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飞

作品数:25 被引量:172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2篇电气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1篇肿瘤
  • 9篇肝动脉
  • 8篇栓塞
  • 8篇肝癌
  • 7篇动脉化疗
  • 7篇化疗
  • 7篇肝动脉化疗
  • 6篇动脉化疗栓塞
  • 6篇原发性
  • 6篇原发性肝癌
  • 6篇介入
  • 6篇介入治疗
  • 6篇化疗栓塞
  • 6篇肝动脉化疗栓...
  • 6篇肝肿瘤
  • 5篇栓塞术
  • 5篇恶性
  • 5篇恶性肿瘤
  • 4篇动脉
  • 4篇动脉化疗栓塞...

机构

  • 10篇中国医学科学...
  • 10篇北京协和医学...
  • 4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玉溪市人民医...
  • 1篇临淄区人民医...

作者

  • 24篇许飞
  • 13篇李忱瑞
  • 9篇孙伟
  • 7篇史仲华
  • 6篇周纯武
  • 4篇王宾
  • 4篇董新洲
  • 3篇韩玥
  • 3篇曹润彬
  • 2篇蔡建强
  • 2篇闫东
  • 1篇李槐
  • 1篇王世勇
  • 1篇张言苍
  • 1篇闫东
  • 1篇崔柳
  • 1篇赵心明
  • 1篇王永涛
  • 1篇王珺
  • 1篇刘琨

