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增军

作品数:29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西藏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红细胞增多
  • 17篇增多症
  • 17篇高原红细胞增...
  • 17篇高原红细胞增...
  • 17篇红细胞增多症
  • 10篇细胞
  • 7篇红细胞膜
  • 6篇细胞增多
  • 5篇细胞膜
  • 4篇HAPC
  • 3篇三磷酸
  • 3篇生成素
  • 3篇生成素水平
  • 3篇缺氧
  • 3篇腺苷
  • 3篇高原肺水肿
  • 3篇肺水肿
  • 2篇血浆
  • 2篇血清
  • 2篇血小板

机构

  • 2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0篇成都军区总医...
  • 6篇西藏军区总医...
  • 2篇成都军区
  • 1篇武警部队

作者

  • 29篇薛增军
  • 18篇李素芝
  • 12篇牟信兵
  • 9篇郑华金
  • 9篇邹春华
  • 6篇王鹿朝
  • 5篇李木成
  • 5篇李英悦
  • 4篇宋强华
  • 3篇郑必海
  • 3篇罗登晨
  • 2篇郑碧海
  • 2篇何贵强
  • 2篇张继万
  • 2篇何国强
  • 2篇姚建军
  • 1篇王晓蕙
  • 1篇蒋继军
  • 1篇邹敏
  • 1篇邹春华

传媒

  • 8篇高原医学杂志
  • 4篇解放军预防医...
  • 3篇中华内科杂志
  • 3篇中华血液学杂...
  • 3篇西藏医药
  • 3篇西南国防医药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西藏科技
  • 1篇成都军区医院...

