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峰

作品数:704 被引量:1,918H指数:19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3篇会议论文
  • 347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21篇医药卫生
  • 50篇航空宇航科学...
  • 49篇环境科学与工...
  • 18篇农业科学
  • 11篇文化科学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冶金工程
  • 7篇建筑科学
  • 6篇机械工程
  • 5篇水利工程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31篇高氧
  • 147篇肺损伤
  • 121篇儿童
  • 90篇细胞
  • 88篇信号
  • 71篇重症
  • 69篇早产
  • 58篇患儿
  • 56篇早产鼠
  • 54篇高氧肺损伤
  • 50篇氧暴露
  • 49篇蛋白
  • 49篇通路
  • 49篇高氧暴露
  • 45篇小儿
  • 45篇监护
  • 42篇先天
  • 42篇先天性
  • 40篇心脏
  • 39篇新生大鼠

机构

  • 700篇重庆医科大学
  • 2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2篇复旦大学
  • 9篇香港中文大学
  • 8篇中国医科大学
  • 6篇湖南省人民医...
  • 6篇教育部
  • 6篇昆明市儿童医...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首都儿科研究...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遵义市第一人...
  • 3篇贵州省人民医...
  • 3篇上海市儿童医...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湖南省儿童医...

作者

  • 704篇许峰
  • 158篇方芳
  • 126篇刘成军
  • 102篇匡凤梧
  • 87篇卢仲毅
  • 71篇党红星
  • 62篇符跃强
  • 54篇李静
  • 51篇王兴勇
  • 50篇姚兰
  • 47篇谭利平
  • 41篇付红敏
  • 30篇杨林
  • 30篇黄波
  • 30篇陈应富
  • 25篇黄栋
  • 24篇胡兰
  • 24篇李祝
  • 19篇钱素云
  • 18篇陈云娥

传媒

  • 40篇中国小儿急救...
  • 36篇实用儿科临床...
  • 28篇中华儿科杂志
  • 28篇中华医学会第...
  • 27篇重庆医科大学...
  • 2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8篇中国实用儿科...
  • 17篇中华医学会急...
  • 16篇重庆医学
  • 14篇小儿急救医学
  • 14篇中国循证儿科...
  • 13篇中国危重病急...
  • 13篇中华医学会第...
  • 12篇儿科药学杂志
  • 11篇中华实用儿科...
  • 1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1篇中华医学会急...
  • 10篇国际儿科学杂...
  • 9篇中华医学会急...
  • 9篇国际发育与疾...

