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金林

作品数:39 被引量:455H指数:13
供职机构:重庆工商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政治法律
  • 10篇经济管理
  • 8篇文化科学
  • 7篇社会学
  • 3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3篇政府
  • 12篇舆论
  • 8篇网络舆论
  • 7篇政治
  • 7篇网络
  • 4篇舆论危机
  • 4篇社会
  • 4篇公共
  • 4篇公共政策
  • 3篇民生
  • 2篇形象管理
  • 2篇行政
  • 2篇正义
  • 2篇政府规制
  • 2篇政府形象
  • 2篇政治沟通
  • 2篇权力
  • 2篇群体性
  • 2篇群体性事件
  • 2篇网络空间

机构

  • 32篇云南财经大学
  • 7篇重庆工商大学
  • 3篇湖州师范学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井冈山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37篇谢金林
  • 5篇杨志军
  • 4篇冯朝睿
  • 3篇张艺
  • 1篇李建华
  • 1篇陈冬梅
  • 1篇李晶
  • 1篇岳晋闽
  • 1篇凌瑜
  • 1篇李岳姣
  • 1篇陈刚
  • 1篇张浒
  • 1篇马体国

传媒

  • 3篇社会科学
  • 2篇理论探讨
  • 2篇云南社会科学
  • 2篇广东广播电视...
  • 2篇公共管理学报
  • 2篇湖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理论学刊
  • 1篇求索
  • 1篇学习与实践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上饶师范学院...
  • 1篇新疆社会科学
  • 1篇中共福建省委...
  • 1篇广东行政学院...
  • 1篇紫光阁
  • 1篇北京行政学院...
  • 1篇上海行政学院...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8篇2010
  • 5篇2009
  • 7篇2008
  • 1篇2007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政府要有效引导网络舆论被引量:13
2010年
随着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网络舆论的无序增加了政府对其有效引导的难度。理论和实践都证明,通过行政控制或者占领舆论阵地难以有效引导网络舆论,而通过政府与网民的平等对话,可以实现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实现政府与网民的平等对话,必须营造良好的对话环境,同时,政府要提高与网民对话的话语技巧,秉着尊重事实、平等及真诚的态度,这是对话取得成效的重要前提。
谢金林
关键词:政府网络舆论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政府规制探析
2011年
网络群体性事件作为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形式危机,给政党执政和政府维稳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各种类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通常以网络诱发型、现实触发型和网内外联动型三种形式出现,其目的均不同程度地聚焦于捍卫公民权利、追寻事件真相、拷问政府良心和责任及表达爱国热情。这些以现实性的公共事件生成网络舆论,以舆论制造为手段进行传播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往往具有极强的社会建构性。因此,从政治引导、法律强制、技术监管和道德约束四个维度,采取多种措施建立一整套综合治理框架,将是政府公共管理部门规制“网络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的新策略。
冯朝睿谢金林杨志军
关键词:网络群体性事件政府规制
民生问题的政治伦理诠释被引量:6
2008年
民生问题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从政治哲学的视角看,民生是由一系列公民权利组成的权利集合,民生不是政府对公民的恩赐而是公民对政府的权利诉求。关注民生是政府伦理的底线,是政府应尽的职责。民生问题的真正解决不能依靠临时性救济,而必须在民主政治的体制之下,通过有效的制度供给,建立健全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博弈机制、利益保护机制,以制度化的途径确保所有公民都拥有社会普遍认可的有尊严的生活的权利。
谢金林张艺
关键词:民生政治哲学政府伦理
公民有效参与灾后恢复重建:以汶川震后恢复重建为例——兼及托马斯“有效决策模型”的应用被引量:7
2008年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法治化、民主化是《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的一个亮点,也是中国自然灾害后恢复重建模式彻底转变的标志。公民参与有利于提高灾后恢复重建效率,有利于提升公众的满意度,有利于对政府工作的监督,还有利于灾后社会秩序的恢复与发展。必须立足现实,探索有效的公民参与机制,避免非制度化无序的公民参与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建构一个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的合作机制,调动一切力量实现灾后恢复重建的目标。
谢金林
关键词:灾后恢复重建
民间组织、经济租与民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泸沽湖地区为例被引量:7
2009年
以民族文化作为核心竞争力的民族旅游可为民族地区带来高额的稳定的经济收入,因此,民族文化就是民族旅游的经济租。民间组织作为民族地区自治组织,对社区自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可以凝聚民族的力量,以集体的力量宣传并保护自己独特的文化,从而为本地区民族旅游发展提供根本性的保障。
谢金林陈刚
关键词:民间组织经济租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
从恩赐到权利:民生话语表达逻辑的历史考察被引量:4
2008年
民生问题不是一个纯经济社会问题,民生问题的本质是民生权。只有从权利角度出发,我们才可以深刻认识民生问题的根本性内涵。从恩赐到权利的发展路径是民生问题发展的历史逻辑,对民生话语表达逻辑的历史性考察不仅可以揭示出民生问题在不同时代的不同意蕴,而且可以增强我们加强民生保障的紧迫感、使命感,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
张艺谢金林杨志军
关键词:民生政治话语
网络舆论危机下政府形象传播的困境及对策被引量:35
2010年
政府的负面舆论极易通过网络传播扩大并一边倒,形成网络空间的政府舆论危机。政府舆论危机本质是政府公共关系的危机,是政府形象管理的危机。危机给政府形象的传播、矫正以及舆论议程设置等方面造成极大困境。政府形象传播必须从共有媒体的特点出发,转变传播理念,建立全面、系统、反应灵敏的传播体系,全面提升政府传播能力体系。
谢金林
关键词:政府形象传播
政府食品监管职能缺失的体制分析及其治理策略——基于整体性治理的视角被引量:6
2013年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沿革表现出了"破碎化"的监管职能,这与社会结构转型、制度变迁和政府机构变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整体性治理理论为解释框架,分析政府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缺失原因,制度化政府内部及部门之间的跨界合作,把社会多元治理力量纳入到协作的制度内,建构政府内部之间、部门之间及社会监管主体之间的协作网络结构,这是对公共行政适应社会改革发展的回应。
张浒谢金林
关键词: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整体性治理
公共人:公共行政人性范式的重构被引量:1
2008年
公共人是现代公共管理基本的人性预设。公共人所以与政治人、经济人相区别,因为他有着特定的内容。公共精神、公共权力、公共责任构成了公共人的基本伦理意蕴。公共精神是公共人从事公共活动的精神气质,公共权力是公共行政活动中的权力理性,公共责任是公共人通过公共活动对公众的伦理承诺。
谢金林
关键词:公共人公共精神公共理性公共权力公共责任
公共利益:公共政策伦理精神的核心被引量:7
2007年
公共政策是为公共所作的政策安排,公共政策必须体现公共性、公正性、合法性的伦理诉求。公共政策必须从公共利益出发,为公共利益而作。公共利益的诉求体现了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公正性、合法性,因而是公共政策伦理精神的基础。
谢金林
关键词:公共利益公共政策公共性合法性公正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