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智成

作品数:16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直肠
  • 5篇直肠癌
  • 5篇切除
  • 5篇肿瘤
  • 5篇肠癌
  • 4篇手术
  • 4篇结直肠
  • 3篇直肠肿瘤
  • 3篇切除术
  • 3篇胃癌
  • 3篇细胞
  • 3篇结直肠癌
  • 3篇肠肿瘤
  • 2篇氧酶
  • 2篇直肠系膜
  • 2篇直肠系膜切除...
  • 2篇手术风险
  • 2篇术后
  • 2篇双加氧酶
  • 2篇全直肠系膜

机构

  • 15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作者

  • 15篇赵智成
  • 4篇刘刚
  • 4篇刘彤
  • 3篇刘彤
  • 3篇张琦
  • 3篇李卫东
  • 3篇朱理玮
  • 3篇王鹏志
  • 2篇刘健
  • 2篇付蔚华
  • 2篇戴向晨
  • 2篇张增强
  • 1篇邱宇杰
  • 1篇陆礼
  • 1篇李川
  • 1篇闫永嘉
  • 1篇李富新
  • 1篇赵娜
  • 1篇崔建功
  • 1篇刘宁波

传媒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华结直肠疾...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移性结直肠癌配对样本错配修复状态的异质性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原发灶及配对转移灶错配修复(MMR)状态的一致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外科诊断为mCRC且可获得配对样本患者的临床病理信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种MMR蛋白(MSH2、MSH6、MLH1、PMS2)表达,确定配对样本MMR状态,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根据原发灶MMR状态分为错配修复缺陷(dMMR)组和错配修复完整(pMMR)组,根据配对样本MMR状态分为异质性组和非异质性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共纳入84例患者。84例原发灶样本中,9例[10.7%(9/84)]呈dMMR,75例[89.3%(75/84)]呈pMMR,dMMR组较pMMR组肿瘤更多位于右半结肠[88.9%(8/9)比42.7%(32/75),χ^(2)=7.168,P<0.05]、原发肿瘤直径更大(7.00 cm比4.00 cm,Z=2.555,P<0.01)、分化程度更差[66.7%(6/9)比21.3%(16/75),χ^(2)=8.543,P<0.01];84例配对样本中,2例[2.4%(2/84)]呈单个MMR蛋白差异表达,10例[11.9%(10/84)]呈MMR状态异质性,包括4例[4.8%(4/84)]原发灶dMMR、转移灶pMMR,6例[7.1%(6/84)]原发灶pMMR、转移灶dMMR,统计学分析显示,与非异质性组比较,异质性组具有较大原发肿瘤直径(5.75 cm比4.50 cm,Z=1.988,P<0.05)和较差分化程度[70.0%(7/10)比20.3%(15/74),χ^(2)=11.271,P<0.01]。结论10.7%的mCRC配对样本MMR状态表现出异质性,在制定治疗策略时应多点、多部位取样,综合考虑原发灶和转移灶的MMR状态。
张琦黄迪高鑫张师垚赵信禹赵智成刘刚
关键词:结直肠癌免疫组织化学
淋巴结区域分拣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与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淋巴结区域分拣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外科实施结直肠癌根治术的307例患者,根据手术标本淋巴结的处理方式分为分拣组(123例)和未分拣组(184例)。结果分拣组淋巴结总检出数目、阴性淋巴结检出数目较未分拣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6.74±13.08)枚比(16.80±4.87)枚,t=9.381,P<0.001;(25.65±13.25)枚比(16.04±4.87)枚,t=8.979,P<0.001];分拣组阳性淋巴结检出数目较未分拣组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9±2.28)枚比(0.76±1.34)枚,t=1.589,P=0.113]。分拣组共52例发生转移,其中10例出现跳跃转移现象。分拣组跳跃转移与非跳跃转移患者的肿瘤位置、TNM分期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淋巴结区域分拣提高了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标本总淋巴结、阴性淋巴结、阳性淋巴结的检出数目,保证了分期的准确性,明确了阳性淋巴结位置以及跳跃转移情况,为结直肠癌预后评估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李春强赵智成刘健赵信禹张师垚刘刚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淋巴结
m^(6)A结合蛋白YTHDC2调节p38MAPK信号通路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凋亡
2023年
