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建国

作品数:31 被引量:196H指数:10
供职机构: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项目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4篇慢性非传染性
  • 4篇慢性非传染性...
  • 4篇患病
  • 4篇患病率
  • 4篇非传染性
  • 3篇死因
  • 3篇慢性病
  • 3篇LOGIST...
  • 2篇心病
  • 2篇心血管
  • 2篇血管
  • 2篇血脂
  • 2篇血脂异常
  • 2篇知晓
  • 2篇人员伤害
  • 2篇死亡率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机构

  • 28篇四川省疾病预...
  • 3篇攀枝花市疾病...
  • 2篇四川大学
  • 2篇珠海市疾病预...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成都市青羊区...

作者

  • 28篇袁建国
  • 26篇邓颖
  • 20篇何君
  • 18篇高亚礼
  • 14篇张宁梅
  • 14篇易光辉
  • 13篇季奎
  • 11篇胥馨尹
  • 10篇吴先萍
  • 7篇王卓
  • 5篇蒲玉红
  • 5篇杨晓妍
  • 3篇陈晓芳
  • 3篇乔良
  • 3篇李德云
  • 2篇奉雪东
  • 2篇唐雪峰
  • 2篇袁小媚
  • 1篇刘朝杰
  • 1篇黄世蓉

传媒

  • 15篇预防医学情报...
  • 2篇疾病监测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中国慢性病预...
  • 2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国卫生事业...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6年四川省常住居民心血管病初筛高危情况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初步确定2016年四川省人群心血管病高危率,了解不同类型心血管病高危检出及高危类型聚集情况,为心血管病的早诊早治和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四川省6个县区常住居民共73 388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查。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和趋势χ~2检验。结果 2016年四川省常住居民心血管病初筛高危率为21. 25%,男女性分别为23. 30%和20. 04%,随着年龄的增加,心血管病高危率呈上升的趋势。心血管病史型、血压高型、血脂异常型和患病风险≥20%型的高危率分别为2. 36%、14. 87%、5. 07%和5. 18%,男性分别为2. 76%、16. 06%、5. 32%和7. 65%,女性分别为2. 13%、14. 17%、4. 92%和3. 71%,男性高于女性(P <0. 05),且各种类型的心血管病高危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高危类型聚集情况为1,2和≥3的构成比依次为15. 56%,5. 15%和0. 54%。结论 2016年四川省心血管病高危初筛人群中,总的高危率及不同类型的高危率男性均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P<0. 05),血压高型为心血管病高危的主要类型。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组人群中,不同心血管病高危类型聚集情况为以单独1种为主,其次为2种,3种和4种较少。
常晓宇何君邓颖王卓何予晋袁建国
关键词:心血管病高危人群
四川城乡居民血脂异常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3
2006年
邓颖吴先萍高亚礼何君李德云张宁梅袁建国季奎杨晓妍刘祖阳魏仁钧彭科怀程澍
关键词:患病率流行病学研究LOGISTIC模型
40岁以上人群冠心病和脑卒中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了解 1991- 1999年四川省 4 0岁及以上人群冠心病、脑卒中死亡率水平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 74 11例随访对象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用SPSSV12软件进行数据清理及描述性分析 ,在SASV8 2软件中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冠心病、脑卒中死亡危险因素的筛选。 结果 1991- 1999年冠心病死亡 2 5人 ,脑卒中死亡 10 0人 ,冠心病累积死亡率 3 4‰ ,脑卒中累积死亡率13 5‰。冠心病按世界标准[1] 标化年死亡率男性为 13 4 / 10万 ,女性为 11 5 / 10万 ,脑卒中标化年死亡率男性为 6 1 0 / 10万 ,女性为 33 4 / 10万。冠心病死亡的危险因素有 :地区、年龄 (按 10岁分组 )、就业情况、高血压家族史和血压水平 (5级 ) ,脑卒中死亡的危险因素有年龄 (按 10岁分组 )、饮酒史、脑卒中既往史和血压水平 (5级 )。结论 四川省 4 0岁及其以上人群冠心病死亡率低于北京地区 ,脑卒中死亡率与国际相比属于较低水平。为减少冠心病、脑卒中死亡危险 ,应重点加强老年人群的血压监测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杨晓妍潘晓平吴先萍张宁梅袁建国何君
关键词:冠心病脑卒中LOGISTIC回归
四川省774名35~74岁城市居民心血管健康状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2007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调查地区居民心血管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心血管疾病的人群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成都市龙泉驿区35~74岁居民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以了解人群心血管健康状况,拟合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危险因素筛选。[结果]774名居民中肥胖者68人,占8.8%,收缩压(122.3±19.75)mmHg,舒张压(77.1±10.66)mmHg,高血压172人,占22.2%,血浆总胆固醇(5.2±0.96)mmol/L,血浆甘油三酯(1.7±1.11)mmol/L,高脂血症者369人,占47.7%。有心绞痛发作史者中男性占83.9%,吸烟、高血压、高血脂者分别占87.1%,77.4%,和90.3%。心绞痛发作危险因素为吸烟、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结论]对于35岁及以上城市人群,应加强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宣传教育,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尽可能早期针对危险因素实施干预,以减少或延缓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张宁梅吴先萍高亚礼何君邓颖袁建国季奎王卓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LOGISTIC回归