传媒

  • 3篇当代医学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第九届中国肿...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4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热消融治疗单发小肝癌术后残留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评估小肝癌热消融治疗术后残留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5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07例单发最大径≤3 cm首诊肝细胞癌患者,其中男性81例,女性26例;<70岁83例,70岁及以上24例。以射频消融或微波消融为治疗手段,4~6周后复查肝脏CT或磁共振成像(MRI)。根据有无强化判断肿瘤是否已失活,并通过术前术后的CT或MRI对照判断是否完全消融,以此评估消融疗效。观测指标主要包括患者一般资料、肿瘤位置及毗邻、消融方式、肝炎病史等。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消融残留危险因素。结果:完全消融101例,残留6例,残留率5.6%。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临近血管结构、分化差、甲胎蛋白(AFP)≥200 μg/L为消融残留的危险因素( 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化差为唯一独立危险因素( HR=2.26,95% CI 0.25~20.50, P=0.030)。 结论:肿瘤低分化是热消融治疗小肝癌术后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这部分患者应术后行严密随访,并多学科讨论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韩玥植伟华樊树鹏闫东许飞
关键词:小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微波消融术后残留
肝胆管囊腺瘤和囊腺癌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诊断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探讨肝胆管囊腺瘤和囊腺癌的临床、病理及综合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例肝胆管囊腺瘤和囊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11例患者中,肝胆管囊腺瘤6例,囊腺癌5例。4例有上腹部不适、胀痛等临床症状。免疫组化:囊腺癌患者CEA、CK7、CK19阳性表达;囊腺癌肿瘤间质Vim、Actin和PR标记阳性。影像学表现:9例位于肝左叶,8例为多房囊性或囊实性肿物,7例肿物周边胆管扩张。肝胆管囊腺瘤5例边界规整,囊内间隔多薄而规整,无或较小囊壁及间隔结节,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CT、MR增强无明显强化;肝胆管囊腺癌4例边界不规整,囊内间隔多为厚分隔,囊壁及间隔结节较大,CDFI可见血流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结论肝多房囊性或囊实性肿物、囊壁及间隔结节、肿物周边胆管扩张征象有助于诊断肝胆管囊腺瘤和囊腺癌。
许飞周纯武李忱瑞宋艳
关键词:胆管囊腺瘤囊腺癌诊断显像
恶性肿瘤经动脉介入治疗致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经动脉介入治疗致脊髓损伤的发生率、影像及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预防措施。方法:284例肺恶性肿瘤患者行420例次选择性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63例肾癌患者行96例次经肾动脉介入治疗(部分例次经腰动脉介入治疗...
许飞周纯武李忱瑞史仲华孙伟
文献传递
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的肝动脉造影表现、栓塞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对72例肝血管瘤患者使用博来霉素、碘化油注射液、吸收性明胶海绵颗粒或海藻酸钠微球行肝动脉栓塞术,观察造影表现、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72例肝血管瘤患者均成功行肝动脉栓塞术,6个月后复查,部分缓解50例,稳定病灶22例,有效率69.4%,肿瘤内碘油沉积较好。,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疼痛及呕吐等栓塞后反应,转氨酶一过性增高,2周后恢复正常。无胆道并发症、骨髓抑制、肾功能损伤及肺纤维化。结论肝动脉栓塞术是治疗肝血管瘤的有效治疗手段,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许飞李忱瑞
关键词:肝血管瘤肝动脉栓塞博来霉素
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HAVS)的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67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合并HAVS患者行化疗栓塞治疗,观察HAVS栓塞效果及近期、远期疗效。应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进行患者的生存率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67例HAVS中肝动脉-门静脉瘘59例,肝动脉-肝静脉瘘8例;轻、中度动静脉瘘53例,重度动静脉瘘14例。HAVS完全栓塞44例(65.7%),轻、中度动静脉瘘的完全栓塞率(73.6%,39/53)高于重度动静脉瘘(35.7%,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4,P=0.008)。67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9例,疾病稳定(SD)30例,疾病进展(PD)6例,总有效率为46.7%(31/67)。67例患者1年生存率为49.3%,中位生存期为11.0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8cm/≥8cm)、血管瘤栓(有/无)、术前AFP水平(<400/≥400ng/mL)、碘油沉积类型(Ⅰ+Ⅱ/Ⅲ)、瘘口栓塞效果(瘘消失/未消失)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碘油沉积类型是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HAVS有效,肿瘤大小、碘油沉积类型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许飞周纯武
关键词:肝肿瘤动静脉瘘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恶性肿瘤对肝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恶性肿瘤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肝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36例,肝转移瘤6例)第一次TACE术前、术后1天、1周、2周、4-6周及多次TACE后的肝功能。结果 术后1天、1周的ALT、TBIL、DBIL及术后1天的AST,均较术前明显增高(P<0.001);术后2周、4-6周的ALT、AST、TBIL、DBIL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次TACE后Child-Pugh分级虽有改变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TACE术治疗肝恶性肿瘤对肝功能有一定损伤,但术后2-4周可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前、术中及术后应关注肝功能的保护。
许飞王四明史仲华孙伟李忱瑞
关键词:肝肿瘤肝动脉栓塞化疗肝功能
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后疼痛及镇痛疗效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总结肿瘤介入治疗后疼痛特点,探讨其合理镇痛治疗原则。方法235例肿瘤患者共接受了489次介入治疗,统计疼痛发生率,分析疼痛的相关因素。重度疼痛患者使用强阿片类药物止痛,观察疼痛变化趋势和镇痛药的不良反应。21例次使用了超前镇痛。结果术后24小时内出现疼痛289例次,疼痛发生率60.1%,重度疼痛221例次,45.1%。介入后疼痛与栓塞剂、靶血管水平、多脏器同时治疗、合并基础慢性癌痛密切相关。单独使用即释强阿片类药物,可使52.1%重度疼痛患者在一天内明显缓解,其余重度疼痛者需联合使用强阿片类药物,3天以上可明显缓解。强阿片类药物治疗介入后疼痛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超前镇痛可减轻介入后疼痛程度。结论介入治疗后疼痛是急性疼痛,以三阶梯止痛原则为指导,首选使用强阿片类镇痛药镇痛,安全、有效。超前镇痛应有良好效果。
李忱瑞纪雪莲李槐史仲华许飞周纯武陈玉玲
关键词:恶性肿瘤介入治疗疼痛镇痛治疗
呕吐、腹痛、无排气排便被引量:1
2004年
许飞姚方
关键词:胃石影像学检查体征
恶性肿瘤经动脉介入治疗致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经动脉介入治疗致脊髓损伤的发生率、影像及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预防措施。方法:284例肺恶性肿瘤患者行420例次选择性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63例肾癌患者行96例次经肾动脉介入治疗(部分例次经腰动脉介入治疗),肺恶性肿瘤和肾癌患者的介入治疗之和占同期恶性肿瘤经动脉介入治疗的2.0%。恶性肿瘤经动脉介入治疗后出现8例次脊髓损伤,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恶性肿瘤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肾癌经肾动脉、腰动脉介入治疗,脊髓损伤发生率分别为1.2%、2.1%,1例次具有右膈动脉侧支供血的肝癌对右膈动脉行TACE术时出现脊髓损伤。同期的其他介入治疗(如腹腔动脉、肝动脉、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等)无脊髓损伤。血管造影仅1例次(1/8)显示脊髓根动脉及脊髓前动脉,造影即刻至数小时出现脊髓损伤症状。使用大剂量激素、血管扩张剂、脱水剂、神经营养剂等治疗,尽早进行康复训练,脊髓功能在0.5~3.5个月左右基本恢复。结论:恶性肿瘤经动脉介入治疗可导致脊髓损伤发生,血管造影脊髓根动脉及脊髓前动脉显示率低,术前及术中应以多种预防措施减少其发生率,术后积极治疗、尽早进行康复训练,脊髓功能可基本恢复。
许飞李忱瑞周纯武史仲华孙伟
关键词: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并发症脊髓损伤
肝肿瘤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肝脓肿的原因与治疗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肝肿瘤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肝脓肿的原因,总结其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因肝肿瘤行 TACE 治疗后发生肝脓肿患者6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38-65岁,其中原发性肝癌4例,肝转移瘤1例,肝血管瘤1例。结果5例肝脓肿患者经穿刺引流及积极抗炎对症处理后,症状均明显改善,脓腔缩小或消失,充分引流后痊愈;另外1例症状反复,经检查伴发腹腔脓肿,积极对症处理无明显改善,后死于严重感染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TACE 后并发肝脓肿发病率低,但后果严重,认识其发病机制,提高诊断意识,及时足量应用敏感抗生素,积极进行脓腔穿刺抽吸、引流,是肝脓肿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对于肿瘤体积大、病变靠近胆囊、伴门脉癌栓、伴2型胆管异常的肝肿瘤患者,行 TACE 治疗时一定要慎重,避免肝脓肿的发生。
孙伟许飞李忱瑞
关键词:肝肿瘤肝脓肿化疗栓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