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迟宝东

作品数:21 被引量:88H指数:4
供职机构:高等教育出版社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文学
  • 5篇文化科学
  • 4篇语言文字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篇特质
  • 6篇常州词派
  • 6篇词派
  • 5篇大学语文
  • 5篇学语
  • 5篇语文
  • 5篇文学
  • 5篇词学
  • 5篇词学思想
  • 4篇教育
  • 4篇教学
  • 3篇审美
  • 3篇数字化教学
  • 3篇美感特质
  • 3篇美学
  • 3篇教学资源
  • 3篇嘉道
  • 3篇嘉道时期
  • 2篇艺术
  • 2篇人文

机构

  • 12篇南开大学
  • 11篇高等教育出版...
  • 1篇湛江师范学院
  • 1篇语言文字应用...

作者

  • 21篇迟宝东
  • 2篇冯大建
  • 2篇胡彦博
  • 2篇靳灵芝
  • 1篇徐挥
  • 1篇刘子琦
  • 1篇谭荣波
  • 1篇叶嘉莹

传媒

  • 4篇中国大学教学
  • 3篇南开学报(哲...
  • 2篇湖南文理学院...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中文自学指导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海南师范学院...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编辑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马克思主义美...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单一教材建设向教学资源集成的转变——新形态《大学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研发理念与实践被引量:21
2006年
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要不断进行改革,实现现代化的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很难突破时间、空间及表现方式对人们的限制和束缚,使许多教学内容无法进入课堂,更难于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在这种背景下,“多媒体网络教学”这一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已为人们所熟悉并逐渐接受.正是顺应时代潮流,高教版新形态《大学语文》(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南开大学陈洪主编)从起步之初,就不是仅仅作为单纯的纸质教材来建设,它考虑课堂的组织与安排,将教学设计思想尽量体现其中;它考虑学生的学习效果,从选篇、配图乃至排版、印刷都独具匠心.更重要的是,在教学内容精益求精基础上,它精心打造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这些教学资源既可借助多媒体技术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也可结合网络教学平台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或开展远程教育教学活动,从而为教学改革打开一片新的天地.
迟宝东靳灵芝
关键词:教学资源共享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语文》资源集成多媒体网络教学
深度介入教学活动 提高教学资源集成水平——再谈新形态《大学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研发理念与实践被引量:3
2006年
从单一教材建设向教学资源集成转变,是高等教育出.版社适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所提出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大学语文》(南开大学陈洪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项目建设过程中一贯坚持的指导原则。需要特别加以强调的是,我们努力所要实现的“集成”,不是传统纸质教材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简单“拼盘”,而是以教学活动为基础,以教学目标为统率,由主教材、配套产品与数字化教学资源互相支持、互相关联所构成的有机整体。这要求我们对本项目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配合关系要有明确的定位,要有整体化设计的思路。《大学语文》出版一年以来,实实在在的销售数字反映了高校师生对本系列教材种种新尝试、新探索的认可程度。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他们普遍反映,本系列教材所提供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实用、好用、切合课堂教学活动需要。本文即就我们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所进行的思考略加总结和探讨。
徐挥迟宝东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资源资源集成国家级规划教材
谭献的词学思想被引量:4
2005年
谭献的词学思想明显体现出从嘉道时期向同光时期过渡的特点。他对张惠言和周济既有继承之处,又有改造变通之处。“柔厚之旨”,是其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对词之内蕴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在前人词学创作主张基础上,他提出了“潜气内转”与“一波二折”之说:“幽涩”之美与“虚浑”之境是谭献对词美感特质所作的新的归纳和总结:谭献虽然丰富、发展了常州词派的读者接受理论,但由于其浓重的政教说词观念,其词学主张在很大程度上又限制了读者自由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对此要客观地加以评价和分析。
迟宝东
关键词:常州词派词学思想美感特质
博客视野下的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被引量:3
2008年
博客(Blog)是继Email、BBS、Q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它具有简单易用、资源共享、个性化、零成本等特点。基于博客的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教改实验表明,博客在基于网络环境下开展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具有显著的优势。
谭荣波迟宝东
关键词:网络研究性学习
嘉道时期常州派词学思想之形成与发展研宄
2003年
常州派词学思想是清代词学乃至历代词学的一座重镇,对后来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皆有深远之影响。因此,深入探讨这一词派词学思想之形成与发展的演变过程,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词不同于其他文体之美学特质、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优秀词篇的艺术价值所在,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常州词人的士人心态、学术思潮以及嘉道时期词坛上出现的求变趋势作了具体的分析。说明常州词派之所以能够崛起于乾嘉之交,既与此时期特定之文化土壤及精神气候密切相关,同时也是词学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在此基础上,本文以词之美感特质为主线,对嘉道时期常州派两位主要代表人物张惠言与周济二家的词学主张进行了爬梳整理。重点论述并评价了张惠言词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即立意为本之内蕴要求——近于比兴之表现方法——低徊要眇之审美追求——指发幽隐之鉴赏原则四部分;以及周济词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即“词史”说:周济对词之内蕴的拓展主张——“有无寄托”说与“寄托出入”说: 周济的创作论——重视接受主体之鉴赏思想——“空实”说与“浑厚”说:周济词境思想之萌芽四部分。在论述过程中,既力求真实地揭示常州派词学思想的理论价值,又试图反映出一条较为清晰的发展脉络,期望还常州词派以本来面貌。
迟宝东叶嘉莹
关键词:嘉道时期常州派词学思想文学研究清代
文化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与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被引量:1
2007年
迟宝东胡彦博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基础课程大学语文
词“别是一家”:古典诗词美学特质异趋论——以温庭筠的词与绮艳诗为中心被引量:4
1999年
迟宝东
关键词:温庭筠美学特质古典诗词
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论张惠言词的艺术特色被引量:1
2006年
张惠言以自身儒家道德修养来承担外部挫折与困顿,将儒家信念与个体生命相融合,透现出“渊雅”的儒者风范;他又是一位具有纤细锐敏的感受能力的词人,能够感知并捕捉到事物最为深婉曲折的特质。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张惠言就为词的创作写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意境。
迟宝东
关键词:艺术特色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在线教学的思考——兼谈南开大学“大学语文”在线课程建设被引量:27
2014年
南开大学"大学语文"课程在线教学实施多年,与课堂教学配合紧密,深化课堂教学、推动自主学习、改革评测体系,开发出一套有特色的在线教学软件与教学模式。此系列软件与教学模式,不仅适用于大学语文课程,对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其他课程也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冯大建迟宝东刘子琦
关键词:在线教学大学语文人文素质教育
试论张惠言的词学思想被引量:2
2001年
张惠言的词学思想主要包括立意为本之内蕴要求 ;近于比兴之表现方法 ;低徊要眇之审美追求 ;指发幽隐之鉴赏原则等四部分。张惠言虽还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之有系统的理论表述 ,其个别理论主张甚至还出现了谬误之处 ,但其词学思想较前代更为全面地触及到词之文类特征的各个方面 ,更为明确地反映出词这种文体与其他文体不同之美感特质。故在词学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迟宝东
关键词:常州词派词学思想美感特质艺术手法审美追求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