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丽霞

作品数:74 被引量:315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医学基金会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8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5篇原位
  • 15篇原位杂交
  • 15篇精子
  • 14篇荧光
  • 14篇荧光原位杂交
  • 13篇染色
  • 12篇染色体
  • 10篇整倍体
  • 10篇非整倍体
  • 10篇倍体
  • 9篇细胞
  • 8篇毒性
  • 7篇原位杂交检测
  • 7篇杂交检测
  • 7篇致突变
  • 7篇双色荧光原位...
  • 6篇荧光原位杂交...
  • 6篇人精子
  • 6篇精子染色体
  • 5篇双色荧光原位...

机构

  • 43篇中山医科大学
  • 9篇中山大学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市疾病预...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疾病预...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广东省职业病...
  • 1篇昆明医学院
  • 1篇泰山医学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卫生防...
  • 1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西安市疾病预...

作者

  • 52篇邓丽霞
  • 27篇郑履康
  • 22篇张桥
  • 12篇杨杏芬
  • 9篇许发茂
  • 7篇庄志雄
  • 7篇刘力
  • 5篇甘德秀
  • 5篇刘胜勤
  • 4篇魏青
  • 4篇陈铁江
  • 4篇周炯亮
  • 4篇何云
  • 4篇范瑞泉
  • 3篇陈雯
  • 3篇李欣
  • 3篇刘新霞
  • 3篇任泽舫
  • 3篇唐国慧
  • 3篇徐德祥

