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剑灵

作品数:9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厦门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电图
  • 3篇脑电
  • 3篇脑电图
  • 2篇血压
  • 2篇药物
  • 2篇用药
  • 2篇手术
  • 2篇手术患者
  • 2篇四肢
  • 2篇四肢闭合性骨...
  • 2篇脑死
  • 2篇脑死亡
  • 2篇菌药
  • 2篇抗菌
  • 2篇抗菌药
  • 2篇抗菌药物
  • 2篇高血压
  • 2篇骨折
  • 2篇含服
  • 2篇合理用药

机构

  • 8篇厦门市中医院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9篇谢剑灵
  • 2篇杨修
  • 2篇林清国
  • 2篇周毅强
  • 2篇郑重践
  • 2篇陈晖阳
  • 2篇林仲辉
  • 2篇张建新
  • 2篇许恺
  • 1篇马琪林
  • 1篇王芸素
  • 1篇周秀珍
  • 1篇林蔚莘
  • 1篇冯桂贞
  • 1篇曾萍
  • 1篇陈少玫
  • 1篇王进
  • 1篇林国文
  • 1篇陈淘
  • 1篇陈文龙

传媒

  • 2篇临床神经电生...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右江医学
  • 1篇现代电生理学...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199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前后四肢闭合性骨折I类切口手术患者合理用药情况调查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调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及管理实施细则》的实施对四肢闭合性骨折I类切口手术患者用药合理率的影响。方法从用药指征、用药种类、给药时机、用药疗程、术后感染率等方面考察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348例四肢闭合性骨折I类切口手术患者。结果实施前组用药指征、抗菌药物种类选择、给药时机、用药疗程合理率分别为100%、11.70%、100%、5.84%,术后感染率为2.34%;实施后组用药指征、抗菌药物种类选择、给药时机、用药疗程合理率分别为100%、93.22%、100%、58.76%,术后感染率为1.70%。两纽用药指征合理率、给药时机合理率、术后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抗菌药物选择合理率、用药疗程合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及管理实施细则》实施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率有所提高,在未增加感染率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了药物选择合理率、用药疗程合理率。
周毅强郑晓韵林蔚莘许恺谢剑灵郑重践张建新
关键词:抗菌药物四肢闭合性骨折合理用药
四肢闭合性骨折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规范使用前后的用药情况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对比分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及管理实施细则》实施前后骨折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骨三科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348例四肢闭合性骨折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疗程、费用、抗菌药物费用占住院总费用比例、术后感染率及住院时间。结果实施前组与实施后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上下肢分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施前组患者使用非限制性抗菌药物及限制性抗菌药物分别为20例和151例,实施后组患者使用非限制性抗菌药物及限制性抗菌药物分别为165例和12例,组间差异患者有统计学意义(χ~2=232.15、P<0.001)。实施前组患者抗菌药物疗程、抗菌药物费用和抗菌药物费用占住院总费用比例分别为(4.006±2.279)d、(839.180±678.177)元和(4.674±3.727)%;实施后组患者抗菌药物疗程、抗菌药物费用和抗菌药物费用占住院总费用比例分别为(1.492±0.948)d、(58.081±175.449)元、(0.239±0.546)%。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12.998、-14.746、-15.270,P均<0.001)。实施前组患者术后感染率和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2.339%和(20.440±16.838)d;实施后组患者术后感染率和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为1.695%和(20.050±13.922)d,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及管理实施细则》后,本院骨科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日趋合理,在未增加感染率及平均住院天数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抗菌药物级别及费用,并缩短了抗菌药物使用疗程。
周毅强郑重践谢剑灵许恺林国文陈志斌陈淘陈文龙张建新
关键词:抗菌药物四肢闭合性骨折合理用药
高血压急诊患者降压前后脑电图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观察高血压急诊快速降血压对大脑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监测56例病人含服 降压药前后的脑电活动和血压情况,并对所获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 h内收缩压(SBP)下降>5.33 kPa (40 mmHg)或舒张压(DBP)下降>4.00 kPa(30 mmHg)时,脑电图异常程度增加,θ及δ频段功率值明 显升高(P<0.01)。结论:降压急骤。
