期7 d。结果表明:试验Ⅱ组的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及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比对照组高出4.93%(P>0.05)、5.84%(P>0.05)、7.10%(P>0.05)、14.78%(P<0.05)、17.45%(P<0.05),而试验Ⅰ组的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及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的氮沉积量、氮沉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试验Ⅰ组(P<0.05),分别高出81.19%、79.86%及104.78%、97.50%,而对照组、试验Ⅰ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的钙、磷沉积量及沉积率均高于对照组、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组血浆中葡萄糖含量分别比对照组及试验Ⅰ组高出10.04%、20.79%(P<0.05)。饲喂蒸汽压片玉米粉和膨化玉米粉对12月龄伊犁马的体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但试验Ⅱ组试验期内的体增重、平均日增重分别较对照组高出18.88%、20.37%,分别较试验Ⅰ组高出20.43%、20.37%。因此,饲喂膨化玉米粉可提高12月龄伊犁马对饲粮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及能量代谢,并促进马的生长;而饲喂蒸汽压片玉米粉对12月龄伊犁马的营养物质代谢、血浆生化指标及体增重均无显著影响。
赵芳杨景焘邓海峰李晓斌杨开伦
关键词:玉米粉消化代谢血浆生化指标体增重
一种适用于速步马的精料补充料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速步马的精饲料补充料,原料由玉米37-60份、麸皮0.4-30份、大麦4-65份、大豆粕17-50份、鱼粉0.3-10份、磷酸二氢钙0.2-20份、食盐0.2-9份、预混料0.2-10份组成,制得直径...
杨开伦余雄李海英李晓斌孟军李海邓海峰乔春江
文献传递
一种适用于哺乳马驹补饲微生物制剂的饲喂方法
本发明属于畜牧业饲喂方法的研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哺乳马驹补饲微生物制剂的饲喂方法,该饲喂方法由下述步骤组成:一、饲料的制备:A料,即精料补充料的制备:将精料补充料制备成4-5mm颗粒,备用;B料,即微生物制剂...
杨开伦刘武军李晓斌杨帆杨景焘陈学济邓海峰李海
文献传递
不同加工方式玉米粉对6月龄伊犁马消化代谢、血浆生化指标及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加工方式玉米粉对6月龄伊犁马消化代谢、血浆生化指标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蒸汽压片玉米粉、膨化玉米粉在马饲粮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本试验选取平均体重为(105.10±11.83)kg、健康状况良好的6月龄伊犁公马20匹,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组,每组5匹。每天每匹马饲喂0.3 kg粉状浓缩料和3.5 kg苜蓿干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每天每匹再分别饲喂0.3 kg粉碎玉米粉、0.3 kg粉碎玉米粉+1 gα-淀粉酶、0.3 kg蒸汽压片玉米粉、0.3 kg膨化玉米粉,进行为期20 d的消化代谢试验,其中预试期13 d,正试期7 d。结果表明:试验Ⅲ组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消化量以及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氮、钙、磷沉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Ⅰ组(P<0.05);试验Ⅲ组消化能、代谢能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Ⅰ组(P<0.05),而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Ⅲ组试验期间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均高于其他各组,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就体斜长增加而言,试验Ⅲ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试验Ⅱ组胸围增加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各组间血浆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饲喂膨化玉米粉可提高饲粮中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及能量代谢,并促进马的生长发育;而饲喂含酶制剂的粉碎玉米粉或蒸汽压片玉米粉对6月龄伊犁马的营养物质消化率及生长发育无显著促进作用。
