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连雯

作品数:9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历史地理
  • 2篇文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山居
  • 2篇生态
  • 2篇著作
  • 2篇谢灵运
  • 2篇环境史
  • 2篇《山居赋》
  • 1篇地望考辨
  • 1篇人天观
  • 1篇上古
  • 1篇生命
  • 1篇生命意识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学
  • 1篇生态意识
  • 1篇史料
  • 1篇史料搜集
  • 1篇唐代
  • 1篇中西传统
  • 1篇自然资源
  • 1篇魏晋

机构

  • 8篇南开大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连雯
  • 1篇赵九洲
  • 1篇杨卓轩
  • 1篇王利华
  • 1篇胡梧挺
  • 1篇朱宇强
  • 1篇王志国
  • 1篇陈鑫
  • 1篇阎廷亮
  • 1篇张欣
  • 1篇李荣华

传媒

  • 3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历史教学问题
  • 1篇湘潭大学学报...
  • 1篇鄱阳湖学刊
  • 1篇2012全国...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谢灵运《山居赋》的生态学解读
《山居赋》是我国南朝刘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谢灵运的文学作品,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环境史内容,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生态史资料。本文在文字解读的基础之上,从生态环境史的角度,对它进行了系统研究。《山居赋》详细地描述了山居的生态环境、...
连雯
关键词:《山居赋》谢灵运生态学
文献传递
从环境史角度考察中西传统人天观之差异
所说的"人天观"是指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中西传统人天观是指中国和西方传统上各自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通过对中国传统人天观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的西方主流人天观的对比,发现在对人在自然万物中地位的...
连雯
关键词:人天观环境史文化差异
谢灵运《山居赋》的生态意识被引量:4
2010年
谢灵运的《山居赋》是一篇写实性赋文,具有丰富的生态史方面的内容。该赋充分反映出作者的生态意识,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命意识,即作者对人自身的重视和对其他生命的珍惜;二是山林意识,即作者对山林中生物资源的认知和合理利用,以及将自然作为精神家园与对山林精神价值的追求。
连雯
关键词:谢灵运《山居赋》生态意识生命意识
从方位系统的使用看《周礼》与《尔雅》的成书被引量:2
2015年
中国古代一些重要典籍的成书时间及著作地域,从古到今,尚无定论。究其原因,主要是研究方法的不同。文章从方位系统的使用对《周礼》、《尔雅》进行了具体考察:首先梳理方位系统的形成过程,然后考察一般著作对方位系统的应用情况,将《周礼》、《尔雅》对方位系统的使用情况与一般著作相比照。结论认为:《周礼》大约成书于在战国,作者应是周王室的人;《尔雅》成书于战国末期,出自齐鲁学者之手。
连雯
关键词:成书时间《周礼》《尔雅》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生态环境下的居民生活
自从有人类以来,居民就与其生态环境构成了有机的统一体,居民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生活,环境在居民的参与下进行演化。本文尝试用这种观点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生态环境下的居民及其生活进行考察:及考察当时南方的生态环境对于居民及其生...
连雯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生态环境
文献传递
黄帝崆峒地望考辨被引量:1
2012年
黄帝登临崆峒,出于《史记.五帝本纪》和《庄子.在宥》。自唐代以来,关于黄帝问道的"崆峒"的地望,出现了多种观点,最终形成了黄帝崆峒平凉说、黄帝崆峒临汝说两种主要说法。然而通过对两种说法之出处、两种说法之根据、两处崆峒之地理方位、两处崆峒之地形、两处崆峒之地缘条件、两处崆峒山得名时间、两处崆峒得名原因、两处崆峒的文化踪迹等八个方面的认真考证,真正的黄帝崆峒实为平凉崆峒,而并非临汝崆峒。
连雯
关键词:黄帝地望考辨
《五臧山经》系先秦自然资源著作考论
2012年
《五臧山经》简称《山经》,与《海经》共同构成了今本《山海经》。关于《山经》的性质,尚未见到专门讨论。长期以来,人们把《山海经》的性质视为《山经》的性质,然而关于《山海经》性质的多种说法,都难以与《山经》的实际内容相符。《山经》本是一部独立的著作,对其性质需进行独立的研究。从《山经》的书名、内容、编著意图与编著的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详细考察,可知它是先秦时期一部内容丰富而又系统的自然资源著作。《山经》与《周礼》、《管子》等书的相关内容关系密切:《周礼》设计了对于自然资源的管理制度;《管子》提出了比较系统的自然资源理论,而《山经》则是一部全面系统地介绍自然资源的著作。
连雯
关键词:先秦
唐代关中泾渭流域马政之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唐代关中泾渭流域马政,包括原州监牧和岐邠泾宁四州八马坊。泾渭流域良好的自然条件,悠久的农牧业传统与独特的地理区位,为盛唐在这里发展官营马业和设置马政机构,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八马坊设立于开元初,而后发展迅速,天宝后期到至德间,逐渐衰落。八马坊采取放养与饲养相结合的养马方式。八马坊与原州监牧,为唐廷养殖、征调、管理官马,维护京师安全、抵御外族入侵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连雯
关键词:唐代
论题:上古生态环境史研究与传世文献的利用被引量:9
2007年
王利华教授:本课程是我给“中国生态环境史”方向研究生开设的第一门专业课,课名叫做“古代生态环境史资料整理与研究”。之所以首先要给大家讲史料课,当然是因为熟悉史料是做好生态环境史研究的关键。史料之于史家,犹如食料之于厨师。无论何等高明的厨师烹饪,都不能没有食料,选配和加工食料是烹调的第一步;同样,史家离不开史料,没有史料而治史是不可想象的,学术造诣的高低首先是体现在史料搜集、甄别和运用上。
王利华胡梧挺李荣华朱宇强阎廷亮杨卓轩赵九洲连雯张欣陈鑫王志国
关键词:环境史生态传世文献史料搜集上古论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