目的探讨m^(6)A结合蛋白YTHDC2在结直肠癌发展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及其所参与的信号通路。方法通过The Human Protein Atlas和GEPIA网站分析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YTHDC2与结直肠癌的关系,探究相关的信号转导途径和生物学过程。体外培养结直肠癌HCT116和Caco2细胞系,对YTHDC2进行过表达或敲低后,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38MAPK、p-p38MAPK及其下游凋亡相关蛋白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中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The Human Protein Atlas和GEPIA分析结果表明,肿瘤组织中YTHDC2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存在降低趋势,YTHDC2的表达增加与结直肠癌患者总体生存率提高呈正相关。基于cBioPortal和Xena数据库中结直肠癌相关的基因表达量和临床数据以及KEGG和GO数据库中的注释基因集,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提示,YTHDC2具有调控MAPK信号通路的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敲除YTHDC2时细胞凋亡比率显著减少,过表达时则显著增加,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p38MAPK表达未见显著变化,p-p38MAPK在YTHDC2过表达时显著升高,敲除时显著降低。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PIA)结果提示,凋亡蛋白的表达与YTHDC2的表达呈正相关,与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相符合。结论YTHDC2激活p38MAPK信号途径中外源性死亡受体和内源性线粒体凋亡通路调控结直肠癌细胞的凋亡。
张师垚徐岩岩张琦李春强赵智成刘刚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转录后修饰细胞凋亡
mE-PASS评分系统预测胃癌患者手术风险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生理能力与手术应激评分系统(E-PASS)和改良的生理能力与手术应激评分系统(mE-PASS)在预测胃癌患者择期手术风险的临床应用价值和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收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06年...
赵智成张增强朱理玮王鹏志
IFN-γ诱导的供体脾脏DC对受体小鼠小肠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2011年
目的观察IFN-γ诱导的供体脾脏树突状细胞(DC)对受体小鼠小肠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供体、受体小鼠各36只分为A、B、C组各12对(供体、受体各12只),均制作小肠移植模型。A组造模前后不予任何处理;B、C组受体小鼠造模前5 d经尾静脉分别注射未诱导的和IFN-γ诱导的供体小鼠脾脏DC 2×106个。造模后,观察移植肠存活时间,HE染色观察移植肠排斥反应,采用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肠组织中的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mRNA及其蛋白。结果与A、B组比较,C组移植肠平均存活时间显著延长(P<0.01),排斥反应程度显著降低(P<0.05),IDO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均<0.05)。结论 IFN-γ诱导的供体脾脏DC对受体小鼠小肠移植排斥反应有抑制作用,与其增加移植肠组织局部IDO表达有关。
赵智成戴向晨刘彤朱理玮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小鼠小肠移植排斥反应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小肠移植大鼠体内的定植研究
2015年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在异位小肠移植大鼠体内的定植情况。方法骨髓细胞取白1月龄的雄性Lewis大鼠,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法分离和培养骨髓MSC;通过流式细胞术对MSC表面抗原(CD29、CD90、CD34和CD45)进行鉴定;应用终浓度为5Ixmol/L的5(6)-羧基二乙酸荧光素琥珀酰亚胺酯(CFSE)对生长良好的第3代MSC进行标记。以成年雄性近交系F344大鼠作为供体、成年雄性Lewis大鼠作为受体,建立大鼠异位小肠移植模型。术后经阴茎背静脉将CFSE标记的MSC注入受体体内,术后第7天收集冰冻病理标本,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MSC的定位情况。结果成功分离培养卅骨骼MSC,其表面抗原CD29、CD90、CD34和CD45的平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48%、99.77%、2.41%和1.39%。CFSE能有效标记MSC,术后7d在移植小肠的间质、脾脏和胸腺可观察到大量绿色荧光,自体小肠组织仅见微量荧光,而心、肝和肺组织基本未见绿色荧光。结论骨骼MSC能成功定植于大鼠小肠移植术后的移植小肠中。
李富新赵智成刘彤王鹏志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小肠移植
