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和荣

作品数:15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3篇电子电信

主题

  • 9篇电离层
  • 3篇磁暴
  • 2篇电离层暴
  • 2篇电子含量
  • 2篇相空间
  • 2篇SEASON...
  • 2篇TEC
  • 1篇地磁
  • 1篇地磁暴
  • 1篇地球
  • 1篇地球物理效应
  • 1篇地震
  • 1篇地震前
  • 1篇地震前兆
  • 1篇地震预报
  • 1篇电离层模式
  • 1篇电离层响应
  • 1篇电离层异常
  • 1篇电离层预报
  • 1篇星际

机构

  • 15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国家地震局

作者

  • 15篇蒋和荣
  • 10篇杨美华
  • 6篇杨征宇
  • 5篇刘玉玲
  • 4篇武顺智
  • 1篇刘玉玲
  • 1篇张仲谋
  • 1篇杜品仁
  • 1篇郭兼善
  • 1篇徐楚孚
  • 1篇叶宗海

传媒

  • 5篇空间科学学报
  • 4篇天文研究与技...
  • 3篇电波科学学报
  • 1篇地震
  • 1篇1994年中...
  • 1篇1995年中...

年份

  • 1篇1998
  • 2篇1995
  • 4篇1994
  • 3篇1993
  • 3篇1990
  • 2篇198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988年日地联测期间北京地区TEC行为(英文)
1989年
本文研究1988年3月15日—21日、4月16日—21日、6月24日—7月8日及12月15日—25日四个联测时段内太阳事件对电离层产生扰动时,总电子含量(TEC)的几种特性。 一、磁暴对电离层TEC的影响。在后三次联测期出现三个急始型(SC)磁暴和一个缓始(GS)型暴,分别发生在春季夏季及冬季。把暴时TEC的实测值与相应月磁静日或控制日TEC的均值进行比较,高于磁静日者称为正效应,低于磁静日者称为负效应。结果有三。1、冬季磁暴对电离层电子含量的影响是正效应,即磁暴使TEC增加。2、夏季磁暴对TEC的影响是负效应。3、分季磁暴也是正效应。 二、耀斑对电离层的影响。耀斑爆发后,电离层受到扰动,如SID、电离层暴等。过去的研究发现亮耀斑(1B、2B和3B级)引起TEC增加。88年联测期间TEC行为亦表现出增加特性。伴有紫外爆发的89年4月9日0840UT的耀斑事件,使TEC突增2π(=1.04×10^(17)电子/米~2)。伴有X射线爆的耀斑事件,引起VLF相位超前,即D层电离增加,地电波导的有效高度降低。 三、其他现象。冬季TEC行为明显地呈现周期为2日的行星波波动,春季亦然,但夏季(第三次联测)2日波特性极不明显。TEC的季节变化,夏季最低,变化量亦小,分季(4月,10月)最大,变化量亦大,冬季次之。这与最近分析出的北京地区f_0F_2的行为一致。它反映了电离?
蒋和荣刘玉玲杨美华武顺智
关键词:电离层暴磁静日TEC相位超前SEASONAL
空间环境参数时变关系的获取方法
<正>时变模式的建立通常有以下3种方法:(1)根据实验现象及结果,直接找出时变关系;(2)通过数理分析,找出影响和改变研究对象的动力性质的因素及彼此间的关系,在略去某些次要因素和关系后,得到有关方程;(3)利用系统的观测...
蒋和荣
文献传递
北京地区电离层电子含量的某些特性被引量:1
1989年
从对1980年至今的北京电离层电子含量的常规观测资料分析发现:电离层电子含量(IEC)的周日变化曲线除了绝大多数呈单峰变化外,还有非扰动状态下的周日双峰变化、夜增长现象以及日出后不久的次极大正午之后的主极大等.本文着意于报道北京地区的IEC双峰特性和夜增现象及其随太阳活动的周期变化,并与其它报道进行比较.
蒋和荣徐楚孚
关键词:电离层电子含量
电离层异常能否作为地震前兆的研究被引量:28
1998年
分析日本 4次地震前 5个电离层垂测站资料 ,发现地震前后震中附近夜间电离层偶发 E层的临界频率 f0 ES值多数呈下降趋势 ,少数呈增加趋势。分析国际地球物理年 ( IGY)期间多个地震震中附近电离层垂测站资料 ,得出 f0 F2 参数变异的统计特性是震前有正扰趋势。本文对震源电场影响电离层的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 。
杜品仁蒋和荣郭兼善
关键词:地震前兆电离层异常地震预报
总电子含量的一个统计模式被引量:5
1993年
利用北京实测的TEC及f_0F_2资料,求出太阳黑子数R,电离层临界频率f_0F_2和总电子含量的一个统计关系。
蒋和荣杨美华刘玉玲武顺智
关键词:总电子含量
1958年7月8日磁暴的电离层响应
1993年
本文用遍布全球的52个电离层垂测台站资料,研究1958年7月8日磁暴期间全球电离层扰动的发展变化;各扇区的响应特性;扰动的传播轨迹及速度等。获得以下结果:1.几大扇区的电离层扰动始于南北两极,美洲扇区除具这一特征外,其赤道地区在磁暴急始后不久,出现一个扰动中心,邻近区域的扰动受其控制。2.扰动由高纬向低纬发展,由扰动中心向外传播。3.扰动峰面几乎与地磁力线垂直,即扰动沿磁力线方向发展,其传播速度大约在150—600m/s范围。
蒋和荣杨美华刘玉玲王焕芳
关键词:磁暴电离层响应
电离层参数行为的相轨道表示及其新的预测模型被引量:2
1995年
以不同时间尺度的电离层参数时间序列重构的相轨道,表征了该参数的复杂行为,并由此提出了参量预测的相空间相似及回归模型。两模型用于海口(20°2'N,102°20'E)f0F2和M(3000)F2的预测,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蒋和荣杨征宇杨美华
关键词:相空间电离层时间序列
国际参考电离层模式在东亚几个站的适应性研究被引量:2
1994年
本文利用我国广州、海南电离层垂测站的资料,对临界频率实测值(月中值)与IRI—90模式值比较发现:IRI—90的计算值f0F2普遍低于实测值;f0E及f0F1符合较好,但模式的E层和F1层出现与消失时刻同实际情况存在差异;模式忽略了冬季(12,1,2月)F1层的存在。从富克镇的数字测高仪剖面资料发现不能用LAY函数描述。从分析79年西安及东京的TEC值发现模式的分季缺陷。文未提出了修改建议。
蒋和荣杨美华杨征宇
关键词:散射电离层模式适应性
M(3000)F_2因子光滑值的相空间回归预测模型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给出了传播因子M(3000)F2流动均值的新预报方法-相空间回归模型。用此模型试验了低纬地区(海面)的相应资料,发现其预报精度比用相空间相似模式有较大程度的改善,且本方法也可用于f0F2的预报。
蒋和荣杨征宇杨美华
关键词:通信电离层预报
AR5395活动区的太阳-地球效应
1990年
1989年3月太阳上出现的活动区5395产生了一系列的大耀斑,向行星际空间注入了大量的等离子体和高能粒子辐射,以及各种波长的电磁辐射,引起了一系列的地球物理效应。如磁层受到巨大扰动,出现了罕见的地磁暴,导致地球上一些地区供电系统出现异常甚至被损坏;电离层被骚扰,使通讯遭到严重干扰和破坏;大气被严重干扰。
叶宗海蒋和荣张仲谋
关键词:地球物理效应活动区地磁暴行星际空间磁层高能粒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