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欣
- 作品数:13 被引量:41H指数:5
- 供职机构: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康复期的体会被引量:1
- 2002年
- 赵欣朱义梁玉丰
- 关键词:颅脑损伤康复期高压氧疗法
-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治疗老年人巨大垂体腺瘤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老年人巨大垂体腺瘤切除的手术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老年人巨大垂体腺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分析该术式的优缺点。结果肿瘤全切除24例,部分切除12例。术后并发症:尿崩症9例,水电解质紊乱12例,脑脊液鼻漏5例,迟发性鼻出血1例,嗅觉减退2例,均经短期治疗后好转。33例随访6~36个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6例,症状部分好转7例;12例泌乳素腺瘤病人血泌乳素水平均降至正常;术后13个月复发1例,再次行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老年人巨大垂体腺瘤,其手术技术简便﹑安全和有效。
- 朱瑞丛雪枫卞威雷鸣刘继伟赵忠泽赵欣
- 关键词:垂体肿瘤神经内镜
-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无功能垂体腺瘤手术治疗被引量:3
- 2013年
- 我院神经外科从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治疗无功能垂体腺瘤32例,临床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 朱瑞丛雪枫卞威雷鸣刘继伟赵忠泽赵欣
- 关键词:内镜垂体腺瘤经鼻入路经蝶入路
- 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在脑出血术后患者中的康复作用被引量:3
- 2002年
- 赵欣
- 关键词:肢体活动障碍康复治疗肢体功能锻炼脑出血
- 颅内宽颈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效果观察
- 2011年
- 目的:探讨颅内宽颈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48例颅内宽颈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单纯应用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31例,应用双微导管技术栓塞治疗3例,应用球囊辅助技术治疗9例,应用颅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5例。其中100%栓塞38例,90%以上栓塞7例,90%以下栓塞3例。48例术后随访6~12个月,无动脉瘤复发及再出血。结论:应用综合血管内治疗方法可对难以治疗的颅内宽颈动脉瘤进行较好救治。
- 曹英海雷鸣卞威赵欣王刚
- 关键词:颅内宽颈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球囊
- Neuroform颅内支架及电解可脱微弹簧圈生物学特征与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治疗效果被引量:1
- 2007年
- 应用新型颅内支架Neuroform结合电解可脱微弹簧圈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24例。采用微导管技术将支架两端跨越动脉瘤颈后释放,通过支架的网眼超选择性进入动脉瘤内,应用电解可脱微弹簧圈填塞动脉瘤。术后均短期随访,结果表明,患者均恢复良好,随访无再出血及血栓塞症状。可见Neuroform颅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微弹簧圈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 赵欣雷鸣梁国标
- 关键词:弹簧圈颅内复杂动脉瘤介入治疗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研究分析在颈动脉狭窄患者中采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以及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随机抽选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手术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3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术方式分组为CEA组以及CAS组,每组15例。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CEA组患者有2例颈部血肿,1例急性心肌梗死死亡,发生率均与CAS组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在心率减慢、血压下降、颈动脉夹层方面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AS组(P<0.05)。两组术后随访2年再狭窄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颈动脉狭窄患者采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效果与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均一致,安全性均较良好。
- 唐志鹏陈荣举李沿东徐海东赵铁安赵欣李辉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再狭窄率
- 颈内动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分析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8年7月—2011年7月,对5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采用颈动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所有病例均使用远端保护装置,全身肝素化下置入自膨支架治疗颈动脉分叉部狭窄。结果52例患者共置入54枚支架,手术成功率100%,术后造影显示支架形态良好;术后6个月采用颈动脉彩超复查,未发现病变血管再狭窄。结论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高危颈动脉硬化狭窄疾病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确切的疗效。
- 曹英海雷鸣卞威赵欣王刚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
-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与内膜剥脱术对患者认知功能、炎性因子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9年
- 颈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动脉狭窄及闭塞可导致脑缺血发作,引发缺血性脑卒中[1],其诱发颅外段颈动脉狭窄风险高达15%,且随着患者狭窄程度加重,该风险将进一步上升。目前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手段包括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临床上传统的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手段,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则是介入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基础,两种治疗方式的开展均降低了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对于颈动脉狭窄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2]。近年来,比较CAS 和CEA 的随机临床试验得出的结论差异很大,孰优孰劣至今仍无定论[3]。因此本研究选取2017年2 月~2019 年3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 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对象,对上述两种方法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炎性因子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 唐志鹏陈荣举李沿东徐海东赵铁安赵欣李辉
- 关键词:颈动脉支架植入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炎性因子颅外段颈动脉狭窄
-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言语障碍的疗效分析
- 2002年
- 赵欣
- 关键词:肢体功能障碍康复治疗脑卒中言语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