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敏
- 作品数:17 被引量:151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30天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评估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 评估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30 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住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急诊科的115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临床资料,以中毒30 d后的临床转归情况分为存活组(64例)和死亡组(51例)。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资料确定中毒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NLR对中毒患者30 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Spearman分析探讨NLR与百草枯中毒严重程度指数(severity index of paraquat poisoning,SIPP)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平均年龄(38.9±13.6)岁,男性54例,女性61例,总体病死率44.35%(51/1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是中毒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OR:1.477,95%CI: 1.035~2.107,P<0.05)。NLR预测效能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4(95%CI:0.821 2~0.966 3,P<0.01),最佳截断值为11.71(敏感度71.79%、特异度94.29%;阳性预测值93.33%、阴性预测值75.00%;阳性似然比12.57、阴性似然比0.30)。NLR与SIPP呈中等强度正相关(r=0.525, P<0.01),且SIPP≥10组患者NLR值(15.02±12.40)较SIPP<10组(6.19±2.54)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NLR值增高是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其与SIPP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对中毒患者的30 d死亡风险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 梁欢高烨刘芸顾双双蔡楠蒋敏王军何飞
-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死亡率
- 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脑出血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评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对急性脑出血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016-06~2017-12收住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急诊科17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依据发病30d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1asgow outcome scale,Gos)分为预后良好组(GOS>3,n=97)和预后不良组(GOS≤3, n=75)。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spearman分析探讨NLR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lional institute 0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和脑出血评分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NLR对患者早期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急性脑出血患者平均年龄(62.95±13.51)岁,男性114例,女性58例。其中预后不良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预后良好组明显延长[(18.48±8.25)d vs.(14.94±5.01)d,P=0.002]。共12例患者死亡,病死率6.9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是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 1.331,95%CI,1.049~1.689,P=0.019)。NLR与NIHSS(Spearman rho 0.499,P<0.001)及脑出血评分(Spearman rho 0.510,P<0.001)呈中等强度正相关。NLR预测效能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5(95%CI0.762~0.886,P=0.000),最佳截断值为4.30(敏感度85.33%,特异度64.95%;阳性预测值65.31%,阴性预测值85.14%;阳性似然比2.43,阴性似然比0.23)。结论入院时NLR增高是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其与NIHss评分和脑出血评分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并且对急性脑出血患者临床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 蒋敏顾双双蔡楠刘瑶张秋灵王军何飞
-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临床预后
- 早期凝血功能监测对心肺复苏后目标温度管理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明确心肺复苏(CPR)后目标温度管理患者早期凝血功能监测对神经系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40例CPR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并行目标温度管理的患者,根据ROSC后3个月大脑功能评分(CPC)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CPC 1~3分,18例),预后不良组(CPC 4~5分,22例)。比较2组患者ROSC后24 h(T1)、48 h(T2)、72 h(T3)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结果:T1、T2、T3时间点2组患者PT、APTT、TT、FIB、D-D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后良好组T1时间点与T2时间点PT、APTT、TT、FIB、D-D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2时间点与T3时间点PT、APTT、TT、FIB、D-D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后不良组T1时间点与T2时间点PT、APTT、TT、FIB、D-D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2时间点与T3时间点PT、APTT、TT、FIB、D-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凝血功能对CPR后目标温度管理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预后具有评估参考价值。
- 王芳徐鹏蒋敏王军
- 关键词:心肺复苏凝血功能
- ERCC1 mRNA表达与恶性胸腹腔积液肿瘤细胞对顺铂体外药敏相关性的研究
- 目的分析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rtationgroup 1,ERCC1)在恶性胸腹腔积液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探讨ERCC1 mRNA表达与患者顺铂耐药的相关性。...
- 蒋敏钱晓萍刘宝瑞禹立霞王立峰胡文静邹征云
- 文献传递
-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铁蛋白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出血性转化的预测价值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
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和铁蛋白(serum ferritin, SF)水平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HT)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发病24 h内的首次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人口统计学和临床资料,检测MMP-9和SF水平。对HT组与非HT组人口统计学、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比较,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HT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确定MMP-9和SF对HT的预测价值。
结果
共纳入150例患者,平均年龄(67.01±9.11)岁,男性65例(43.33%);HT组32例(21.33%),非HT组118例(78.67%)。单变量分析显示,HT组MMP-9[(161.19±36.86)μg/L对(100.18±36.70)μg/L;t=8.333,P〈0.001]和SF水平[195.50(188.25~201.00)μg/L对175.00 (165.00~189.25)μg/L;Z=4.891,P〈0.001]显著高于非HT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优势比(odds ratio, OR)2.273,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019~5.070;P=0.047]、心房颤动(OR 4.846,95% CI 1.934~12.146;P=0.001)、MMP-9(OR 3.176,95% CI 1.842~5.479;P〈0.001)、高敏C反应蛋白(OR 2.243,95% CI 1.015~4.954;P=0.045)和SF(OR 2.722,95% CI 1.586~4.672;P〈0.001)是HT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MMP-9(曲线下面积0.904,95% CI 0.851~0.957)和SF(曲线下面积0.776,95% CI 0.684~0.869)对HT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当MMP-9截断值为133 μg/L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4%和15.3%;当SF截断值为187.5 μg/L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1%和27.1%。
结论
急性缺血性卒中HT患者血清MMP-9和SF水平显著升高,早期检测血清MMP-9和SF水平有助于预测HT风险。
- 王芳倪杰周祎蒋敏沙杜鹃
- 关键词:卒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
- ECMO技术对急性中毒导致心搏骤停的治疗进展被引量:9
- 2020年
- 急性中毒导致心搏骤停(APCA)是严重中毒所致的急性循环衰竭,其机制复杂,治疗手段有限,患者存活率低且多数伴有神经功能损伤.近年来,大量研究数据表明,当常规复苏手段无效时,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可能是挽救APCA患者生命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但随着ECMO越来越多地用于APCA患者的救治,也出现了各种临床问题,如人群适应证不统一、最佳支持条件不确定、成本效益存在争议等,仍需要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评估和完善.本文针对APCA流行病学和机制以及ECMO在APCA中应用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探讨ECMO用于APCA救治的临床价值.