高表达IDO的树突状细胞抑制T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基因转染后高表达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树突状细胞(DC)对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探讨其在器官移植中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从腹膜炎小鼠的小肠组织中获取IDO全长cDNA片段,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Tracer中,构建真核表达质粒IDO-pTracer,随后用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转染小鼠脾脏DC,分为未转染组、空载体转染组、IDO基因转染组和IDO基因转染并添加1-甲基色氨酸(1-MT)组,以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方法检测转染后DC对同种异系T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克隆的小鼠IDO基因全长cDNA大小约1.3kb,无碱基突变,以构建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IDO-pTracer转染DC后,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结果显示IDO基因转染组的刺激指数(SI)低于未转染组、空载体转染组及IDO基因转染并添加1-M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IDO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IDO-pTracer,且IDO基因转染DC具有抑制异系T细胞增殖的作用。
赵智成刘彤戴向晨赵娜邱宇杰朱理玮王鹏志
循环肿瘤DNA在不可切除转移性结直肠癌中的应用进展
2023年
多数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为不可切除状态,因其治疗和监测手段有限,通常预后不佳。随着测序技术和肿瘤基因组学的发展,循环肿瘤DNA有望成为管理不可切除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本文就循环肿瘤DNA在不可切除转移性结直肠癌中提示肿瘤负荷、预测生存、指导治疗及评估疗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李晓萍张琦黄乾鹏赵智成刘彤刘刚
关键词:不可切除肿瘤负荷转移性结直肠癌测序技术
生理能力与手术应激评分系统和改良的生理能力与手术应激评分系统在预测胃癌术后死亡率和手术风险中的价值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生理能力与手术应激评分系统( E-PASS)和改良的生理能力与手术应激评分系统( mE-PASS)预测胃癌患者术后死亡率的价值及其相关参数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l月至2014年1月行手术切除的778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E-PASS和mE-PASS评分系统预测胃癌患者术后的死亡率,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和拟合优度检验评价E-PASS和mE-PASS评分系统预测术后死亡率的效率,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E-PASS评分系统的相关参数与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E-PASS和mE-PASS评分系统预测死亡组和非死亡组的死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E-PASS和mE-PASS评分系统预测胃癌术后死亡率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6和0.878。 E-PASS和mE-PASS评分系统预测胃癌患者术后死亡率的ROC曲线拟合优度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时间、严重心脏病、严重肺病、糖尿病、体能状态分级和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分级为影响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因素(均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严重肺病、ASA分级和手术时间为影响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 E-PASS和mE-PASS评分系统预测胃癌患者术后死亡率与实际死亡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均适用于临床。与E-PASS评分系统比较, mE-PASS评分系统简化了术中参数。严重肺病、糖尿病、手术时间和ASA分级为影响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刘宁波崔建功张增强赵智成李卫东付蔚华
关键词:死亡率
吲哚胺2,3双加氧酶对免疫的调节作用
2015年
1 IDO的生物学特性1963年,Shimizu等分离出IDO,发现其在哺乳动物体内分布广泛,在各种肝外组织中都有IDO的存在,尤以胎盘和肺中表达最多。IDO与肝内的L-色氨酸2,3-双加氧酶(TDO)催化的反应相同。IDO以超氧阴离子(02-)作为辅助因子,酶解吡咯环,生成N-甲酰犬尿氨酸和犬尿氨酸。其底物主要包括D-色氨酸、5-羟色氨、5-羟-L-色氨酸和L-色氨酸,动力学研究表明其最适底物是L-色氨酸。
赵智成
关键词:3-双加氧酶吲哚胺L-色氨酸免疫动物体内分布犬尿氨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