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永刚

作品数:84 被引量:394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安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 4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篇天文地球
  • 2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0篇文化科学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24篇储层
  • 18篇碳酸
  • 18篇碳酸盐
  • 16篇盐岩
  • 16篇碳酸盐岩
  • 14篇盆地
  • 11篇鄂尔多斯盆地
  • 10篇地层
  • 9篇岩溶
  • 9篇孔隙
  • 8篇地质
  • 8篇教学
  • 8篇层序
  • 7篇图像
  • 7篇微相
  • 7篇储层特征
  • 6篇展布
  • 6篇人脸
  • 5篇人脸识别
  • 5篇气田

机构

  • 61篇西安石油大学
  • 20篇西南石油大学
  • 19篇中国石油天然...
  • 13篇四川大学
  • 12篇中国石油
  • 11篇西南石油学院
  • 5篇西安理工大学
  • 3篇低渗透油气田...
  • 2篇长庆石油勘探...
  • 2篇延长油田股份...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宜宾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化工研究院

作者

  • 84篇赵永刚
  • 17篇赵明华
  • 14篇陈景山
  • 10篇雷卞军
  • 7篇游志胜
  • 6篇蒋裕强
  • 5篇吕学斌
  • 5篇赖生华
  • 4篇王博
  • 4篇刘森
  • 3篇宋立军
  • 3篇张文强
  • 3篇李磊
  • 3篇郭峰
  • 3篇王帅
  • 3篇刘晓娟
  • 3篇杨金利
  • 3篇李凌
  • 3篇周跃宗
  • 3篇曹宝格

传媒

  • 8篇石油化工应用
  • 5篇高校实验室工...
  • 4篇中国地质
  • 4篇中国西部科技
  • 3篇光电工程
  • 3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天然气工业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2篇计算机应用研...
  • 2篇西南石油学院...
  • 2篇中国地质教育
  • 2篇中外能源
  • 2篇陕西教育(高...
  • 1篇石化技术
  • 1篇光电子.激光
  • 1篇中国资源综合...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佳木斯大学学...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年份

