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宗强
- 作品数:191 被引量:3,029H指数:3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湖南大围山杜鹃灌丛的群落组成及结构特征被引量:17
- 2015年
- 灌丛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自然植被类型之一,在植被演替、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2年的样地资料,对湖南大围山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灌丛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群落内共有维管束植物58种,隶属于36科50属,其中木本植物19种,草本植物39种,缺乏木质藤本;区系以温带性质为主,兼受热带亚热带区系的强烈影响;群落外貌矮平,灌木层个体集中在1–2 m高度级;植被分类上,该群落归属于山地中生落叶阔叶灌丛,隶属于温性落叶阔叶灌丛群系组;生活型以地面芽和高位芽植物为主,反映了亚热带中山山顶温凉湿润的气候特点;群落各层次优势种明显,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均匀性;高度级和基径级分析表明群落内中等大小个体具有保守的生活史策略,优势种杜鹃为远期衰退种群。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杜鹃灌丛尚处于群落演替的中期或前中期,最终将演替为亚热带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或常绿阔叶林。
- 李家湘张旭谢宗强卢从发涂向阳寻院
- 关键词:亚热带
- 保护地旅游公路的野生动物通道设计原则与技术参数被引量:6
- 2015年
- 保护地以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为生态旅游的开展提供了基础条件。近年来,保护地的生态旅游与旅游道路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旅游公路的修建,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野生动物致死、基因隔离、栖息地丧失、生境破碎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因此设立合适的野生动物通道作为一种有效方式,成为缓解公路对野生动物负面影响的主要途径。本文基于动物通道相关研究,提出通道设计应遵从针对性、科学性、持续有效性、可行性四条原则,道路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相关理论、保护地管理法规与管理规划、关键物种或类群生态学特性与栖息地现状以及沿线地形地貌特征都应作为通道设置的参考依据;并从通道建设的数量、位置、类型、尺寸、表面设计、配套设施以及后期监测等方面提出了通道建设的技术参数。为长期有效地发挥野生动物通道的生态功能,建议制定通道建设技术规范,细化通道技术参数,积极开展科研监测,以缓解道路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 余小林周友兵徐文婷谢宗强
- 关键词:旅游公路野生动物保护技术参数生态旅游意识
- 神农架地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树种更新研究被引量:32
- 2002年
- 在神农架山区山体的中部 ,选取代表性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样地 ,总面积为 2 .4hm2。在样地中对出现的林窗斑块以及相邻的对照的非林窗样方进行群落学调查。记录乔木树种的种类、胸径和高度以及它的幼苗和幼树的高度、数量。按照树种在林窗内外重要值的位序差值将群落出现的乔木层树种划分为 4类生态种组 ,其中 ,对林窗强烈正更新反应的树种有 6种 ,强烈负更新反应的树种 9种 ,中等更新反应的 9种 ,不明显更新反应的 1 0种。林窗内外乔木树种生态种组的组成明显不同。不同生态种组树种的幼苗在林窗与非林窗斑块中的更新表现出显著的差别。对神农架地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树种更新的反应和过程的研究结果支持了林窗
- 熊小刚熊高明谢宗强
- 关键词: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树种更新生态种组
- 湿沙催芽对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 1999年
- 过对脱毒荷兰马铃薯原原种(品种名:Favorita拉丁名:SolanumtuberosumL.)在播种前进行的两种不同催芽处理的对比试验,发现湿沙催芽的种薯生长势及单株产量明显高于普通散射光催芽的种薯。湿沙催芽对种薯地上部生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增加了地上部茎数;提高了茎的生长速率(单位时间内生长量),植株高度明显高于普通催芽的种薯;主茎叶龄的增长速率虽然相同,但经过湿沙催芽种薯主茎叶龄比未经湿沙埋藏处理的提前生长一片叶。湿沙催芽对种薯地下部分生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了单株结薯数和单个薯块的均匀度。在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序列中(原原种→原种→生产种)湿沙催芽对马铃薯原种的薯块形体和产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 路鹏陈伟烈谢宗强邹万喜
- 关键词:湿沙催芽脱毒马铃薯
- 濒危植物秦岭冷杉结实特性的研究被引量:38
- 2005年
- 秦岭冷杉 (Abieschensiensis)是松科冷杉属常绿乔木 ,为我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该文在秦岭冷杉分布最为集中的秦岭地区分高、低 2个海拔高度采集当年球果和种子 ,通过野外观察、室内实验和对比分析 ,研究秦岭冷杉的结实特征以及球果和种子的基本性状 ,并探讨这些特征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差异。结果表明 ,与冷杉属其它树种相比 ,秦岭冷杉球果和种子较大、单果种子数较多 ,但空粒多、饱满度低。自然状况下饱满度为 12 .0 % ,人工目视分选后饱满度 2 1.6 % ,风选后可达到 38.1% ,其余种子大部分为空粒、涩粒 ,有少量虫粒。随海拔高度增加 ,秦岭冷杉天然群体成龄个体中结实母树比例降低 ,结实量减少。秦岭冷杉总体结实母树比例为 5 5 % ,低海拔处结实母树比例较高 ,为 76 % ,高海拔结实母树比例为 34%。秦岭冷杉单株母树的平均结实量为 113个 ,结实量小于 10 0个的母树占 6 4 .5 % ,其中 5 0 %的母树结实量在 5 0~ 10 0个 ,结实量在 10 0~ 2 0 0个的占 16 .1% ,2 0 0个以上的占 19.4 %。 2 0 0个以上球果的个体均生长在低海拔区间 ,高海拔处结实量多在 10 0个以下。方差分析表明 ,两个海拔高度间球果和种子特征差异是显著的 ,绝大部分球果和种子性状指标的平均值在低海拔处大于高海拔处。因此 ,从结实特性以?
