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秋华

作品数:32 被引量:126H指数:5
供职机构:右江民族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0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教学
  • 6篇中药
  • 4篇药药
  • 4篇实验教学
  • 3篇药理
  • 3篇壮医
  • 3篇民族医学
  • 3篇教学改革
  • 2篇大学生
  • 2篇大学生创新
  • 2篇心病
  • 2篇学法
  • 2篇学时
  • 2篇血瘀
  • 2篇血瘀证
  • 2篇药理学
  • 2篇药用
  • 2篇易激综合征
  • 2篇玉屏风
  • 2篇玉屏风散

机构

  • 32篇右江民族医学...
  • 3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广西大学
  • 1篇百色市食品药...

作者

  • 32篇赵秋华
  • 10篇李克明
  • 10篇赵玉峰
  • 9篇张忠伟
  • 8篇唐汉庆
  • 8篇窦锡彬
  • 7篇马卓飞
  • 6篇林艳明
  • 6篇黄岑汉
  • 4篇张红参
  • 4篇蒙缜之
  • 3篇薛强
  • 3篇郑建宇
  • 3篇黄元河
  • 2篇黄春传
  • 2篇王露瑶
  • 2篇曹军
  • 2篇钱力
  • 2篇陆海峰
  • 2篇刘燕平

传媒

  • 4篇右江民族医学...
  • 3篇中国民族民间...
  • 3篇亚太传统医药
  • 3篇西部素质教育
  • 2篇广西中医药
  • 2篇广东化工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微量元素与健...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右江医学
  • 1篇药学教育
  • 1篇边疆经济与文...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4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壮药三草止泻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实验研究
2013年
目的观察壮药三草止泻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模型胃肠激素胃动素(MOT)、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影响。方法以番泻叶煎剂灌胃及棉绳困束大鼠两后肢的方法制造IBS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得舒特组、壮药低剂量组和壮药高剂量组,在用药后观察MOT、VIP的变化情况。结果壮药三草止泻方可明显改善大鼠的腹泻症状;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血浆中MOT和VIP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而模型组MOT和VIP含量呈升高趋势,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壮药三草止泻方可能通过调节MOT、VIP的分泌和释放,从而改善胃肠动力,发挥治疗IBS的效应。
窦锡彬黄岑汉张红参李克明赵秋华赵玉峰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壮通饮预处理对冠心病血瘀证大鼠AngⅡ,AT-1R,Cx43及其对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观察壮通饮(Zhuangtongyin,ZTY)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缝隙连接蛋白43(Cx43)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水平的影响,并探讨ZTY预处理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对大鼠心肌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SPF级SD大鼠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模型组,壮通饮低、中、高剂量组(6.8,13.6,27.2 g·kg^-1)和复方丹参组(0.08 g·kg^-1)。连续灌药4周后,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60 min,建立冠心病血瘀证再灌注损伤模型,术中监测大鼠心电指标,记录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再灌注结束后,取下心脏组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AngⅡ,AT-1R,Cx43 mRNA的表达水平,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AT-1R,Cx4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壮通饮各剂量组和模型组比较均可以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心律失常的发生(P〈0.05)。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壮通饮各剂量组、复方丹参组的AngⅡ,AT-1R mRNA表达均上调,Cx43 mRNA表达均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壮通饮各剂量组、复方丹参组的AngⅡ,AT-1R mRNA表达均下降,Cx43 mRNA表达均上升,各剂量组之间,中剂量组AngⅡ,AT-1R mRNA下降,Cx43 mRNA表达上升最明显(P〈0.05)。壮通饮各剂量组与复方丹参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空白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与空白组、假手术比较,模型组、壮通饮各剂量组、复方丹参组的AT-1R蛋白表达均上调,Cx43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壮通饮各剂量组、复方丹参组的AT-1R蛋白表达均下降,Cx43蛋白表达均上升,各剂量组之间,中剂量组AT-1R蛋白下降,Cx43蛋白表达上升最明显(P〈0.05)。壮通饮各剂量组与复方丹参组对比无�
黄小珊张世田唐汉庆黄岑汉刘燕平蓝凰齐赵秋华李克明
关键词:冠心病血瘀证再灌注损伤
