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丽霞

作品数:74 被引量:317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医学基金会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0篇医药卫生
  • 9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8篇精子
  • 17篇原位
  • 17篇原位杂交
  • 16篇荧光
  • 16篇荧光原位杂交
  • 16篇染色
  • 15篇染色体
  • 14篇整倍体
  • 14篇细胞
  • 14篇非整倍体
  • 14篇倍体
  • 11篇毒性
  • 9篇致突变
  • 8篇原位杂交检测
  • 8篇杂交检测
  • 8篇人精子
  • 8篇双色荧光原位...
  • 8篇精子染色体
  • 8篇非整倍体率
  • 7篇荧光原位杂交...

机构

  • 60篇中山医科大学
  • 14篇中山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深圳...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深圳市卫生防...
  • 2篇中山市疾病预...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疾病预...
  • 1篇广东省职业病...
  • 1篇昆明医学院
  • 1篇泰山医学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新加坡国立大...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西安市疾病预...
  • 1篇顺德市卫生防...

作者

  • 74篇邓丽霞
  • 35篇郑履康
  • 32篇张桥
  • 19篇杨杏芬
  • 15篇许发茂
  • 10篇刘力
  • 8篇魏青
  • 8篇陈铁江
  • 8篇周炯亮
  • 8篇何云
  • 8篇庄志雄
  • 6篇陈雯
  • 6篇甘德秀
  • 6篇刘胜勤
  • 5篇谭炳炎
  • 5篇范瑞泉
  • 5篇胡斌
  • 4篇徐德祥
  • 4篇张越华
  • 4篇徐雷

传媒

  • 13篇癌变.畸变....
  • 9篇卫生毒理学杂...
  • 8篇中国职业医学
  • 7篇中华劳动卫生...
  • 5篇职业医学
  • 3篇中国工业医学...
  • 3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华男科学杂...
  • 2篇Journa...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肿瘤

