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冬
- 作品数:9 被引量:27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止血海绵预防干槽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临床使用斯泰可Stypro止血海绵预防拔牙后干槽症。方法:178例拔除下颌阻生齿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使用斯泰可Stypro止血海绵,对照组未使用任何药物,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中100例患者在使用斯泰可Stypro止血海绵后,1例发生干槽症(发生率为1%)。而在对照组78例患者中有13例干槽症发生(发生率为16.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下颌后牙尤其是阻生齿拔除术之后,建议使用斯泰可Stypro止血海绵以预防干槽症的发生。
- 赵冬王建秋
- 关键词:拔牙术干槽症止血海绵
- MRI与CBCT对根尖周炎病变诊断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与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在评估根尖周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于我院行MRI和CBCT检查的20例根尖周炎(Apical Periodontitis,AP)患者,比较MRI的T1WI、T_(2)WI与CBCT图像显示的病变情况,包括病灶宽度、高度和面积。结果20例慢性AP患者CBCT显示的35个病变MRI图像上均清晰可见。CBCT可显示矿化组织成分,如牙齿和骨骼;MRI可提供软组织成分信息,且MRI图像能提供诊断细节,可用于评估牙体硬组织的主要结构。病变内观察到不均匀对比,通常在根尖孔和牙周间隙附近有明显增强。在MRI和CBCT之间未观察到病变可见性的差异,病变大小吻合良好。MRI检查T_(1)WI和T_(2)WI图像显示的病灶大小高度相关(P<0.01)。T_(1)WI和T_(2)WI显示病灶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WI和T2WI显示病灶大小均大于CB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能提供软组织特征,有助于根尖周病变的详细分析,CBCT结合MRI可以更好地了解根尖周病变范围和病理改变,从而证实MRI在根尖周病变识别中具有适用性。
- 赵冬丁宇堃杨宇王海燕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根尖周炎
- 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列缺损的系统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伴牙周炎人群牙列缺损的影响因素,为提高T2DM患者口腔健康及生活质量提供循证支持。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全层选取169名T2DM患者,根据口内余留牙数是否≥20颗分为两组,A组(口内余留牙数≥20颗,n=115)和B组(口内余留牙数<20颗,n=54)。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全身及口腔检查、血液实验室检测。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T2DM伴牙周炎患者牙列缺损的系统影响因素。结果B组患者年龄、收缩压、冠心病和高脂血症患病率、糖化血红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均高于A组,且口腔健康行为及口腔健康意识较差。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是T2DM伴牙周炎患者口内余留牙数<20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增长、血糖控制差、收缩压增高均是T2DM伴牙周炎患者口内余留牙数<20颗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患者全身情况及加强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张冬雪徐偲李文悦王左敏赵冬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牙周炎糖化血红蛋白
- 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研究
- 2008年
-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 mandibular disorders,TMD)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约为20%,好发于中青年,以20~30岁最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临床主要表现为关节区疼痛、关节弹响或杂音及下颌运动障碍等三大症状[1]。
- 赵冬王建秋
- 关键词:半导体激光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 两种手动牙刷去除菌斑效果的试验观察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比较Oral-B CrossAction手动牙刷和Oral-B标准平头手动牙刷去除菌斑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检查者盲)的4周期交叉分组的临床试验设计。招募40名成年健康受试者进入试验并随机分组,根据分配序列的不同,每名受试者分别按照各自被分配的次序,先后在4个试验周期被分配使用Oral-B CrossAction手动牙刷(试验组)和Oral-B标准平头手动牙刷(对照组)各两次,每次依据个人习惯的方法刷牙1min。分别每次刷牙前后,由同一名牙科医生使用Turesky等改良的Quigley-Hein指数进行菌斑的评分。结果:在完成临床试验的38例受试者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基线(刷牙前)全口菌斑均数分别为2.98和2.94,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刷牙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全口菌斑指数分别下降了0.30和0.26,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前、后牙菌斑指数分别统计显示,两组去除前牙菌斑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后牙部分试验组菌斑指数下降了0.27,对照组下降了0.22,试验组比对照组多下降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改变个人原有刷牙方法的情况下,使用Oral-B CrossAction手动牙刷比Oral-B标准平头手动牙刷能够去除更多牙斑菌。