PBL教学法结合形成性评价在民族医药与方剂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将PBL教学法与形成性评价结合应用于民族医学的教学,建立形成性评价体系,提高教学效果及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方法:通过PBL教学实施,制定形成性评价实施细则,以课堂测验、学生自评与互评反馈等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PBL教学法结合形成性评价应用于民族医学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分析问题的能力。结论:PBL教学法结合形成性评价体系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对教师的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提高了教学效果。
赵秋华张红参马卓飞赵玉峰林艳明
关键词:PBL民族医学
壮药三草止泻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壮药三草止泻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壮药三草止泻方治疗;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90.4%,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症状体征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自身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相比,治疗组腹痛、腹胀和大便性状的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药三草止泻方是治疗腹泻型IBS的有效方,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窦锡彬黄岑汉张红参李克明赵秋华赵玉峰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
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为目的的形成性评价在《中药药剂学》课程中的初步研究
目的:通过建立形成性评价体系,将形成性评价应用于中药药剂学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从而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方法:制定形成性评价的具体实施细则,以小组讨论、学生自评与互评、制作PPT、课堂测验等方式评价教学...
赵秋华
关键词:中药药剂学教学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实施与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
2015年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开展对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发现、发挥、发展大学生的优势潜能和个性特点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民族地区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存在社会支持力不足的问题。本文认为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需要构建完整的社会支持体系,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以此提高项目实施效率和效果,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行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曹军赵秋华
关键词:社会支持
广西德保黄精炮制前后的液相图谱变化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比较分析黄精炮制前后的液相图谱变化。方法:以薯蓣皂苷元为考察指标,采用HPLC法分析比较,色谱条件为Eclipse XDB-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波长200 nm,柱温30℃。结果:广西德保黄精炮制前后均有薯蓣皂苷元,但是炮制后薯蓣皂苷元含量有所下降,液相图谱炮制前后有显著差异,黄精炮制后产生新的色谱峰。结论:HPLC建立的黄精液相图谱稳定性、重复性较好,为黄精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赵秋华黄元河潘乔丹陆海峰
关键词:黄精高效液相色谱薯蓣皂苷元
民族医学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应用实践被引量:4
2013年
本文从民族医学网络课程的开发设计的背景和意义出发,分析了该网络课程在开发过程中的教学设计思想及模块建设,探讨了该网络课程的设计制作经验和建设体会.实践证明,民族医学网络课程教学效果明显、成绩显著.
马卓飞林艳明蒙缜之赵秋华黄启川
关键词:网络课程民族医学
教材立体化导向下民族医学教学改革
2019年
文章首先阐述了民族医学课程的特点,然后阐述了教材立体化导向下民族医学教学的组成部分,最后提出了教材立体化导向下民族医学教学改革的策略,包括教学过程立体化、教学手段立体化、课程考核立体化。
林艳明赵秋华蒙缜之赵玉峰覃丽娜马卓飞
关键词:民族医学教学改革
壮医对“瘴”的认知及防治浅谈被引量:5
2017年
“解毒”“补虚”是壮医学的治疗原则,有关“毒”的论说是壮医药理论中颇有特色的内容,壮医认为“毒”可分为有形之毒和无形之毒,有形之毒如毒蛇虫豸、痧瘴蛊毒之类;无形之毒如暑气、伏热、秽气之类,一般将疫疠时病之毒归入痧瘴蛊毒等有形之毒[1]。壮族地区地处瘴雾潮湿之地,易产生瘴毒,“瘴毒”为患之甚,在一些地方志中有记载,如唐·刘恂《岭表录异》提到“瘴,二广惟桂林无之,自是而南皆瘴乡矣”,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则提到“两江水土尤恶,一岁无时无瘴。春曰青草瘴,夏曰黄梅瘴,六七月曰新禾瘴,八九月曰黄茅瘴”。一年四季均有“瘴”流行,因此,对于“瘴”的认识及防治,壮医通过实践和总结,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可以为壮医理论建设和临床指导提供参考和指导。
李克明唐汉庆赵玉峰王露瑶赵秋华林朝文黄秀峰韦荣耀
关键词:壮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