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京生

作品数:6 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灵枢
  • 3篇经脉
  • 2篇针灸
  • 2篇治则
  • 2篇《灵枢·经脉...
  • 1篇医理
  • 1篇则治
  • 1篇针刺
  • 1篇治法
  • 1篇治神
  • 1篇治则治法
  • 1篇中医
  • 1篇中医理论
  • 1篇灵枢经
  • 1篇脉诊
  • 1篇精义
  • 1篇《内经》
  • 1篇病候
  • 1篇补泻
  • 1篇刺法

机构

  • 4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南京中医学院

作者

  • 6篇赵京生
  • 2篇史欣德

传媒

  • 2篇中医杂志
  • 2篇南京中医学院...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江苏中医

年份

  • 1篇1994
  • 1篇1992
  • 1篇1991
  • 3篇199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从《阴阳十一脉灸经》论“是动、所生”的实质被引量:11
1992年
作者通过对马王堆医学帛书与《灵枢》的比较研究发现,《灵枢·经脉》中各脉病候的“是动”“所生”之分,并非是一种病证分类方法,而是对源于不同医籍的经脉病候的不同记述形式,本质上是古人对经脉主病的不同认识。
赵京生
关键词:经脉中医理论灵枢经
针灸与脉诊之关系初探被引量:12
1990年
脉诊是中医诊察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在针灸临床上同样是辨证立法、处方配穴、用针施灸及疗效判断等方面一个重要的依据。然而,在针灸临床上重症轻脉的现象时常可见,对脉诊未予应有的重视。本文试图通过有关文献的整理并结合临床体会,对脉诊在针灸临床中的重要意义与运用等进行初步的探讨,以冀引起同道对此问题的关注。一、脉诊在针灸临床上的意义脉诊是中医诊察病情、了解患者脏腑经络气血活动状况的一种独特的诊察手段。脉象及其诊察部位,与经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灵枢·经脉》曰:“
赵京生史欣德
关键词:脉诊针灸
论《内经》补泻针法的立意及其演变被引量:8
1994年
论《内经》补泻针法的立意及其演变赵京生(南京中医学院针灸文献教研室210029)主题词《内经》,针刺补治针刺补泻操作形式的规定,基于一定的理论思想,反映创制者的立法用意。以往的研究偏重于补泻针法的各种方式,缺乏对形成特定操作方式的内在原理的研究。探讨...
赵京生
关键词:针刺补泻
“治神”精义被引量:9
1991年
针刺“治神”的理论,首见于《内经》,提出“凡刺之真,必先治神”,认为“治神”是针刺治病的重要法则,为针灸医生的首要要求。其积极的临床意义,正日益引起针灸工作者的重视。一、“治神”的概念研究治神的理论与方法,首先须明确治神的基本含义及其所指对象,从《内经》有关论述分析。
赵京生
关键词:刺法治神
《灵枢·经脉》治则、病候探源被引量:1
1990年
《灵枢·经脉》(以下简称《经脉》)对各经脉的论述,有循行、病候和治则三部分内容。其中的循行及部分病候,由于马王堆医学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以下简称《足臂》,《阴阳》)的出土,而得以有较为深入的研究。相比之下,治则部分的研究则因缺乏有关的古代文献而近乎空白。
赵京生
关键词:灵枢经脉治则病候
《灵枢·经脉》针灸治则治法探析被引量:8
1990年
《灵枢·经脉》(以下简称《经脉》)中,在记述每条经脉的循行与病候之后,均指出“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这些治则治法,在针灸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赵京生史欣德
关键词:灵枢经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