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濂

作品数:20 被引量:105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小麦
  • 7篇不育
  • 6篇性状
  • 5篇品质性状
  • 5篇基因
  • 4篇恢复基因
  • 4篇不育系
  • 3篇育性
  • 3篇轮回选择
  • 3篇核不育
  • 2篇遗传力
  • 2篇育性恢复
  • 2篇杂交
  • 2篇杂种
  • 2篇杂种优势
  • 2篇太谷核不育
  • 2篇太谷核不育小...
  • 2篇普通小麦
  • 2篇核不育小麦
  • 2篇K型不育系

机构

  • 19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河南省农业科...

作者

  • 19篇范濂
  • 8篇崔党群
  • 5篇范平
  • 5篇张汝斌
  • 5篇詹克慧
  • 4篇王新望
  • 3篇王福亭
  • 2篇吕德彬
  • 2篇许海霞
  • 2篇郑喜俭
  • 1篇张清海
  • 1篇武耀廷
  • 1篇魏良明
  • 1篇刘万代
  • 1篇董中东
  • 1篇赵彬
  • 1篇宋迎辉
  • 1篇程静
  • 1篇程西永
  • 1篇孙建英

传媒

  • 6篇河南农业大学...
  • 5篇华北农学报
  • 2篇作物学报
  • 1篇遗传
  • 1篇河南科技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世界农业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1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5
  • 4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 4篇1990
  • 1篇198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麦主要籽粒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1990年
作物性状间的相关性是作物育种后代选择的重要根据。小麦品质性状测定困难,掌握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有助于利用农艺性状对品质性状进行间接选择,节省人、财、物,提高育种效率。为此,本文目的在于研究小麦主要籽粒品质性状同农艺性状的相关性,为优质小麦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范濂崔党群范平
关键词:籽粒品质农艺性状面筋含量后代选择沉淀值蛋白质产量
世界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进展被引量:8
1982年
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仍然是现阶段提高产量的一条有效途径。小麦是白花授粉作物,过去一直认为难以利用杂种优势。1951年日本木原均在探索小麦起源时,发现将普通小麦的细胞核导入尾形山羊草(Ae.caudata)的细胞质能导致雄性不育。1953年深泽广祐育成卵形山羊草(Ae.ovata)胞质硬粒小麦雄性不育系和普通小麦雄性不育系。但是这些不育系都具有严重的副作用,如胚不正常和抽穗期过度推迟,在生产上不能利用。
范濂
关键词:小麦雄性不育系山羊草杂种优势利用抽穗期杂交小麦
小麦几种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早代选择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0
1990年
以三个冬小麦单交组合为试验材料,采用遗传力、遗传进度和杂种后代品质性状表现在年份间的稳定性等分析方法,对小麦几种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早代选择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淀值、容重的遗传力较高,蛋白质含量和单株蛋白质产量的遗传力较低.沉淀值、蛋白质产量在各杂种早代的相对预期遗传进度均在20%以上.不同的品质性状受环境的影响较大,但所表现出的稳定性不同.
范濂赵彬
关键词:小麦品质性状遗传力产量性状
小麦K型雄性不育育性恢复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0
1998年
采用国内指标法和国际指标法对MS(K)豫麦3号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63个恢复系间的恢复度差异显著,国内法恢复度超过80%的恢复系占1163%;K型杂种小麦小穗中部小花的结实性与恢复系的恢复能力呈高度正相关(r=09775)。3个K型杂种小麦F2代恢复度国际指标法测定的结果遵从正态分布,而国内指标法测定的结果不呈正态分布;恢复度越高的杂种,其恢复度分布的方差越小;一个高恢复度的恢复系可能具有3对恢复基因,其余2个恢复系具有2对恢复基因。