传媒

  • 11篇癌变.畸变....
  • 6篇中国职业医学
  • 5篇卫生毒理学杂...
  • 4篇中华劳动卫生...
  • 4篇职业医学
  • 3篇中国工业医学...
  • 2篇Journa...
  • 1篇卫生研究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泰山医学院学...
  • 1篇职业卫生与应...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2
  • 8篇2001
  • 4篇2000
  • 5篇1999
  • 8篇1998
  • 6篇1997
  • 5篇1996
  • 3篇1995
  • 1篇1989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接触三氯化磷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
1996年
接触三氯化磷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贺珍,何玉莺,邓丽霞(卫生教研室)(广州市中山医科大学卫生学院)三氯化磷属剧毒和极强刺激剂[1]。但关于三氯化磷对细胞染色体畸变方面的资料报道的很少,为了探讨该化学物质对机体细胞染色体的影响,我们用遗传学方...
贺珍何玉莺邓丽霞
关键词:三氯化磷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
甲苯对苯遗传毒性抑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调查了混苯接触及健康对照人群117名,应用外周血淋巴细胞8-羟基-2-脱氧鸟苷(8-OHdG),微核(MN)作为苯遗传毒性指标,尿粘康酸(TTMA)作为苯内接触标记物,观察甲苯对苯代谢及遗传毒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甲苯可抑制原TTMA的排出,还可抑制外周血淋巴细胞8-OHdG,MN的形成,未发现甲苯有诱导职业接触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8-OHdG,MN形成及白细胞(WBC)下降的作用。
刘力张桥冯坚持冯坚持邓丽霞邓丽霞杨爱初
关键词:甲苯8-OHDG遗传毒性
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检测苯系物暴露工人精子9、18号染色体数目畸变被引量:7
2001年
为研究苯系物暴露工人精子常染色体数目畸变。用地高辛标记的9号染色体探针(D9Z1)和生物素标记的18号染色体探针(D18Z1)进行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测定精子9、18号染色体非整倍体率。车间空气苯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为86.49mg/m3,高于国家卫生标准1倍,苯暴露工人尿粘糠酸(ttMA)显著高于对照组。共计数14名暴露工人136 401条精子,16名对照工人156 955条精子。暴露组9、18染色体双体精子率(分别为0.168%± 0.063%、0.055%± 0.031%)和二倍体精子率(0.073%± 0.045%)均高于对照组相应数值(分别为0.050%±0.030%、0.033%±0.025%和0.040%±0.036%);暴露组9、18号染色体缺体率(分别为0.206%±0.047%,0.068%±0.044%)高于对照组值(0.067%±0.037%、0.048%±0.034%)。总数目畸变率(0.570%±0.144%)亦高于对照组值(0.218%±0.071%)。实验表明接触较高浓度苯可引起长期暴露者精子常染色体非整倍体率增高。
李欣郑履康邓丽霞张桥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非整倍体遗传毒理生殖毒性
铬作业工人口腔粘膜上皮细胞微核的观察
1995年
通过对187名接铬工人和57名对照工人的口腔粘膜上皮微核细胞率(MNF)的观察,发现接触六价铬组和混合铬组的MNF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接触三价铬组与对照组的差别无显著性。未发现MNF与性别、年龄、工龄、吸烟和饮酒有统计学上的联系。结果提示MNF对检测铬的遗传毒效应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任泽舫庄志雄张桥邓丽霞林寿梧
关键词:口腔微核
涂层磷铵毒性研究
2001年
范瑞泉陈铁江李小玲邓丽霞魏青吴大伟
关键词:毒性磷肥
多媒体技术辅助卫生毒理学实验教学的探讨被引量:6
2004年
电脑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是当代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但其在预防医学专业卫生毒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尚属空白。我们试图以中山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桥教授主编的全国统编教材《卫生毒理学基础》[1] 为蓝本 ,根据该书遗传毒理实验课为主要内容 ,结合实际教学情况 ,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卫生毒理学教学多媒体软件[2 ] ,旨在使多媒体应用于预防医学教学得到突破性发展 ,为全面推动电脑多媒体教学奠定基础 ,推进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学改革。
吴大伟徐雷张志国邓丽霞何云陈雯杨杏芬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卫生毒理学教学
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苯系物接触工人精子染色体数目畸变被引量:15
2000年
目的 探讨苯系物对男工精子性染色体数目畸变的影响。方法 用X、Yα 卫星染色体特异DNA探针与苯系物接触男工间期精子核进行双色荧光原位杂交 ,同时测定X和Y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率。结果 车间空气中苯浓度几何均数 83 95mg m3 高于国家最高容许浓度 1倍。对 13位苯系物作业工人共计数 74 5 17条精子 ,X、Y和XY精子双体率分别为 ( 0 15± 0 0 5 ) %、( 0 13± 0 0 5 ) %和( 0 2 0± 0 11) % ;13位正常对照工人共计数 89662条精子中X、Y及XY精子双体率分别为 ( 0 10±0 0 4 ) %、( 0 10± 0 0 4 ) %和 ( 0 13± 0 0 6) %。接触组精子X双体率及总双体精子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高浓度苯接触可以诱导接触工人精子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率增加。
刘胜勤郑履康邓丽霞唐国慧张桥
关键词:原位杂交精子染色体畸变苯中毒
苯诱导生殖细胞染色体非整倍体和DNA损伤的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研究苯对人生殖细胞染色体非整倍体和DNA的影响。 [方法 ]用地高辛标记 9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 (D9Z1)和生物素标记的 18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 (D18Z1)与接触工人间期精子核进行双色荧光原位杂交 ,测定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率 ,并用改良的精子单细胞凝胶电泳 (SCGE)方法测定精子DNA损伤。 [结果 ]车间空气中苯平均几何浓度 86 49mg/m3 ,高于国家卫生标准 1倍 ;苯暴露工人尿粘糠酸显著高于对照组。对工人精子的分析 ,共计数 14名暴露工人 136 40 1条精子 ,16名对照工人15 6 95 5条精子。暴露组 9、18染色体双体精子率分别为 0 16 8%和 0 0 5 5 % ,二倍体精子率为 0 0 73% ,均高于对照组相应数值 (分别为 0 0 5 0 %、0 0 33%和 0 0 40 % )。其中 9号染色体双体率高于对照值 3倍 ,18号高于对照 1倍 ;暴露组 9、18号染色体缺体率分别为 0 2 0 6 %和 0 0 6 8% ,高于对照组值 ( 0 0 6 7%和 0 0 48% )。总数目畸变率 ( 0 5 70 % )亦高于对照组值 ( 0 2 18% )。 9、18号染色体双体率和缺体率接近 1∶1的比率 ,符合超倍体与亚倍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时产生 ,数目相同的遗传规律。SCGE检测结果 ,以精子DNA头部完整的百分比为检测参数 ,暴露组 (n =13)工人精子DNA头部完整的百分比为 70 18% 。
郑履康李欣宋博邓丽霞张桥
关键词:苯暴露人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DNA断裂双色荧光原位杂交
线粒体DNA氧化损伤热点的形成及其修复速率的比较
2001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线粒体DNA氧化损伤热点的形成是否与该点DNA修复速率慢有关 .BRL 3A细胞暴露于 5 0mmol·L- 1过氧化氢 (H2 O2 ) 30min后 ,分别于 0 ,1,4及 2 4h收获细胞 ,应用连接介导聚合酶链反应分析线粒体DNA氧化损伤热点的修复百分率并与线粒体DNA氧化损伤的总修复百分率比较 ,通过狭缝印迹法 ,比较了各时间点细胞内p5 3/线粒体DNA比率来验证其修复的可靠性 .结果表明 :在 4及2 4h ,热点的修复速率分别为 5 .2 %和 4 2 .1% .而线粒体DNA的总修复百分率分别为 76 .9%和 84 .1% ,后者与前者相比 ,其修复速率快 1~ 14倍左右 .应用狭缝印迹发现各时间点细胞内p5 3/线粒体DNA比率无明显变化 .因此 ,线粒体DNA氧化损伤热点的形成与其修复速率较慢有关 .
刘力庄志雄陈雯杨杏芬张桥杜柳涛魏青邓丽霞
关键词:线粒体DNA修复
三氯乙烯接触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探讨三氯乙烯 (TCE)对接触工人有否致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作用。方法 选接触TCE工人 32名 ,另选对照工人 30名。用人外周血体外培养法检测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 (CA)率 ,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车间空气中TCE浓度和分光光度吡啶法测定尿中三氯乙酸 (TCA)含量。结果 车间空气中TCE浓度分别为 41 2mg/m3和83 1mg/m3,均超过国家最高容许浓度 ,接触组尿中TCA含量为对照组的 81 5倍 ,并与个体接触TCE浓度成正相关(r =0 761,P <0 0 0 1) ;接触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CA率 ( 1 15± 0 84) %与对照组CA率 ( 1 0 6± 0 78) %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未见接触TCE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增加。接触人群尿中TCA含量随接触TCE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有较好的相关 ,提示暴露者尿中TCA含量能反映TCE的接触水平。
邓丽霞陈雯徐雷杨杏芬胡斌郑履康
关键词:三氯乙烯染色体畸变TCE淋巴细胞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