四川城市与农村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控措施研究
易光辉邓颖胥馨尹唐雪峰袁建国季奎乔良何君杨春霞曾文海黄世蓉刘杰奉雪东蒲玉红黄君安董家君
世界卫生组织将伤害与感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并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在我国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担,该研究根据四川省区县的经济发展情况,选取了经济情况居中的一个城市区和一个农村县,对因伤害就诊于监测医院的...
关键词:
关键词:流行病学
2008-2010年四川省重点慢性病人建档与管理情况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重点慢性病病人建档与管理现状,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动慢性病建档及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8-2010年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档管理数量、质量和健康管理率、规范管理率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四川省2008-2010年全省重点慢性病病人建档管理分别为77.7万、93.2万、217万,对患者实施干预项目数分别为4、7、9项,规范管理患者分别为48.1、71、169.7万;乡镇卫生院提供管理服务的数量增幅高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但后者管理质量提高速度快于前者;经济基础较好的扩权县、工作起步早的市州管理质量、数量综合排名靠前。结论:2008-2010年四川省重点慢性病病人管理工作呈现较好的发展趋势,但仍需加大服务人群覆盖的范围,加强对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增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能力建设和政策投入。
胥馨尹邓颖乔良易光辉袁建国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2002-2007年四川省死因监测点居民糖尿病死亡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分析四川省死因监测点2002-2007年居民糖尿病死亡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为糖尿病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2-2007年四川省死因监测点死因监测资料,采用卫生部指定的死因登记报告专用软件和EX-CEL软件统计分析监测居民糖尿病死亡水平和变化趋势。结果 2002-2007年,糖尿病死亡率由7.13/10万上升到9.93/10万,女性高于男性(χ2=74.41,P<0.01),城市高于农村(χ2=519.83,P<0.01),并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长。结论四川省死因监测点居民糖尿病死亡率呈波动上升趋势,城乡之间、男女之间死亡水平各不相同。
刘玲玲季奎高亚礼陈晓芳何君袁建国
关键词:死因监测糖尿病死亡率
四川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模式研究.
吴先萍邓颖高亚礼何君张宁梅董勇季奎袁建国凌东张静靖唐雪峰梁莉
慢病已成为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成人的最主要死因,WHO报告,2005年全世界总死亡人数为5800万,其中3500万死于慢性病(占60.34%),由慢病造成的疾病负担已达43%。我国70%的死亡为慢病致死,由慢病导致的早卒占...
关键词: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四川工人伤害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四川省工人职业伤害发生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将2006-01—01/2008—12—31到成都市青羊区和攀枝花市米易县监测医院就诊且被诊断为伤害的首诊工人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分析其伤害发生的特征。结果在调查的2309例病例中,伤害主要发生在25~44岁年龄组,男女性别比11.28:1,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文化,主要发生在工业和建筑场所,其次为公路/街道。身体各个部位均可能受到伤害,主要是非故意伤害。伤害发生原因前3位依次是钝器伤,跌倒/坠落,机动车车祸。结论工人伤害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工人伤害发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应根据工人伤害的发生规律开展预防控制,从加强安全教育、改进设备和改善工作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
易光辉袁芳桃高亚礼邓颖袁建国胥馨尹
四川省人群健康状况及重点慢性病流行现况被引量:20
2017年
为了解四川省人群死亡及重点慢性病发病、患病的情况,更好地为政府制定慢性病防控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在四川省长期开展了死亡登记、肿瘤发病登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监测、伤害监测、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的工作,通过医院报送和人群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居民死亡、发病和患病信息,并对流行现况进行了分析。2015年四川省人群粗死亡率647.98/10万,人均期望寿命76.42岁,慢性病死亡构成呈上升趋势;
胥馨尹邓颖季奎陈晓芳曾晶易光辉周薇薇何君何予晋高晓琪王卓袁建国李尤马霞
关键词:人群健康状况人均期望寿命死亡登记粗死亡率血脂异常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