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联成

作品数:19 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文学

主题

  • 10篇文学
  • 4篇小说
  • 4篇写实
  • 3篇新写实
  • 3篇新写实小说
  • 3篇政治
  • 3篇嬗变
  • 3篇写实小说
  • 3篇后现代
  • 2篇代文
  • 2篇叙事
  • 2篇英雄主题
  • 2篇政治理性
  • 2篇审美
  • 2篇世俗
  • 2篇情爱
  • 2篇写作
  • 2篇规约
  • 2篇报告文学
  • 2篇80后

机构

  • 15篇云南民族大学
  • 4篇云南民族学院

作者

  • 19篇赵联成
  • 1篇张仙权
  • 1篇王涛

传媒

  • 5篇宁夏大学学报...
  • 5篇云南民族大学...
  • 3篇太原师范学院...
  • 2篇渤海大学学报...
  • 1篇文史哲
  • 1篇海南师范学院...
  • 1篇山西大学师范...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文学世俗化嬗变论被引量:2
2003年
世俗人生的表现是文学传统中不容置疑的存在 ,然而 ,共和国成立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 ,只因激进话语的霸主地位而被强权扫地出门 ,消失于文学地平线。进入 2 0世纪 80年代 ,随着文学多元格局的逐渐形成 ,对普通百姓世俗生存境遇的书写已经成为了几代中国作家 ,特别是年轻作家群表达世界的重要方式 。
赵联成
关键词:中国文学世俗文化传统文化人性精神
何其芳后期创作分裂论被引量:1
2006年
何其芳赴延安之后的创作与其早期作品比较,明显出现了思想与艺术发展的不平衡。这种分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时代的规约。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何其芳后期创作深深烙下了为政治服务的印记。其次是对新事物的盲目赞美。童年的苦难经历使何其芳对旧社会深恶痛绝,对共产党强烈热爱,一味的赞美与高歌构成了他后期创作的主题旨归。三是何其芳怀有强烈的告别旧我的“原罪”意识。投身革命的知识分子要改造自己身上的种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与意识,但这种改造绝非是要通过彻底否定“旧我”的方式来实现,而何其芳恰恰陷入了这样的思维误区,导致了他矫枉过正,自我主体缺失,走上了一条思想进步而艺术退坡的路子。
赵联成解家文
关键词:原罪意识
日常生活叙事诗学的宿命——“50-70年代”文学的一种解读被引量:1
2010年
"日常世俗生活",本来就是小说叙事的原点。然而,当小说由文坛边缘走向中心,取代了诗歌、散文的正统正宗地位,特别是共和国"50-70年代"文学,由于过分凸显文学的教化功能与"工具"作用,拒斥小说消遣、娱乐属性;由于国家意识形态话语对文学的强权规约,特别是对"政治第一"评价标准的绝对性强调与夸大,小说叙事越来越疏离和拒斥日常世俗生活而走向有关"民族—国家"的一体化宏大叙事,否定人的正常物质欲求,以理想代替现实,用精神代替物质,让阶级性代替人性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使文学染上了急功近利、充满了乌托邦色彩的政治狂热症。
赵联成
关键词:日常叙事宏大叙事政治话语工农兵文学
“主体”的陨落与消失──新写实小说新论被引量:4
2006年
20世纪80年代后期,商品经济的滚滚大潮以锐不可当之势横扫“重农轻商”的古老大地,人们都在为自己的现实生存而奔忙,以金钱与物质占有为旨归而蔑视终极关怀的幸福观又重新得到了人们的确认与信奉。始终浮悬于高空,停留于知识分子层面燃烧的“主体”,既遭遇到了社会现实的狙击和大众的冷落,也越来越受到“梦醒了”作家的怀疑、疏离和拒绝,无奈地走向了自己的黄昏。因此,新写实小说“主体”退场的文学叙事,不仅是对当代西方后结构主义把“叙述”变成“还原”和“显示”的叙事原则的接纳,更是对新兴市民阶层意识与意愿的呼应和承载。