年份

  • 3篇2005
  • 5篇2004
  • 5篇2003
  • 5篇2002
  • 10篇2001
  • 8篇2000
  • 9篇1999
  • 10篇1998
  • 7篇1997
  • 5篇1996
  • 5篇1995
  • 2篇1989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空气中丙酮氰醇的测定—分光光度法被引量:1
1998年
空气中丙酮氰醇的测定—分光光度法王充邓丽霞许发茂中山医科大学卫生学院(510089广州)丙酮氰醇(羟基异丁腈)在塑料工业中已广泛地用于合成异丁烯酸树脂。易离解成丙酮和氰化氢,毒性大,NIOSH提出最高允许浓度不得超过35mg/m3(15min接触浓...
王充邓丽霞许发茂
关键词:丙酮氰醇分光光度法
连接介导PCR分析线粒体DNA的氧化损伤频率及损伤热点被引量:6
2000年
目的 论证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mtDNA)“常见缺失”与DNA氧化损伤的关系。方法 采用连接介导PCR(ligationmediatedPCR ,LMPCR) ,在大鼠肝细胞株 (BRL 3A)暴露于 5 0mmol/L过氧化氢 (H2 O2 )形成氧化损伤后 ,分析该缺失的断裂区段 (80 71~ 8190 ,约 12 0bp)内 ,各核苷酸氧化损伤的频率及热点。结果 在 80 71~ 8190区段 ,存在 8181G、8182G两个明显的氧化损伤热点 ,810 8C及80 96~ 810 1(6bp)的损伤亦明显 ;而“常见缺失”的断裂位点 (8118T)并未被明显氧化损伤。其中 ,8181G/ 8182G位于一个DNA重复结构内 ,80 96~ 810 1(6bp)则位于一个DNA回文结构内。结论 线粒体DNA“常见缺失”的断裂位点不一定是氧化损伤的热点 ,但在断裂区段内存在
刘力庄志雄陈雯杨杏芬凌文华魏青邓丽霞
关键词:线粒体DNADNA氧化损伤
Conners量表在儿童铅暴露与行为效应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00年
目的 寻找反映个体长期铅暴露水平的指标及特异的行为效应指标。方法 选取铅工业污染区 1~ 4年级学生 98名为暴露组 ,非污染区学生 10 0名为对照组 ,测定血铅、发铅、锌卟啉以评估铅暴露水平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电化学法联检测定尿中高香草酸和香草扁桃酸的浓度 ,采用Conners量表评定铅暴露儿童的行为效应。结果 暴露组血铅、发铅和锌卟啉水平增高 ,分别平均为2 39~ 2 42 μmol/L ,81 81~ 83 77μmol/kg和 0 5 5~ 0 6 5 μmol/L ;暴露组尿中高香草酸和香草扁桃酸水平降低 ,分别平均为 0 5 3mmol/mol肌酐和 0 6 8mmol/mol肌酐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两组行为因子得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女性儿童发铅与父母用量表中品行问题、冲动 多动、多动指数之间 ,锌卟啉与父母用量表中因子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 多动、多动指数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 Conners量表可用于铅暴露儿童行为效应的评定 ,而发铅和血铅可以作为反映儿童铅暴露水平的良好标志物。
何云杨杏芬许发茂邓丽霞周建平周炯亮
关键词:铅中毒儿童流行病学CONNERS量表
间苯二酚致畸、致突变研究
1989年
间苯二酚对SD大鼠无致胎鼠畸胎作用;Ames试验TA_(98)和TA_(100)加S_9与不加S_9均阴性;大小鼠染色体畸变和微核试验阴性;接触间苯二酚工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未增高;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培养染色体畸变率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升高。
许发茂张桥邓丽霞韩涛辜列诸茂盛
关键词:间苯二酚致畸胎致突变
一种延缓衰老胶囊的安全性研究
2003年
吴大伟邓丽霞魏青何云徐雷范瑞泉周炯亮
关键词:药物安全性毒性致突变AMES试验
苯对人精子DNA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6
2005年
 目的: 研究苯是否引起接触工人精子DNA损伤。 方法: 选择 2年以上苯系物作业工人 27例为暴露组,无苯系物接触史者 35例为对照组,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空气苯系物浓度;研究对象尿中反式粘糠酸浓度。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检测部分工人 (暴露组 13例,对照组 16例 )精子DNA损伤。 结果: 作业点苯浓度为(86. 49±2. 83)mg/m3,高于国家标准(40mg/cm3 )1倍以上;暴露组尿中反式粘糠酸平均浓度为 (1. 40±0. 62)mg/L,对照组为(0. 82±0. 16 )mg/L,P<0. 01;以DNA头部百分比为检测参数,SCGE结果显示,暴露组为 ( 70. 18±7. 36)%,明显低于对照组(90. 62±2. 94)%,P<0. 001。 结论: 苯可以引起精子DNA断裂损伤。
宋博蔡志明李欣邓丽霞郑履康
关键词:精子DNA损伤单细胞凝胶电泳
三氯乙烯对接触工人外周血微核率的影响被引量:9
2000年
目的 研究空气中三氯乙烯 (trichloroethylene ,TCE)浓度和接触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发生率及尿中三氯乙酸 (trichloroacticacid ,TCA)浓度的剂量 反应关系 ,在染色体水平上探讨三氯乙烯对人体可能产生的危害以及接触 反应关系。方法 选择接触三氯乙烯至少三个月的工人和无接触三氯乙烯及其它有毒物质的某防疫站就业前体检工人作为研究对象 ,测定空气中三氯乙烯浓度、个体接触三氯乙烯浓度、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发生率和尿中三氯乙烯的浓度。结果 接触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发生率 ,与对照组相比有升高 (P <0 0 1) ;个体接触三氯乙烯浓度和尿中三氯乙酸浓度呈正相关关系 (r =0 .761,P <0 0 0 1) ,而个体接触三氯乙烯浓度、尿中三氯乙酸浓度与外周血微核发生率均无相关关系。结论 ①本现场研究表明三氯乙烯接触可导致微核生成增加 ;但不能确定三氯乙烯的遗传毒性作用 ;②尿中三氯乙酸浓度可以作为三氯乙烯接触水平的评价指标。
陈雯徐雷邓丽霞李芳红杨杏芬郑创亮陈刚
关键词:三氯乙烯微核试验
丙酮氰醇毒性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丙酮氰醇在工业上使用广泛,毒性高,急性中毒时有发生。为制订国产丙酮氰醇卫生标准,我们对其毒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实验研究。该产品的急性毒性:大鼠经口LD50是52.07(±5.35)mg/kg,小鼠经口LD50是23.44(±3.08)mg/kg,大鼠经呼吸道吸入LC50263.63(±51.23)mg/m3。体内蓄积性测定:本品在体内蓄积系数(k)大于5.3,属弱蓄积级;亚慢性毒性:大鼠吸入本品5.43(±0.90)mg/m3和43.89(±6.12)mg/m3染毒45至90天,低剂量组血甘油三酯降低,血清溶菌酶和尿硫氰酸盐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其余各观察指标无明显改变。而高剂量组除上述指标改变外,还有血乳酸脱氢酶降低,红细胞压积和血尿素氮、血硫氰酸盐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脏器病理学检查无明显特异性变化,其炎症和变性改变仍值得注意。
许发茂邓丽霞李大川谭炳炎张越华杨杏芬陈铁江
关键词:丙酮氰醇毒性卫生标准
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检测人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率被引量:16
1999年
目的检测人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率。方法采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取少量精标本经洗后制片,用二硫苏糖醇(DTT)和二碘水杨酸锂(LIS)处理,使精子头部染色质去凝集。然后,与生物素标记的α卫星X染色体特异DNA探针(DXZ1)和地高辛标记的α卫星Y染色体特异DNA探针(DYZ3)进行原位杂交。用CY3-链亲和素、山羊抗链亲和素检测X染色体探针杂交信号;用鼠抗地高辛抗体、与荧光素结合的兔抗鼠抗体检测Y染色体探针杂交信号。结果在Nikon荧光显微镜下可以清楚看到精子头部的杂交信号,头部有1个红色荧光杂交信号的精子为X染色体精子(X精子),有1个绿色荧光杂交信号的精子为Y染色体精子(Y精子)。精子头部有2个荧光杂交信号的精子为染色体数目异常精子。若用1条常染色体探针和1条性染色体探针进行FISH,可以区别头部有2个相同颜色荧光杂交信号的精子属非整倍体精子或二倍体精子。结论双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可以用于测定接触致突变剂和非整倍体诱导剂后,人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率的变化。
郑履康刘胜勤邓丽霞张桥
关键词:原位杂交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率FISH
冰冻对精子DNA的影响被引量:18
2002年
目的 :探讨冰冻是否引起精子DNA损伤。 方法 :采用改进后的单细胞凝胶电泳法 (SCGE)对 - 80℃条件下保存不同时间的精子DNA进行分析。 结果 :以DNA头部百分比为检测参数 ,方差分析显示 ,对于时间因素 ,P >0 .0 5 ,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宋博郑履康邓丽霞张桥
关键词:精子DNA单细胞凝胶电泳法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