- 赵冬张玉清孙丽丽何涛王左敏
- 关键词:牙菌斑牙刷
- 不同人群唾液中变形链球菌的定量检测及其意义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唾液样本中变形链球菌和细菌总数的方法,比较变形链球菌和细胞总数的存在与不同人群中龋齿患病率的关系。方法针对染色体DNA印迹法检测变形链球菌中出现的14kh的Haem酶切片段,合成特异性引物(Sm^+),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定量检测变形链球菌;对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的99份唾液标本按照龋齿牙数是否为0分为龋齿组和无龋组,龋齿组72人,无龋组27人(包括从未患过龋齿者和曾患龋齿但已经过治疗和填充的无新鲜龋齿者),分别进行变形链球菌和细菌总量的检测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引物Sm^+仅对变形链球菌有特异性,定量PCR可检测的下限为0.1μg/L;细菌总数在龋齿组和无龋组分别为51.4×10^8个几和221.6×10^8个/L,变形链球菌占细菌总数比值分别为0.0193和0.0059,细菌总数和变形链球菌所占比值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引物Sm+可用于变形链球菌的定量检测;唾液中变形链球菌与总细菌数的比值与龋齿患病率相关。
- 赵冬王战勇王建秋肖白周艳
-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龋齿
- 交联型可吸收胶原膜应用于拔牙同期引导骨再生的临床研究
- 2023年
- 目的 评价戊二醛交联型胶原膜(glutaraldehyde cross-linked collagen membrane, GCM)应用于拔牙同期引导骨再生术的临床效果,并与非交联天然胶原膜(natural collagen membrane, NCM)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盲态评价、阳性对照、非劣效检验临床试验。在拔牙同期引导骨再生术后即刻(基线)和12周后通过CBCT测量牙槽嵴高度和宽度。通过基线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对膜的可操作性和稳定性进行临床评价。术后16周组织学观察牙龈及骨组织中膜的降解。结果 GCM组与NCM组分别有44例和38例受试者完成试验,两组牙槽嵴高度变化量分别为(0.88±0.62)mm和(0.82±0.81)mm;牙槽嵴宽度变化量分别为(0.71±0.72)mm和(0.95±0.86)mm,两组的影像学评价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操作性及稳定性的VAS评分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仅在GCM组中观察到部分结构完整的胶原膜。结论 戊二醛交联型胶原膜应用于拔牙同期引导骨再生的成骨效果与非交联天然胶原膜无差异,其临床操作性、稳定性及降解速率优于非交联天然胶原膜。
- 赵倩周璿张冬雪王左敏赵冬
- 关键词:拔牙引导骨再生术胶原膜
- 2.9%过氧化氢牙贴临床美白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 2023年
- 目的验证某款成分为2.9%过氧化氢牙贴的牙齿美白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于某院纳入75名受试者,采用单中心、自身对照试验,每位受试者连续使用试验样品21日,每日使用1次,统计受试者使用后牙齿色阶值和不良反应情况。以实验前(V0)的检测结果为基线数据,分别对使用1周(V1)、2周(V2)、3周(V3)访视的数据与V0访视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25。结果受试者的牙齿在使用牙贴后的1周、2周、3周均可观测到牙齿色阶的改善;与V0相比,V1、V2、V3分别改善了2.24、3.72及5.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期间部分受试者出现牙齿敏感、口腔粘滞及牙龈和唇粘膜酸痛等不适感,但没有受试者报告出现严重的口腔硬组织损伤。结论某款含2.9%过氧化氢的牙贴在使用一周后开始有效改善牙齿色阶,具有美白效果,且不会对使用者的口腔软硬组织产生损伤。
- 韩静丁宇堃范晶谷雅楠赵冬
- 关键词:牙齿美白安全性评价
- 西帕依固龈液治疗急性放射性口炎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观察西帕依固龈液治疗急性放射性口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口腔及鼻咽癌患者放疗过程中出现急性放射性口炎患者70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实验组使用西帕依固龈液,对照组使用稀释后的复方硼砂液含漱治疗,含漱时间为晨起、3餐后清洁口腔后及临睡前,每次5~10ml,含漱2~3min,共使用2周;对2种药物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使用西帕依固龈液治疗急性放射性口炎35例,有效30例,有效率85.71%;使用复方硼砂液治疗35例,有效15例,有效率为42.86%;西帕依固龈液疗效明显优于复方硼砂液(P<0.001)。结论西帕依固龈液对治疗急性放射性口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赵冬周璿王左敏
- 关键词:西帕依固龈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