赵联成
关键词:新写实小说后结构主义退场
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跨文体写作被引量:10
2001年
由来已久的跨文体写作 ,在跨越数千年的文体学史上始终未能成为作家普遍的追求。然而 ,在世纪之交的文化语境中 ,跨文体写作犹如横空出世 ,于不期然间构成了文坛的一道独特风景 ,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纯文学失语与孤寂的部分现实。可以这样说 ,作家艺术创新的强烈愿望 ,再加之后现代文化语境的催生与推动 ,无疑是导致一批极具先锋意识的中青年作家勇于打破既定的文学和艺术体裁之间的疆域 ,超越传统文体规范 ,尝试让更多的艺术样式共同进入同一个文本的话语运作的主要原因。尽管跨文体写作目前的现状极为驳杂 ,理想的文本也尚未出现 ,但它不落窠臼。
赵联成张仙权
关键词:后现代文化语境跨文体写作文体分类
升腾与沉落——论当代报告文学英雄主题的流变被引量:1
1998年
英雄主题始终流贯于当代中国报告文学近50年的坎坷历程,由于各个历史时期价值观、审美范式以及文化氛围的差异,给这一传统主题带来截然不同的历史命运。
赵联成
关键词:报告文学英雄主题审美范式文学评论
“率性”、“纯真”后的缺失——“80后”写作思潮再论被引量:3
2006年
世纪初,“80后”写作已经从《萌芽》1999年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正式出炉的“新概念族”,扩展成了一场普泛性的青少年写作热潮。经过几年的演练后,已逐渐由当初含混、青涩的少年写作逐渐成为了一道颇具市场效应的大众文化景观。然而,缺少人生历练和知识准备的不足,又总使他们的写作呈现出了狭窄、重复、雷同的类型化弊端和忧郁、沉闷的少年强说愁基调。而传媒与书商为了“共同体”利益,越演越烈的热炒,则严严遮蔽了“80后”写作的致命硬伤。因此,对主流评论界而言,对“80后”写作的及时引导与批评,已经不能再沉默与缺位了。
赵联成
关键词:率性纯真缺位
论“80后”创作的泡沫奇观被引量:5
2007年
新世纪初,媒体与出版商的蜜月联姻,使“80后”的作品在书市上热卖。不容否认,“80后”写作有真诚和叛逆,真诚使他们不掩饰,径直地看生活写自己,避免了习见的先验性叙事与布道;叛逆使他们不甘拘囿于成规的羁绊与束缚,是一种服从于心灵呼唤和自由本性的率性写作。然而,缺少人生的历练和知识准备的不足,又使他们的写作呈现出了狭窄、重复、雷同的类型化弊端。对于这种创作的泡沫奇观,不能盲目追捧,只有作出切实的诱导与帮扶,才会有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
赵联成王涛
关键词:叛逆雷同
拓展与深化——军旅文学二十余年回顾被引量:6
2004年
军旅学二十余年来的发展经历了和平军营生活"人学"内涵与消解英雄、消解平庸与社会转型带来的英雄主题变异等阶段。
赵联成
关键词:军旅文学英雄主义审美观
“写实”在20世纪中国的尴尬境遇
2006年
写实主义(亦称现实主义)作为创作方法,最早引入这一概念的始于梁启超1902年的重要文章《论小说与群活的关系》一文。在20世纪西学东渐的话语实践中,不论是围绕写实主义命名权的话语争夺,抑或是对它的具体阐释与实践,都深深地烙上了“中国特色”的印痕,本土化过程中的重重过滤与筛选,把本来属于文学方法论层面上的命题,一度畸变成了文学本体论意义上话语霸权,使当代中国文学陷入了越走越窄的文化死胡同。论文就“写实”在20世纪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尴尬遭遇,从现代性的视角作出了宏观的梳理与反思。
赵联成
关键词:写实主义解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