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赖逸云

作品数:19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主题

  • 13篇共混
  • 6篇硫化
  • 6篇共混体
  • 6篇共混体系
  • 6篇丙烯
  • 5篇阻燃
  • 4篇乙烯
  • 4篇树脂
  • 4篇热塑性
  • 4篇橡胶
  • 4篇聚丙烯
  • 4篇ABS树脂
  • 3篇弹性体
  • 3篇动态硫化
  • 3篇塑料
  • 3篇热塑性弹性
  • 3篇热塑性弹性体
  • 3篇共混物
  • 2篇丁二烯
  • 2篇丁腈

机构

  • 18篇大连理工大学
  • 5篇大连轻工业学...
  • 2篇大连经济技术...

作者

  • 19篇赖逸云
  • 5篇夏英
  • 3篇丁艳芬
  • 2篇曹明
  • 2篇司丽
  • 2篇蹇锡高
  • 1篇徐成岗
  • 1篇宋宏
  • 1篇戴惠茹
  • 1篇曲敏杰
  • 1篇许岩炎
  • 1篇刘俊龙
  • 1篇王新红
  • 1篇孟跃中
  • 1篇邵毅
  • 1篇张晓宁
  • 1篇卞曙光

传媒

  • 5篇塑料科技
  • 2篇合成树脂及塑...
  • 2篇合成橡胶工业
  • 2篇塑料工业
  • 2篇中国塑料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工程塑料应用
  • 1篇现代塑料加工...
  • 1篇吉林化工学院...
  • 1篇弹性体
  • 1篇中国化工学会...

年份

  • 1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0
  • 3篇1996
  • 2篇1993
  • 2篇1991
  • 2篇1989
  • 1篇198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阻燃ABS共混体系中组成对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6
2000年
运用试验设计的方法 ,建立了共混物组成与性能之间相互关联的数学模型 ,研究了阻燃ABS共混体系中各组分及组分间交互作用对共混材料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共混体系中 ,ABS/PVC的比例为 70 /3 0~ 3 0 /70时 ,共混物的阻燃性均可达到FV -0级 ,而冲击强度可高于通用ABS树脂和高抗冲ABS树脂。
夏英赖逸云刘俊龙肖作顺
关键词:阻燃共混ABS树脂
PC/ABS共混改性的研究被引量:11
2003年
运用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的方法,建立了共混合金组成与性能之间相互关联的数学模型,研究了PC/ABS共混体系在0水平时各组分及组分间交互作用对共混材料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体系中,PC含量是决定共混物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PC、ABS的种类及其交互作用对体系的耐热性和强度等性能影响显著。
司丽赖逸云
关键词:PC/ABS共混改性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淀粉填充聚乙烯共混物的特性研究被引量:7
1996年
研究了淀粉填充对HDPE、LDPE和HDPE/LDPE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淀粉量的增加,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有较大的下降。当加入少量增容剂后,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得到明显提高,并可高于无淀粉填充体系的拉伸强度;淀粉填充共混物的出口膨胀效应比纯聚乙烯的明显减少。
赖逸云徐成岗陈健
关键词:聚乙烯淀粉增容剂生物降解塑料
聚丙烯共混体系的形态与结晶动力学的研究被引量:1
1993年
本文通过对聚丙烯塑料合金形态及结晶动力学的深入研究,提出制备高性能聚丙烯专用料的原理和方法。
邵毅曹明何贤珍赖逸云
关键词:聚丙烯塑料合金相容剂
全文增补中
软质NBR/PVC混炼胶性能及流变行为的研究被引量:1
1989年
以腈基含量较少的 NBR 80份(质量份)和 PVC 20份共混,并配以 50份自制的海绵状软化剂R-1及其他配合剂时,胶料辊筒行为良好,所得软质NBR/PVC硫化胶具有硬度低、耐磨、耐油、耐老化、弹性好、拉伸强度高等优良性能,可采用挤出成型工艺制造优质印刷胶辊。
宋宏孟跃中赖逸云张晓宁戴惠茹
关键词:丁腈橡胶共混胶软化剂流变性
用动态变换模型设计阻燃ABS配方被引量:1
2004年
运用试验设计的方法 ,建立了反映阻燃ABS共混体系中组成与性能间相关联的动态变换模型。实验结果表明 :PVC对体系的阻燃性贡献显著 ,且与Sb2 O3 有协同作用。ABS用量的增加可明显改善共混体系的韧性。CPE除具有良好的阻燃性外 ,对PVC和ABS均有很好的增韧。加入少量烃类加工改性剂 (TR)利于CPE增韧PVC。当显著性水平α为 0 .0 1时 ,该数学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合良好 ,各项性能的回归值与实测值的误差基本在 10 %以内 ,可用来依据产品性能的要求拟定配方 。
夏英蹇锡高王新红赖逸云
试验设计在阻燃ABS共混体系中的应用
2000年
运用试验设计的方法,建立了反映阻燃ABS共混体系中组成与性能间相互关联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显著性水平α= 0.01时,二次旋转实验设计所回归的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良好,可用来依据产品性能的要求拟定配方,或根据配方来预测产品的性能.
夏英赖逸云田华肖作顺
关键词:阻燃剂数学模型共混体系ABS树脂
PC/ABS共混体系缺口冲击强度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运用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的方法,建立了共混合金组成与缺口冲击强度之间相互关联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共混体系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对共混体系缺口冲击强度影响较大的为体系中PC的含量。
司丽赖逸云
关键词:缺口冲击强度共混体系PC/ABS共混合金影响因素
阻燃ABS/PVC共混体系的研究被引量:4
2000年
采用不同的方法对ABS树脂进行了阻燃改性研究 ,确立了阻燃ABS/PVC共混体系。结果表明 :在共混体系中 ,ABS/PVC的质量比为 70 /3 0~ 3 0 /70并配以复合阻燃剂时 ,共混物的阻燃性可达到FV -0级 。
夏英赖逸云万惠萍曲敏杰
关键词:阻燃性共混聚氯乙烯ABS树脂
动态硫化和非硫化型炭黑填充NBR/PVC共混物的性能被引量:4
1993年
研究了动态硫化和非硫化型NBR/PVC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并讨论了炭黑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硫化共混物可在橡塑质量比为20/80~80/20时获得低硬度,低永久变形的热塑性弹性体,加入增塑剂可较大幅度地调节共混物的性能;非硫化型共混物的力学性能逊于劝态硫化共混物,但仍可得到有使用价值的热塑性弹性体;炭黑对动态硫化和非硫化型共混物均有良好的增强作用,特别是添加炭黑的非硫化型共混物,其拉伸强度可达14.8MPa,扯断伸长率310%和永久变形16%,其力学性能达到了与未加炭黑的动态硫化共混物相似的水平。
赖逸云丁艳芬胡月红
关键词:丁腈橡胶炭黑硫化共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