  • 5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8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13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沉积微相及微相组合研究思路之商榷
@@巴什托油气田石炭系地层自下面上分别为巴楚组、卡拉沙依组和小海子组,其中巴楚组上段和小海子组储层发育,岩性主要为泥晶云岩、粉晶云岩和生物碎屑灰岩。通过岩石薄片及岩芯观察,结合测井相分析认为,石炭系自下而上划分为巴楚组的...
赵永刚陈景山雷卞军
关键词:沉积微相
文献传递
桃2区块马五_(1~4)亚段碳酸盐岩裂缝类型及地质意义被引量:1
2017年
桃2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北部,其马五_(1~4)亚段碳酸盐岩储层属于特低孔渗储层,发育裂缝。通过观察大量岩心,结合铸体薄片和岩心录井资料,主要从裂缝的产状及成因类型分别对该区马五_(1~4)亚段岩心宏观裂缝和镜下微观裂缝系统分类。研究区马五_(1~4)亚段储层岩心宏观裂缝主要见3类,即水平缝、垂直缝和斜交缝,其中水平缝最常见,其次是垂直缝,斜交缝所占比例最小;马五1~1和马五1~3中的垂直缝较其他小层发育;马五_1~4小层的斜交缝最发育。裂缝主要出现在粉晶云岩和含泥云岩中。镜下微观裂缝类型主要有构造微裂缝、溶蚀缝和成岩缝等。研究发现:未充填或不完全充填的垂直缝和斜交缝对马五_(1~4)亚段储层渗流作用有较大影响;微裂缝喉道是主要的喉道类型之一,开启的微观裂缝与溶孔或溶洞的充填残余孔及晶间孔配合形成的孔洞缝组合对储层的有效性有很大贡献。气藏开发实践证明,有效的碳酸盐岩裂缝是该区气井在五_(1~4)亚段高产的关键性地质因素。
刘森李建奇冯强汉赵永刚陈龙雷迅张佳超
关键词:微裂缝碳酸盐岩
川中-川南过渡带嘉二段成岩作用及其储层发育被引量:14
2006年
研究区嘉二段发育白云岩、膏岩、石灰岩夹少量泥岩,属于局限台地和蒸发台地相。砂屑白云岩、鲕粒白云岩、粉晶白云岩、粉-细晶白云岩、鲕粒灰岩和砂屑灰岩具有储集意义。嘉二段经历了海底成岩环境、潮上蒸发成岩环境、大气水混合成岩环境、浅-中深埋藏和深埋藏成岩环境。早期大气淡水淋滤、近地表(蒸发泵和回流渗透)白云石化、埋藏期与有机质演化有关的溶蚀作用是主要的储层建设性成岩作用,构造破裂作用使储层的渗透性得到了改善; 压实、压溶、两期石膏胶结作用及粒状方解石胶结作用是储层破坏性成岩作用。针对嘉二段的颗粒碳酸盐岩和非颗粒碳酸盐岩,确立了6种成岩序列及孔隙演化模式。
周跃宗雷卞军赵永刚周晓东周慧成
关键词:成岩作用成岩环境孔隙演化
跨专业研究生“沉积岩石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2011年
"沉积岩石学"是地质类高校为跨专业攻读地质学科的研究生设置的重要基础主干专业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鉴于跨专业研究生在本科学习阶段缺少"沉积岩石学"课程的实验课或者野外认知实习,缺少对沉积岩和沉积相的感性认识,笔者提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育方式。
郭峰赵卫卫赵永刚
关键词:沉积岩石学跨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碳酸盐岩层序地层格架中的古岩溶类型及其分布模式—以塔中西部和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奥陶系为例
岩溶的概念目前尚不统一,但岩溶一词是一个逐步演化并不断完善的专门术语,现今赋予它的涵义是趋向于既包括岩溶作用又包括该作用的结果,即用以表示岩溶发育的全部过程。古岩溶是在地质历史时期发生的,通常它还是相对于某一套年轻地层之...
赵永刚陈景山雷卞军
关键词:地层格架古岩溶奥陶系
文献传递
缔合聚合物溶液的粘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15
2007年
在模拟大庆主力油藏条件下,研究了浓度和矿化度变化过程中缔合聚合物溶液的动态粘弹性,结果表明:浓度和矿化度对其溶液粘弹性的影响与对HPAM溶液的影响相同;HPAM溶液的粘弹性是由分子链间的缠结作用引起的,而缔合聚合物溶液的粘弹性主要是由分子链间的缔合作用引起的,因此缔合聚合物溶液在比较低的浓度下就表现出了明显的弹性;在低而宽的频率范围内,缔合聚合物溶液的弹性明显大于HPAM溶液的弹性,说明缔合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流动时,在比较小的剪切速率下就表现出弹性。这就意味着不需要很高的注入速度,就可以达到利用缔合聚合物溶液的弹性来提高驱油效率的目的。
曹宝格罗平亚赵永刚
关键词:缔合聚合物粘弹性聚丙烯酰胺矿化度
靖安地区长2油层组砂岩粒度特征及沉积环境判别
2015年
主要利用砂岩薄片图像粒度分析资料计算平均粒径、粒度中值、标准偏差、偏度和峰度等粒度参数,反映出靖安地区长2油层组砂岩主要集中于细砂级,分选较好,偏度属于正偏态,峰度属于中等(正态),说明长2期沉积水动力能量条件总体上属于中等,河流相沉积特征不明显。综合粒度直方图、粒度频率曲线、粒度频率累积曲线、粒度概率值累积曲线、粒度C-M图和结构参数散点图,进一步证实了该地区长2油层组砂岩属于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
张恒赵永刚刘涛魏智远冯鑫
关键词:沉积环境长2油层组
塔中北部中下奥陶统鹰山组白云岩特征及成因被引量:29
2007年
塔里木盆地塔中北部中下奥陶统鹰山组中白云岩和白云石化作用相当普遍,由台地相多种白云岩、灰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和灰岩的不等厚互层组成。其中的白云岩主要包括结晶白云岩、残余颗粒白云岩、残余灰质白云岩和隐藻白云岩等类型。通过对这些白云岩的产状、岩矿和地球化学等特征的分析,认为本区鹰山组白云岩以近地表蒸发海水交代成因为主,可以用潮坪环境蒸发白云石化作用模式和回流渗透白云石云化作用模式来解释。
李凌谭秀成陈景山赵永刚何碧竹
关键词:白云岩奥陶系塔里木盆地
基于NSA多尺度模型的人脸识别被引量:2
2006年
提出了NSA多尺度模型。该模型摒弃了LSA模型中不同尺度的图像间具有线性映射关系的假设。首先利用神经网络建立不同尺度图像间的映射关系;其次使用反向传播算法训练神经网络确定这种映射关系;最后根据该映射关系由低分辨率图像估计高分辨率图像。利用对比度相似性量化估计图像与目标图像间的相似程度。将该模型用于人脸识别,提出利用梯度算子进行图像分割提高识别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以该模型分析得到的对比度相似性为95.3634%;以该模型为基础的人脸识别系统对光照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赵明华游志胜赵永刚吕学斌
关键词:多尺度分析小波变换
川中—川南过渡带嘉二气藏成藏条件分析及有利区块评价被引量:4
2006年
通过烃源条件、储盖组合、圈闭类型、天然气运聚特征和保存条件等方面的深入分析,发现川中—川南过渡带嘉二段气藏成藏条件优越,其中天然气的近源垂向运聚和理想的保存条件是嘉二段成藏的重要保障。同时,认识到有利的沉积相、建设性成岩作用、背斜构造、烃源断层和硬石膏岩层是该区嘉二段气藏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其综合作用使得该气藏成藏规律复杂。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嘉二段气藏的有利成藏区块进行评价,认为该区嘉二段气藏的勘探开发潜力很大。
赵永刚陈景山雷卞军李延均杨金利周慧成
关键词:成藏条件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