谢剑灵陈晖阳
关键词:高血压大脑功能急诊患者脑电图异常含服舒张压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被引量:23
1993年
总结近年我院及文献复习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下简称隐脑)共404例,其被误诊达205例,误诊率为50.8%,多数被基层医师误诊,今结合文献复习进行总结分析,以供临床参考。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我院38例,参考文献共366例,总例数404例,男,260例,女144例,年龄4~85岁,20岁~45岁占53%,病程8天~10年,1~3个月占65%,急性起病40例(9.9%),亚急性起病168例(41.6%),慢性起病196例(48.5%)。二、主要临床表现:头痛402例(99.5%),呕吐343例(85%)、发热311例(76.9%)。
谢剑灵周秀珍
关键词:脑脊髓膜炎流行性隐球菌性
临床脑死亡病人动态脑电图和脑波功率值监测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和脑地形图(BEAM)对脑死亡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符合脑死亡临床标准的患者进行AEEG监测和BEAM分析。结果:Ⅰ级1例,Ⅱ级1例,Ⅲ级1例,Ⅳ级3例,Ⅴ级6例;AEEG脑电图由Ⅰ级向Ⅴ级演变;BEAM各脑波功率值与时降低。结论:临床脑死亡与AEEG表现趋同步,AEEG和BEAM对脑死亡诊断及预后评估有价值。
谢剑灵杨修林清国
关键词:动态脑电图监测分析死亡病人AEEG脑死亡诊断脑地形图
舌下含服硝苯地平致脑损害加重26例的临床分析
2005年
目的观察高血压急症患者舌下含服硝苯地平降压时对大脑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脑电地形图、动态脑电图和动态血压仪监测56例高血压急症患者舌下含服硝苯地平(20mg)前后的血压、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变化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服药后2h内有3例患者脑电图改善,27例无变化,26例脑电图异常程度明显增加,θ和δ及其频段功率值明显升高(均P<0.01),这些患者的血压降低幅度也明显大于脑电图改善者及无明显改变者(均P<0.01)。结论含服硝苯地平降压急骤时,可造成或加重脑损害。
谢剑灵曾萍陈晖阳
关键词:硝苯地平高血压脑损害
血清microRNA-423-5p在脑血栓形成早期诊断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探讨血清microRNA-423-5p在脑血栓形成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TaqMan-PCR方法检测100例脑血栓患者(疾病组)及100例高危对照者(对照组)血清microRNA-423-5p的表达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microRNA-423-5p水平在脑血栓形成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疾病组具有更高的microRNA-423-5p血清水平,疾病组相对表达值为(7.78±3.30),对照组相对表达值为(3.54±0.83),P值为6.69×10-2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croRNA-423-5p可有效从对照个体中区分脑血栓患者,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达到0.87(0.82~0.93),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79.00%和98.60%,最佳诊断界点值为4.64。结论血清microRNA-423-5p是一种有效的脑血栓形成早期诊断血清标志物。
林仲辉谢剑灵陈志武马琪林
关键词:脑血栓
14例临床脑死亡患者24 h脑电图的观察报告被引量:5
2006年
笔者于2002年5月至2005年5月,对14例符合脑死亡临床标准的病人在进行24h脑电图(AEEG)监测的同时,加疼痛刺激,以观察其反应。结果表明EEG监测加疼痛刺激,对脑死亡的诊断更加准确,现报告如下。
谢剑灵杨修林清国
关键词:脑死亡脑电图
中老年急性发作性孤立性眩晕的病因与临床特征分析
2022年
目的旨在探索急性发作性孤立性眩晕(acute paroxysmal isolated vertigo,aPIV)的常见病因构成及临床特征。方法从2019年1月—2021年8月在厦门市中医院脑病科及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头晕/眩晕患者中,选取每次发作时间<2 min、病程<24 h、年龄≥40岁的中老年PIV患者共计312人,依据既定方案收集其临床特征并对病因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判断临床特征与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benign positional paroxysmal vertigo,BPPV)和急性血管性PIV(acute vascular PIV,avPIV)的关系。结果312例PIV患者中,BPPV占69.9%(n=218),其次是avPIV,占20.5%(n=64)。21例(9.6%)BPPV被诊断为后循环缺血,5例(7.8%)avPIV起初被诊断为BPPV。多数BPPV患者ABCD2评分<4,而多数avPIV患者ABCD2评分≥4,两组ABCD2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统计分析发现BPPV组体位诱发试验阳性、床上变位诱发和眩晕发作时间<2 min所占比例高于avPIV组(P<0.001)。avPIV组男性、高血压、糖尿病、心房纤颤、自发眼震、复位不耐受所占比例高于BPPV组(P<0.001)。结论中老年PIV最常见的病因是BPPV和avPIV。通过某些特异性临床特征和针对性体格检查可以快速有效地对PIV的常见病因进行识别。
林仲辉谢剑灵王进冯桂贞陈少玫王芸素
关键词:病因位置性眩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