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旭晶

作品数:4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青岛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混合层
  • 2篇障碍层
  • 2篇数值模拟
  • 2篇夏季
  • 2篇夏季风
  • 2篇夏季风爆发
  • 2篇季风
  • 2篇季风爆发
  • 2篇春季
  • 2篇值模拟
  • 1篇跃层
  • 1篇上层海洋
  • 1篇气相互作用
  • 1篇潜热
  • 1篇潜热通量
  • 1篇热通量
  • 1篇温跃层
  • 1篇西太平洋
  • 1篇南海北部
  • 1篇南海南部

机构

  • 4篇青岛海洋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作者

  • 4篇孙即霖
  • 4篇贾旭晶
  • 4篇刘秦玉
  • 1篇张秀芝

传媒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青岛海洋大学...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年份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春季南海北部上混合层的数值模拟与数值实验被引量:9
2002年
根据 1 998年南海季风实验 (SCSMEX)北部“实验 3号”调查船的观测资料 ,采用一维湍动能模式 (TKE模式 ) ,对春季南海北部的SST及混合层随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数值试验。结果表明 ,TKE模式能够很好地模拟南海北部的海表面温度SST和上混合层深度随时间变化基本特征。在南海 5— 6月 ,SST的日振荡主要依赖于短波辐射的日变化 ,短波辐射是SST的主要维持机制 ;短波辐射会使SST升高 1— 4℃ ;风的垂直混合作用主要是抑制了SST的日周期振荡。春季南海海面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与短波辐射和风应力相比较 ,是一个对SST影响较小的量。南海北部 5月份混合层深度的变化趋势和振荡特征受风应力和短波辐射共同控制 ,风应力使混合层深度加深 5— 1 0m ,短波辐射使混合层深度平均变浅 5— 1 0m。而 6月份南海北部 ,在夏季风爆发后短波辐射较小 ,短波辐射的作用只能使混合层深度变浅1— 2m ,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对混合层的作用会使混合层的深度加深 1— 2m ,混合层深度主要受风应力控制。
刘秦玉孙即霖贾旭晶
关键词:春季混合层数值模拟感热通量潜热通量
1998年夏季风爆发前后南海上混合层的特征及成因被引量:14
2000年
利用1998年“南海季风实验(SCSMEX)”南北部两个点的资料,采用1. Launianen和T.Vihma提出的方法,计算了潜热通量、感热通量和风应力,分析了南海上 混合层动力、热力特征及其与南海夏季风爆发之间的关系。发现在西南季风爆发前后,南海 北部、南部的两个观测点的海洋上混合层温度和深度随时间的变化具有不同的特点:北部混 合层温度经历由高到低再变高,混合层深度经历由浅变深再变浅的3个时段;南部混合层温 度经历由低到高再变低,混合层深度经历由深变浅再变深的3个时段。这与南海南、北部海 面的风和海面热通量具备不同的特征有关。在5~6月南海上混合层动力、热力特征基本受 局地风与短波辐射控制,海面潜热和感热的作用较小。在5月份,南海南部观测点海面附近 存在浅薄的高盐高密度层,在60m以上的上层海洋内存在着许多高盐高密度核。在1998年 “南海季风实验”期间南海南、北部两个观测点都存在较浅薄的障碍层,在西南季风爆发期 间,南海北部观测点的障碍层较厚达到 20 m以上。
刘秦玉贾旭晶孙即霖张秀芝
关键词:南海夏季风爆发混合层深度上层海洋障碍层风应力
春季南海南部上混合层数值模拟与数值实验被引量:8
2001年
采用一维湍动能模式对南海南部的 SST及混合层进行数值模拟和数值试验。结果表明 :TKE模式能够模拟南海南部的海表面温度 SST以及除南海南部 5月中旬以外的上混合层深度随时间变化基本特征。在 5~ 6月 ,SST的日振荡主要依赖于短波辐射的日变化 ,风的混合作用抑制了 SST的日周期振荡。春季夏季风爆发期间 ,南海海面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与短波辐射和风应力相比较 ,是一个对 SST和混合层影响较小的量。在春季南海南部 ,短波辐射作用能使 SST升高的最大值约为 4℃ ;潜热和感热通量能使 SST的下降的最大值为 3℃。风应力对南海混合层深度随时间变化趋势起着决定的作用 ,并能使其深度加深 2 0~ 30 m,而短波辐射则使混合层的深度变浅2~ 3m,潜热和感热通量会使混合层的深度加深 1~ 2 m。在春季南海南部 。
刘秦玉孙即霖贾旭晶
关键词:夏季风爆发混合层数值模拟SST
1998年5-6月南海上混合层、温跃层不同定义的比较被引量:26
2001年
本文根据混合层和温跃层的两种不同定义,对1998年南海南北部和西太平洋混合层和 温跃层的定点观测资料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比较了不同定义确定的混合层,温跃层的共同点 和差异。在此基础上,得出南海和西太平洋的障碍层厚度。
贾旭晶刘秦玉孙即霖
关键词:混合层温跃层障碍层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