年份

  • 8篇2023
  • 10篇2022
  • 5篇2021
  • 13篇2020
  • 8篇2019
  • 18篇2018
  • 34篇2017
  • 92篇2016
  • 55篇2015
  • 87篇2014
  • 42篇2013
  • 77篇2012
  • 27篇2011
  • 37篇2010
  • 38篇2009
  • 35篇2008
  • 17篇2007
  • 24篇2006
  • 14篇2005
  • 20篇2004
7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改善高氧致肺纤维化的研究
姚兰刘成军许峰
高浓度氧肺损伤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2年
氧气是临床上最常使用的治疗气体,目前抢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应用高浓度氧(高氧)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这一措施虽可挽救大量新生儿的生命,但使用不当,却可导致氧中毒,其中最直接的损害器官是肺脏,由于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其肺表面活性物质(PS)系统和抗氧化酶(AOE)系统发育不成熟,更易导致以炎症和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另一并发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产生[1],近年来已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许峰
关键词:高浓度氧肺损伤新生儿
降颅压治疗应注意的细节被引量:2
2016年
颅内高压是儿童最常见的危重症之一,若不能及时诊断并给予恰当处理可致严重的脑损伤,甚至发生脑疝,是患儿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颅高压处理的关键是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及时合理地降低颅内压,保证充分的脑灌注,并积极预防脑疝。降颅压治疗广泛用于颅高压的临床救治,使用时应注意细节。
周昉许峰
关键词:颅内高压脑水肿脑灌注
Rho激酶抑制剂对先天性膈疝大鼠模型胎仔肺血管重构的作用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大鼠模型胎仔肺Rho激酶的表达及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肺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将定时配种成功的SD雌鼠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膈疝组(6只)和法舒地尔干预组(6只)。分别给予膈疝组和干预组除草醚(100 mg/只)一次性灌胃建立CDH动物模型,对照组灌等量橄榄油。孕16.5 d给予干预组腹腔注射法舒地尔(15 mg/kg,1次/d,连续3 d),对照组和膈疝组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定时剖宫产取出胎肺,光镜下进行肺血管重构观察,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观察肺组织Rho激酶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Rho激酶底物肌球蛋白磷酸酶的磷酸化状态。结果:膈疝组肺小动脉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百分比(WT%)和肺小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M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6.88±2.41)vs.(13.50±1.45);(25.59±2.57)vs.(16.47±2.07),P=0.000];管腔面积与血管总面积百分比(LA%)明显低于对照组[(39.22±2.23)vs.(61.20±3.23),P=0.000]。法舒地尔干预组WT%、MT%显著低于膈疝组[(15.38±2.14)vs.(26.88±2.41);(17.69±1.79)vs.(25.59±2.57),P=0.000],LA%明显高于膈疝组[(58.67±3.06)vs.(39.22±2.23),P=0.000]。与对照组相比,膈疝组Rho激酶mRNA和蛋白质表达明显升高,肌球蛋白磷酸酶磷酸化水平也明显增高(P=0.000)。法舒地尔干预后Rho激酶mRNA和蛋白、肌球蛋白磷酸酶磷酸化水平均较膈疝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先天性膈疝胎仔肺内存在肺血管重构,Rho/Rho激酶信号通路参与此过程,产前给予法舒地尔明显改善CDH胎仔的肺血管重构。
周昉党红星陈应富白科方芳许峰
关键词:RHO激酶抑制剂先天性膈疝肺血管重构
高氧性肺损伤中MAPK信号途径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
谭利平许峰匡凤梧方芳卢仲毅王兴勇
儿童肥胖与心肺复苏术后生存率的关系
目的本文调查行心肺复苏术肥胖与非肥胖患儿预后情况,旨在了解肥胖是否增加了心肺复苏术失败的风险。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5年6月1日至2010年6月1日间收入院,并且有心肺复苏术(CPR)病历记录的患儿,共获...
汶晓东许峰
氧化应激对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及JNK信号转导机制
符跃强许峰卢仲毅匡凤梧王兴勇
胎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分离及原代培养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胎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lveolar epithelial cell typeⅡ,AECⅡ)的分离、纯化及原代培养方法,为有关胎儿肺发育及新生儿肺部疾病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胰酶结合胶原酶的消化方法,分离肺组织细胞成份,然后经差速离心和差速贴壁的方法纯化AECⅡ,进行原代培养;通过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活力,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特点及形态特征,透射电镜鉴定,改良巴氏染色检测细胞纯度以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表面蛋白C(Surfactant proteinc,SPC)的表达。结果:每3~5只胎鼠可获得AECⅡ(36±5)×106,活力98%±2%。镜下观察原代AECⅡ呈岛状生长,外观呈多边形或立方形。透射电镜可见特征性的板层小体,改良巴氏染色见胞质内有较多颗粒,纯度为96%±3%,呈现SPC绿色免疫荧光的细胞占96%以上。结论:利用胰酶和胶原酶消化,以及差速离心和差速贴壁的方法可成功分离出高产量、高纯度的胎鼠AECⅡ,能满足体外进一步实验的需要。
付红敏许峰黄波杨鸣符跃强方芳匡凤梧
关键词:胎鼠原代培养
急性肺损伤与肺表面活性物质被引量:10
2002年
急性肺损伤(ALI)是由多种病因(如感染、脓毒血症、外伤、休克、中毒等)引起的,以弥漫性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所致的渗透性肺水肿、肺萎陷、难治性低氧血症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其实质是ALI的严重阶段.
何勇许峰匡凤梧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肺表面活性物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儿童
新博柴黄颗粒对内毒素致热新西兰兔脑脊液中发热介质的影响
目的 研究新博柴黄颗粒对内毒素致热新西兰兔的解热作用及其对脑脊液中内生致热原和中枢发热介质的影响,进一步阐明新博柴黄颗粒的解热作用机制.方法 用内毒素复制发热模型,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发热组,柴黄1组,柴黄2组,柴黄...
刘聪许峰
共7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