杨景焘赵芳邓海峰李晓斌杨开伦
关键词:玉米粉消化代谢血浆生化指标生长发育
4种日粮对1岁伊犁马消化代谢、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试验旨在研究4种日粮对1岁伊犁马消化代谢、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平均体重为(227.38±16.48)kg的1岁伊犁马16匹,随机分为2组,每组8匹,采用分期分组的试验方法,分别为试验Ⅰ、Ⅱ、Ⅲ、Ⅳ组。试验Ⅰ组每匹马饲喂苜蓿干草8kg/d、颗粒精料0kg/d;试验Ⅱ组每匹马饲喂苜蓿干草7kg/d、颗粒精料1kg/d;试验Ⅲ组每匹马饲喂苜蓿干草6.3kg/d、颗粒精料1.7kg/d;试验Ⅳ组每匹马饲喂苜蓿干草5.6kg/d、颗粒精料2.4kg/d。进行21d的消化代谢试验,其中预试期15d,正试期6d。结果表明,1岁伊犁马对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磷的消化率随日粮中颗粒精料水平的增加呈增长趋势,而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钙的消化率呈下降趋势;消化能、代谢能随日粮中颗粒精料水平的增加呈增长趋势(P>0.05);氮沉积量、氮沉积率随日粮中颗粒精料水平的增加而增长,其中试验Ⅲ、Ⅳ组氮沉积量、氮沉积率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1);钙沉积量、钙沉积率随日粮中颗粒精料水平的增加而降低,且试验Ⅰ组极显著高于试验Ⅱ、Ⅲ、Ⅳ组(P<0.01);磷沉积量随日粮中颗粒精料水平的增加而极显著增加(P<0.01);各组血浆中总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Ⅱ、Ⅲ、Ⅳ组血浆尿素氮含量均低于试验Ⅰ组(P>0.05)。综合1岁伊犁马对4种日粮的消化代谢情况及血液生化指标,1岁伊犁马粗蛋白质适宜需要量为14.28g/kg代谢体重,可消化蛋白适宜需要量为9.16g/kg代谢体重,代谢能适宜需要量为1.74 MJ/kg代谢体重,消化能适宜需要量为1.41 MJ/kg代谢体重。
赵芳聂彪彪李晓斌邓海峰马军杨开伦
关键词:伊犁马日粮消化代谢血液生化指标
12月龄伊犁马对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的需要量被引量:2
2017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B1、维生素B2不同摄入量对12月龄伊犁马血液、尿液相关指标的影响,以得到12月龄伊犁马对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需要量。试验选取12月龄±5日龄、平均体重(245.28±18.36)kg的伊犁马公马35匹,随机分为5组,每组7匹,分别为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试验Ⅴ组,马匹饲喂相同的基础饲粮,并分别添加0、16、32、48和64 mg/(匹·d)的维生素B1和0、10、20、30和40 mg/(匹·d)的维生素B2,进行为期20 d的饲养试验。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试验Ⅴ组实际摄入维生素B1量分别为19.00、33.49、48.27、62.96、77.53 mg/(匹·d),实际摄入维生素B2量分别为21.95、31.68、41.77、51.53、61.26 mg/(匹·d)。结果表明:随着实际摄入维生素B1量的增加,伊犁马血浆维生素B1含量、红细胞转酮酶活性(E-TKA)、尿液维生素B1排出量逐渐升高,焦磷酸硫胺素(TPP)效应逐渐降低。试验Ⅰ组血浆维生素B1含量显著低于试验Ⅲ组(P<0.05),极显著低于试验Ⅳ组、试验Ⅴ组(P<0.01);试验Ⅰ组E-TKA极显著低于试验Ⅲ组、试验Ⅳ组和试验Ⅴ组(P<0.01);试验Ⅰ组TPP效应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极显著高于试验Ⅳ组、试验Ⅴ组(P<0.01);试验Ⅰ组尿液维生素B1排出量极显著低于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试验Ⅴ组(P<0.01)。随着实际摄入维生素B2量的增加,伊犁马血浆维生素B2含量出现波动变化,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E-GRAC)逐渐降低,尿液维生素B2排出量逐渐增加。试验Ⅰ组血浆维生素B2含量显著低于试验Ⅲ组、试验Ⅳ组(P<0.05),极显著低于试验Ⅱ组、试验Ⅴ组(P<0.01);试验Ⅰ组E-GRAC极显著高于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试验Ⅴ组(P<0.01);试验Ⅰ组尿液维生素B2排出量极显著低于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试验Ⅴ组(P<0.01)。综合评价各指标,得到12月龄伊犁马对维生素B1的需要量为48.27 mg/(�
陈俊宏何雪曼邓海峰李晓斌刘振马军甘建荣唐雪梅杨开伦
关键词:伊犁马维生素B1维生素B2需要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