年份

  • 1篇2002
  • 6篇2000
  • 10篇1999
  • 4篇1998
  • 4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5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高原缺氧对心电活动的影响
1998年
王洪斌王彦平薛增军唐诗义
关键词:急性高原缺氧心率心电图
从高原急进特高海拔地区人体血浆内皮素-1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3
1997年
目的:为探讨ET—1在高原地区及急进特高海拔地区的变化及其对急慢性高原病的意义;方法:对20名健康战士在高原(3658m)和急进特高海拔(4700m)后的血浆ET—1水平进行检测,同时检测了两地的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而原地区的ET—1水平明显高于平原参考值(P<0.05),急进海拔4700m后EF-1水平更显著的增高(P<0.01),且与SaO2呈明显负相关(P<0.01,r=0.628)。结论:在高原地区及急进特高海拔后ET—1水平皆增高,FT—1水平的增高是急慢性高原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薛增军李英悦宋强华
关键词:急性缺氧内皮素-1病理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膜脂质与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关系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了解红细胞膜脂质成份及红细胞变形能力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H A P C) 时的变化,探讨二者的关系。方法: H A P C 患者26 例,正常对照23 例,测定红细胞膜胆固醇、磷脂及过氧化脂质,测定红细胞滤过指数。结果: H A P C 患者红细胞膜胆固醇、胆固醇/ 磷脂比值及过氧化脂质显著升高,红细胞膜磷脂降低,红细胞滤过指数升高。统计学分析显示, H A P C 红细胞膜各脂质成分改变与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存在相关性。结论: H A P C 患者存在红细胞膜脂质成分的改变,这些改变与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有密切关系。
邹春华郑华金王晓蕙李素芝薛增军牟信兵宋强华
关键词:红细胞膜脂质高原红细胞增多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膜流动性的改变及相关机理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测定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红细胞膜流动性,了解过氧化脂质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对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HAPC患者27例,正常对照23例。测定红细胞膜流动性,红细胞膜过氧化脂质,血浆和红细胞超氧化物岐化酶活力。结果:HAPC患者红细胞膜荧光偏振度与对照组比较增加(P<0.01)。红细胞膜过氧化脂质与对照组比较增高(P<0.01)。血浆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与对照组比较均下降(P<0.01,P<0.01)。红细胞膜荧光偏振度与红细胞膜过氧化脂质在HAPC呈正相关(r=0.4133,P<0.05),与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呈负相关(r=-0.3915,P<0.05),与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呈负相关(r=-0.4117,P<0.05)。结论:HAPC患者红细胞膜流动性降低,过氧化脂质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是影响红细胞膜流动性的重要因素。
邹春华李素芝宋强华薛增军李木成郑华金
关键词: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膜流动性
HAPC患者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的变化和红细胞ATP酶的活性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了解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红细胞膜ATP酶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的变化及二者关系。方法:HAPC患者24例,正常对照19例,分别测定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红细胞膜ATP酶(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结果:HAPC组及对照组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分别为:3.21mmol/L±0.13mmol/L,4.87mmol/L±0.07mmol/L,(P<0.05);Na+-K+-ATP酶活性分别为:4.1±0.013λΒ/μmol·h-1·g-1,7.4±0.19λΒ/μmol·h-1·g-1(P<0.01);Ca2+-Mg2+-ATP酶活性分别为15.1±1.70λΒ/μmol·h-1·g-1,25.3±2.31λΒμmol·h-1·g-1(P<0.01);相关分析显示:2,3-二磷酸甘油酸与Na+-K+-ATP酶呈正相关(r+0.4817,P<0.01)与Ca2+-Mg2+-ATP酶呈正相关(r=0.4783,P<0.01)。结论:HAPC患者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的减少,红细胞膜ATP酶活力降低,反映机体缺氧状况。
邹春华郑华金薛增军李素芝牟信兵
关键词:红细胞增多红细胞ATP酶二磷酸甘油酸
高红冲剂提取条件的探讨
2002年
缪仕平薛增军高国清蔡建国王亚魁张志刚蒋继军
关键词:中药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IL-2、IL-6及睾酮、雌二醇的水平及其意义被引量:6
2000年
目的 :探讨IL - 2、IL - 6及睾酮、雌二醇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 2 0例高红症患者及 2 0名正常人外周血上清中的IL - 2、IL - 6、睾酮、雌二醇水平。结果 :高红症患者血清IL - 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而高红症患者血清IL - 2、睾酮及雌二醇水平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IL - 6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而IL - 2及性激素在高红症发病中作用不大。
牟信兵薛增军李素芝郑必海何贵强
关键词:红细胞增多症睾酮雌二醇IL-2IL-6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血小板生成素水平的检测及其意义被引量:5
2000年
了解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HAPC)患者血清血小板生成素 (TPO)的水平 ,探讨其在HOPC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 2 5名HAPC患者及同海拔健康人血清TPO含量进行检测 ,并与平原水平做了对比 ;结果 :HAPC患者血清TPO含量显著高于高原健康人 (P <0 .0 0 1) ,而高原健康人的血清TPO含量较平原水平有显著的增高 (P <0 .0 1) ;结论 :TPO参与了HAPC的发病 ,是HAPC发病的重要刺激因子。
薛增军吴迎红李素芝郑必海
关键词: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生成素放射免疫法HAPC
慢性高原心脏病血清内源性洋地黄因子水平及其意义
1997年
对19例慢性高原心脏病(HACC)患者及29名长期移居高原健康成人(对照组)血清内源性洋地黄因子(EDF)含量用放射免疫法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HACC患者血清EDF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并与PaO2呈正相关(r=0.674,P<0.01),与心功能指数P/L值呈负相关(r=-0.636,P<0.01)。表明慢性低氧导致EDF分泌不足可能在HACC患者心功能降低及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李英悦薛增军罗登晨
关键词:洋地黄因子内源性心力衰竭充血性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红细胞膜ATP酶活性及离子转运功能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了解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HAPC)患者红细胞膜ATP酶活性及红细胞内离子水平 ,探讨离子转运变化。方法 :选择 2 6例HAPC患者 ,采用Shalev方法测定其红细胞膜ATP酶活性及细胞内相关离子浓度。结果 :患者红细胞膜Na+ -K+ -ATP酶、Ca2 + -ATP酶、Mg2 + -ATP酶活性均明显低于正常人 (P <0 .0 1) ;而红细胞内Na+ 、Ca2 + 浓度却明显高于正常人 (P <0 .0 1,P <0 .0 5) ,HAPC患者红细胞膜内Na+ 含量与红细胞压积呈正相关 ;膜Na+ -K+ -ATP酶活力与红细胞压积呈负相关。结论 :HAPC患者细胞代谢异常 ,离子转运功能下降。
邹春华李素芝薛增军郑华金
关键词: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腺苷三磷酸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