范濂武耀廷吕德彬詹克慧白鹤峰
关键词:小麦恢复度恢复基因
小麦恢复系R_(4489)的恢复基因染色体定位研究被引量:2
1990年
1987~1989年,用CmstChris单体系统为母本与恢复系R_(4489)杂交,杂种F_1代通过镜检,查出单体。对单体F_2代单株套袋并进行育性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R_(4489)有两个恢复基因,一个主要恢复基因位于1B 染色体上,另一个次要恢复基因位于4B 染色体上,还有一个育性抑制基因位于6D染色体上。
郑喜俭范濂张汝斌范平孙建英
关键词:小麦恢复基因
小麦K型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被引量:23
2006年
选用K型不育系豫麦3号、S43及其相应的保持系,与恢复系豫麦2号和豫麦49组配了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不育系//不育系/恢复系和不育系/恢复系//保持系三种回交群体,对小麦K型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恢复力的恢复系携带的恢复基因对数不同,恢复力较强的豫麦2号携带2对主效基因,恢复力较低的豫麦49仅携带1对主效基因。此外,还有微效基因对育性恢复起作用,这种基因不仅存在于恢复系中,也存在于不育系(保持系)中。在K型细胞质背景下,不携带恢复基因的雄配子的传递率很低,而雌配子传递正常。
詹克慧程静崔党群范濂许海霞宋迎辉
关键词:小麦K型不育系恢复基因
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进行轮回选择的改良效应被引量:4
1991年
由14个亲本的太谷核不育小麦不育株等量混合组成基础群体B_1,对其6个性状进行混合选择和单性状集团选择;由4个亲本的太谷核不育小麦不育株等量混合组成基础群体B_2,进行回交混合选择.结果表明,无论采取哪种方案,对单株籽粒蛋白质产量、穗粒数、百粒重和单株产量均具有较高的选择效率,三轮平均在5%以上.从单个性状的遗传进度看,集团选择效果最大;对群体的改良,以混合选择最优,其次是回交混合选择,二者均有利于群体方差的增大,而集团选择不利于群体方差的增大.就选择阶段而言,集团选择、混合选择和回交混合选择分别在第一、二、三轮选择效果最高.本文还对小麦轮回选择方法应用提出了新的看法.
王新望张汝斌范濂
关键词:小麦太谷核不育轮回选择育种
国审小麦新品种豫农035选育报告被引量:3
2009年
豫农35是河南农业大学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在2004—2006年度国家小麦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7827.15kg/hm2,比对照品种豫麦49增产4.05%,达显著水平,在2006—2007年度国家生产试验中比对照新麦18增产4.4%。200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07006号。该品种适宜在黄淮南片麦区推广种植。
张清海范濂崔党群孙希增刘万代
关键词:小麦高产稳产
冬小麦子粒品质性状多目标间接选择数学模型初探被引量:3
1993年
利用56个冬小麦品种(系),采用双重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冬小麦子粒品质性状多目标间接选择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株高和单株穗数,可同时提高单株子粒蛋白质产量与含量及干面筋含量;而增加单株子粒产量可以提高单株子粒蛋白质产量,但降低子粒蛋白质含量和干面筋含量;千粒重每增加1.0g,沉淀值减少0.07791ml;湿面筋含量随株高增加而增高,随结实小穗数增加而降低.
范濂崔党群范平
关键词:冬小麦品质性状数学模型
小麦Ae.ovata胞质不育系恢复基因的遗传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选用豫 麦3 号卵 圆山羊 草( Ae .ovata) 细 胞质不育 系,对 其育 性恢 复基 因的 遗传 进行 了研究。结 果表明, T 型 恢复 系中具 有显 性恢复 基因, 能够恢 复卵 圆山羊 草胞 质不育 系的 育性,普 通小麦品种 豫麦2 号 中具有一 对隐性 恢复基因 ,显性与 隐性基 因间 的互 作方 式为 基因 上位 作用。 在讨论中对 卵圆山 羊草细胞 质的利用 价值提 出了看法 。
詹克慧范濂武跃廷孙笑梅范平
关键词:小麦细胞质不育系恢复基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