- 孙玉玲李庆梅谢宗强
- 关键词:濒危植物秦岭冷杉球果种子海拔
- 濒危植物疏花水柏枝对模拟夏季水淹的生理生化响应被引量:17
- 2009年
- 模拟水淹实验,分析濒危植物疏花水柏枝(Myricaria laxiflora)的一些重要生理生化指标对夏季水淹的响应。结果表明,疏花水柏枝植株在夏季无论水淹与否均处于休眠状态。水淹时植株溶性总糖、蔗糖的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都显著增加,但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水淹过后,植株迅速恢复生长,其可溶性总糖、蔗糖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逐渐下降,恢复到正常水平,但恢复阶段植株的生化指标与水淹和对照无显著差异。水淹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与蒸腾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疏花水柏枝在水淹期间的休眠以及相关的生理生化变化是对水淹的主动适应。
- 陈芳清谢宗强
- 关键词:疏花水柏枝蒸腾作用三峡库区水淹
- 三峡库区桉树人工林封育后的群落特征和演替趋势被引量:9
- 2009年
- 为了解封育后桉树人工林的群落特征和演替趋势,以三峡库区中游地段世坪林场封育11年后的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群落调查(样方法),分析了区系组成、群落外貌、垂直结构和主要种群年龄结构。结果显示,在4 800 m2样地中共记录维管植物(不含桉树)46科76属88种,科属分布型都以热带分布为主,但温带分布也占有一定比例;群落主要由具中小型革质全缘单叶的高位芽植物构成,但落叶树比例高于当地常绿阔叶林;群落层次分明,可分为乔木层、亚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优势种巨桉(Eucalyptus grandis)更新不良,将会逐渐衰退,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丝栗栲(Castanopsis fargesii)和小红栲(C.carlesii)种群径级结构呈金字塔型,幼苗储备充足,为增长种群。通过分析桉树人工林的群落特征和主要种群年龄结构,认为封育后三峡库区桉树人工林处于向地带性常绿阔叶林演替过程中一个不稳定的过渡阶段,随着演替的进行,桉树的优势地位将逐渐为丝栗栲和小红栲等顶级树种所取代。
- 平亮熊高明谢宗强
- 关键词:桉树人工林群落调查封山育林植物区系演替趋势
- 濒危植物秦岭冷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动态被引量:58
- 2005年
- 为阐明秦岭冷杉种群分布格局动态特征,达到有效保护和恢复的目的,通过野外调查,采用相邻格子样方法,离散分布拟合、扩散系数、Morisita指数、均方-曲线等方法,对不同生境和年龄阶段的秦岭冷杉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秦岭冷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在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生境条件下基本属于聚集型分布,在25 m2、150 m2和300 m2的面积上聚集强度较大.天然条件下,种群聚集强度最大取样尺度,可能是其种群更新的最佳面积.(2)秦岭冷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随海拔上升,聚集强度降低;聚集强度在海拔1 300~1 700 m较小,在海拔1 700~2 100 m地区较大;阴坡种群分布聚集强度大于阳坡.(3)随着种群年龄增加,分布格局由聚集型向随机型过渡,聚集强度减弱;聚集性最强的尺度规模在幼、中龄期为50 m2,老龄期为300 m2.(4)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生物生态学特性、生境条件关系密切.在未来森林经营和种群恢复中,应针对生境和种群年龄,森林抚育管理作业面积应该尽量接近聚集强度最大的尺度.低海拔和阴坡应该适度间伐非目的乔木树种,高海拔和阳坡地区,应适度清理灌木和草本层,为群落内团块状更新创造空间;实行就地保护,减少人为干扰,促进天然更新保护策略.
- 张文辉许晓波周建云谢宗强
- 关键词:生境年龄阶段
- 中国东部3个地带性森林的叶片功能属性及其关联被引量:4
- 2020年
- 以中国东部纬度梯度上3种典型森林(神农架、塞罕坝、呼中)为对象,分析不同生活型植物的叶厚、叶面积、比叶面积和叶干物质含量4个主要叶属性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及各属性间的关联,以此研究植物主要叶片属性对环境的适应机制。结果显示,随着纬度的增加,叶厚度先降后增,叶面积显著降低,神农架的叶面积值是塞罕坝的2.3倍,是呼中的5.8倍,叶干物质含量无显著变化,比叶面积先增后降。叶厚度与比叶面积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叶干物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比叶面积与叶干物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林型对叶厚度、叶面积、比叶面积变异的解释率最大,分别为75.99%、80.23%、59.96%,生活型对叶干物质含量变异的解释率最大(86.79%),不同生活型植物比叶面积与叶干物质含量间的关联随纬度增加无明显变化,且保持负相关关系不变。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型和生活型对叶属性的变异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而叶片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差异,导致了不同气候带上森林叶片功能属性的差异。
- 陈仲茁葛结林赵常明申国珍徐文婷谢宗强
- 关键词:气候带植物性状生活型
- 引种桉树对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45
- 2009年
- 桉树以速生和适应多种环境的特性成为世界著名的造林树种.但引种桉树对环境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如导致土地退化、地下水水位下降和多样性降低等,特别是对林下本地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及其原因还存有争议.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认为大部分桉树人工林本地物种数量低于天然林,一般不高于乡土树种人工林,但总体上好于其他外来树种人工林.导致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低的原因主要是桉树的生理生态特性、人类不合理的规划和砍伐等,其中人为因素起主导作用.若根据引种地的群落性质,通过严格的设计和科学管理,可以将这种负面影响最小化.应按照有利于群落正常发育和植被更新的方式栽种桉树人工林,保留天然植被,减少人为干扰,从而减轻引种桉树的负面影响.
- 平亮谢宗强
- 关键词:桉树外来植物引种天然林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