- 蒋敏王军何飞
-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急性中毒心搏骤停
- ERCC1 mRNA表达与恶性胸腹腔积液肿瘤细胞对顺铂体外药敏相关性的研究
- 蒋敏钱晓萍刘宝瑞禹立霞王立峰胡文静邹征云
- 脑电双频指数及凝血功能对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后老年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评估被引量:2
- 2017年
- 明确BIS及凝血功能监测对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OSC)后实施目标温度管理(target temperature management, TTM)的老年患者神经系统预后的评估价值。 方法 选取28例年龄≥60岁、CPR后ROSC且行TTM的患者,根据ROSC后3个月患者的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分级(cerebral performance categories, CPC)评分,将其分为A组和B组:A组为预后良好组(CPC 1~3分),12例;B组为预后不良组(CPC 4~5分),16例。分析两组患者ROSC后24 h(T1)、48 h(T2)、72 h(T3)的BIS、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 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D-二聚体(D-dimer, D-D)。 结果 与A组比较,T1时间点B组患者BI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APTT、TT值均显著增加,Fib、D-D值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T2、T3时间点B组患者PT、APTT、TT、D-D值均显著增加,BIS、Fib值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T2时间点PT、APTT、TT、Fib指标水平变化达峰值,T3时间点PT、APTT、TT、Fib指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间点比较,B组T2时间点PT、APTT、TT、Fib、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时间点较T2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IS值在ROSC后呈逐渐升高趋势。 结论 BIS、凝血功能对CPR后ROSC并实施TTM老年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预后具有评估参考价值。
- 蒋敏王军徐鹏王芳
- 关键词:心肺复苏脑电双频指数凝血功能
- 碱基切除修复基因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DNA碱基切除修复通路中XRCC1 Arg399Gln和ADPRT Val762Ala基因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关联,并与先前报道的XRCC1 T-77C、Argl94Trp联合分析其预测作用。方法:收集接受铂类药物为基础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107例,用PCR-RFLP法检测基因型,分析各基因型与铂类药物化疗有效率的关联,并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和治疗方案进行校正。结果:对XRCC1 Arg399Gln多态性进行单因素分析时,发现携带至少1个Gln等位基因的患者的化疗有效率是携带Arg/Arg基因型者的0.42倍(95%CI:0.19-0.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校正后发现携带至少1个Gln等位基因的患者的化疗有效率是携带Arg/Arg基因型者的0.52倍(95%CI:0.22-1.26),但差异不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ADPRT Val762Ala多态性进行多因素分析时,发现携带至少1个Ala等位基因的患者的化疗有效率是携带Val/Val基因型者的1.57倍(95%CI:0.67-3.66)。联合分析各患者4个多态性位点的铂类药物敏感基因型的总数目与铂类药物化疗有效率的关联,并经多因素分析校正后,发现携带3-4个铂类药物敏感基因型的患者的化疗有效率是具有0-2个铂类药物敏感基因型者的4.15倍(95%CI:1.54-11.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XRCC1 Arg399Gln多态性与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需进一步确认,似乎携带野生型Arg/Arg者对铂类药物化疗更敏感;但未能发现ADPRTVal762Ala多态性与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存在明显关联;4个多态性位点联合分析的预测效能高于单个位点。
- 钱晓萍邱立新杨阳蒋敏张颖禹立霞王立峰胡文静刘宝瑞
- 关键词:XRCC1ADPRT基因多态性化疗敏感性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与梗死部位、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被引量:33
- 2018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与梗死灶部位、体积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103例ACI患者(观察组)及97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依据梗死部位将观察组分为皮层梗死组25例及皮层下梗死组78例,依据梗死体积分为小梗死组69例、中梗死组16例、大梗死组18例,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型组68例、中型组32例、重型组3例,检测各组血清NSE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NSE水平[(17.56±5.88)ng/m L]明显高于对照组[(10.95±2.13)ng/m L](P<0.05);皮层梗死组血清NSE水平[(22.16±6.17)ng/m L]明显高于皮层下梗死组[(16.09±4.99)ng/m L](P<0.05);大梗死组患者的血清NSE水平[(23.65±6.13)ng/m L]要明显高于中梗死组[(19.27±6.19)ng/m L]及小梗死组[(15.58±4.42)ng/m L](P均<0.05);中梗死组患者的血清NSE水平要明显高于小梗死组(P<0.05);轻型组血清NSE水平为[(17.08±5.43)ng/m L],中型组[(18.36±6.92)ng/m L],重型组[(19.90±3.01)ng/m L],三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梗死体积的大小与血清中NSE水平存在正相关(r=0.386,P<0.05)。结论 ACI患者血清NSE水平明显升高,尽管不能反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但其升高水平与梗死部位、梗死体积大小显著相关,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 蔡楠何飞王芳顾双双张秋灵王军蒋敏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