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瑞琪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血管
  • 1篇血液动力
  • 1篇血液动力学
  • 1篇药物洗脱
  • 1篇药物洗脱支架
  • 1篇液动
  • 1篇硬化斑块
  • 1篇中药
  • 1篇粥样硬化斑块
  • 1篇洗脱支架
  • 1篇流场
  • 1篇斑块
  • 1篇HAUSDO...
  • 1篇残肢
  • 1篇沉积量

机构

  • 3篇四川大学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3篇董瑞琪
  • 3篇蒋文涛
  • 2篇晏菲
  • 2篇樊瑜波
  • 1篇郑庭辉
  • 1篇李小龙
  • 1篇陈宇

传媒

  • 2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第十届全国生...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一种表征残肢血管结构变形的参数方法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论证改进的Hausdorff距离(modified Hausdorff-distance,MH)对残端血管树结构变化的影响规律。方法从CT断层扫描获得临床病例血管模型数据,在MIMICS 10.0中通过设置"控制点间距"(distance between control points,DCP)参数得到残肢血管的中心线模型,在MATLAB软件中编程施加变形,并计算和分析参数MH。根据转轴位置的不同,按照参与变形的血管节点数目、血管总长逐渐增大的顺序,将变形分为C_1、C_2、C_3、C_44种情况。结果 MH随着血管旋转角度的增加而增大,但由于参与变形血管模型的最大旋转半径和血管总长不同,呈现不同的增长趋势。随血管旋转角度增加,MH从C1到C4均逐渐增大,C_2到C_3变化最大,C_3到C_4变化最小。其中,C_2最大旋转半径和血管总长比C_1分别增加了22.2%和91.3%,C_4最大旋转半径和血管总长比C_3分别增加了14.1%和26.8%,而MH则最大变化了60.4%和4.5%。结论 MH可有效表征残端血管结构的变化,可近似认为在残肢中MH与血管变形角度呈正比,且最大旋转半径对MH的影响较大,同时发现DCP<3 mm可有效避免参数设置的影响。另外,MH还可用于其他血管树结构变化和比较的研究。
李小龙晏菲董瑞琪陈宇蒋文涛樊瑜波
关键词:残肢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不同支架间距对药物沉积量影响的数值分析
<正>早期对药物洗脱支架的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能影响局部药代动力学,同时,由于斑块的组织成分与正常血管壁有显著差异,使得斑块中的药物扩散能力与血管壁有所不同,说明针对斑块对药物吸收和扩散的影响进行研究十分必要。考虑...
董瑞琪蒋文涛
文献传递
药物洗脱支架在弯曲动脉中药物沉积量的数值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分析弯曲动脉中药物洗脱支架间距和药物释放位置对血管壁内药物沉积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二维弯曲血管和支架模型,对单一支架筋不同表面载药和不同支架间距(1、3和7倍支架筋宽)下血管壁内药物沉积量进行数值研究,并将计算结果与直管中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药物从单一支架筋4个不同表面所产生的药物沉积量有较大差异,与直管相比,顶面的绝对优势在弯管中被减弱,近端的弱势在弯管中有大幅提高,远端变化不大。随着支架筋间距的增大,沉积量平均值增大,但变化幅度不如直管中剧烈。弯管内外侧形成沉积量差,外侧比内侧小很多。结论局部流场的改变,药物从支架筋表面洗脱的位置以及多个支架筋的间距对弯曲血管中的药物沉积量有显著影响,且影响结果与直管中明显不同。
董瑞琪蒋文涛郑庭辉晏菲樊瑜波
关键词:药物洗脱支架流场血液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