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繁梅
- 作品数:57 被引量:208H指数:8
-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延安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 三氧化二砷联合抗坏血酸对骨髓瘤细胞增殖与凋亡的作用被引量:1
- 2005年
- 葛繁梅白庆咸梁蓉黄高昇陈协群靳雪琴王哲高广勋张伟平王文清
- 关键词:联合治疗方案三氧化二砷抗坏血酸凋亡效应AS2O3死亡受体
- 长链非编码RNA在AML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2018年
-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00 nt的RNA分子,不编码蛋白,但可与蛋白质、DNA和RNA相互作用,通过基因印记、染色质重塑、细胞周期调控、剪接调控等机制,在表观遗传学、转录调控、转录后调控等层面调控基因表达。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细胞中亦存在多种异常表达的lncRNA,其中表达上调的lncRNA有RUNXOR、UCA1、PVT1等,表达下调的lncRNA有IRAIN、LLEST、NEAT1等。这些异常表达的lncRNA在AML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抑癌或促癌作用,有可能成为新型肿瘤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 徐英英葛繁梅
- 关键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长链非编码RNA
-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9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及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200 mg/(kg·d)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400 mg/(kg·d)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上升时间、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出血停止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及医疗费用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儿血小板计数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计数均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血小板上升时间、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出血停止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接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为95.00%,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7%,对照组为12.50%,两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医疗费用为(1.25±0.34)万元,对照组患儿平均医疗费用为(2.31±0.40)万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ITP具有类似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但小剂量丙种球蛋白组治疗费用明显降低,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苏保雄梁璐葛繁梅任羽曹慧琴
-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地塞米松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DC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淋系肿瘤6例疗效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DC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淋系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例难治复发淋系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其疗效。结果6例患者中,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4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1例。患者在1疗程诱导化疗方案结束后,总反应率为100%,不良反应以血液科患者化疗后均会出现的三系细胞减少及相应并发症为主,通过对症治疗后均能得到纠正。结论DC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淋系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尚可,但病例数较少,需进一步收集更多临床病例。
- 寇丹婷冯延丽何雨晨葛繁梅
- 关键词:难治复发
- 长链非编码RNA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0年
-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多种因素引起的造血系统恶性疾病,常伴随重现性遗传学异常或突变。由于AML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增高,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作为其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一环也得到了重视。lncRNA是目前发现的一种不具有编码蛋白质能力的RNA,参与了染色体失活、染色体修饰、基因印记、细胞分化调控及细胞周期调控等生物过程,其来源多种多样,包括癌症易感性候选者15、长链非编码RNA HOXB簇反义RNA3、人H19基因、homeobox反义基因RNA、INK位点反义非编码RNA、SBF2的反义RNA、长基因间非编码RNA 00662等,其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在AML发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与AML的发生、发展、预后、复发密切相关。
- 何雨晨徐英英葛繁梅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长链非编码RNA
- 化疗引起的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抑制的防治进展
- 2024年
-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是常见的血液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提高,目前采用的主要治疗方式是联合序贯化疗,由于其化疗强度大,骨髓抑制深,因此为提高患者缓解率,需加强对骨髓抑制期的重视,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及经济压力。
- 任倩王绍辉葛繁梅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出血贫血
-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缓解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 2001年
- 葛繁梅刘延香
-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全反式维甲酸残留白血病细胞
- 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在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研究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 CD25+ Treg细胞)在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30例确诊的白血病患者在入院时各采静脉血2ml,予EDTA-K2抗凝后送流式细胞仪(FCM)检测CD4+ 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分别给予30例患者VCDP(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柔红霉素、泼尼松)方案、DA、M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或HA(高三尖杉碱、阿糖胞苷)方案静脉注射化疗,化疗后骨穿+外周血示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再次采取外周血样,流式细胞仪检测CD4+ 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化疗缓解后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Treg细胞下降明显。结论:外周血CD4+ CD25+ Treg细胞的表达水平对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刘卉刘延香葛繁梅高雪梅
- 关键词:CD4+CD25+TREG细胞外周血白血病
-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预防血液肿瘤化疗相关肝损伤多中心临床协作研究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观察和评价在大样本血液肿瘤患者人群中采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预防抗肿瘤化疗相关性急性肝损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511例患者化疗开始前1d给予200mg的异甘草酸镁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连续用药至1个化疗疗程结束后,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用药≥7d。观察化疗前后肝脏生化指标的变化及输注异甘草酸镁的不良反应。结果:共入组1567例接受化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纳入全分析集(FAS)分析1511例。化疗后ALT、AST、T-BIL、D-BIL、ALP及GGT较化疗前均无增高。化疗过程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肝损伤,其中TBIL异常率最高,为15.19%。化疗前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化疗后肝功能较前好转,化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改善有统计学差异。患者在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电解质、血压等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与化疗药物同时应用,能够防治血液肿瘤化疗药物相关性肝损伤,明显降低其发生率。
- 李国辉陈任安王文清秦炜炜赵万红姚亚洲张启科张亚莉黄国强田培军张福林贺鹏程葛繁梅王一宋艳萍耿惠王存邦王景昌刘利
-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化学治疗急性肝损伤异甘草酸镁注射液
- FLAG方案治疗成年人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 观察FLAG方案在成年人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诱导化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复发难治性ALL患者(治疗组)20例,采用FLAG方案补救化疗;选择20例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住院的复发难治性ALL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首次诱导方案和去甲氧柔红霉素(IDA)联合依托泊苷及大剂量甲基氢化泼尼松方案,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应用流式细胞术(FCM)以白血病细胞特异分化抗原为标志监测两组微小残留病(MRD),并与传统骨髓形态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液学不良反应相似(P=0.548),治疗组其他非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包括肝损伤(4/20)、心脏毒性(1/20),较对照组(9/20 和4/20)轻;大多数不良反应均可耐受。治疗组CR 8例(40.0 %),CR患者平均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分别为6个月(4~30个月)和11个月(9~30个月);对照组CR 7例(35.0 %),CR患者平均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分别为4个月(3~30个月)和9个月(9~30个月),两组总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早期复发率[5.0 %(1/20)]和髓外复发率(0)较对照组[20.0 %(4/20)和10.0 %(2/20)]低。结论 FLAG方案治疗成年人复发难治性ALL不良反应可耐受,为患者选择同种异基因移植争取了时间。
- 刘宇宏张艳葛繁梅封青海高雪梅张筱东
- 关键词:复发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