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希智

作品数:41 被引量:100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理学
  • 18篇电子电信
  • 13篇机械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9篇发光
  • 18篇电致发光
  • 7篇有机电致发光
  • 6篇发光薄膜
  • 5篇配合物
  • 5篇全光极化
  • 4篇电致发光薄膜
  • 4篇有机配合物
  • 4篇稀土
  • 4篇光子
  • 4篇掺杂
  • 3篇电致发光器件
  • 3篇晶体
  • 3篇光学
  • 3篇光子晶体
  • 3篇发光层
  • 3篇发光机理
  • 3篇发光器件
  • 3篇
  • 2篇英文

机构

  • 22篇浙江大学
  • 18篇鞍山师范学院
  • 7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中国计量学院
  • 1篇盘锦职业技术...

作者

  • 41篇范希智
  • 19篇刘旭
  • 16篇唐晋发
  • 16篇顾培夫
  • 10篇陈君
  • 5篇祝霁洺
  • 4篇凌启淡
  • 3篇易迎彦
  • 3篇李刚正
  • 2篇朱钧
  • 2篇姜良广
  • 2篇陈清明
  • 1篇郜洪云
  • 1篇黎敏
  • 1篇汪联辉
  • 1篇刘子龙
  • 1篇刘文超
  • 1篇谭长明
  • 1篇陈钰清
  • 1篇章文贡

传媒

  • 15篇光学仪器
  • 9篇鞍山师范学院...
  • 4篇光子学报
  • 3篇半导体光电
  • 2篇激光杂志
  • 2篇真空科学与技...
  • 1篇化学学报
  • 1篇激光技术
  • 1篇电子器件
  • 1篇激光与红外
  • 1篇华东三省一市...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2
  • 5篇2001
  • 9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6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杨氏双缝干涉讨论Talbot效应被引量:10
2005年
利用杨氏双缝干涉原理讨论了平行光垂直照射下光栅的Tablot及分数Tablot现象 在成像平面上所观察到的光栅衍射条纹实质上是光栅中一定缝距的许多双缝对的杨氏干涉条纹的可除相干叠加条纹,其条纹间距和明暗中心位置都未变化;但是像相对于光栅即条纹分布相对于光栅刻线可能有半个周期的偏移,这可由双缝对参数α的奇偶决定,如果α为偶数则没有偏移。
范希智
关键词:双缝干涉TALBOT效应光栅
稀土有机配合物作发光层的有机电致发光薄膜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2年
概述了稀土有机配合物电致发光薄膜器件的材料、结构、发光机理。介绍了目前研究的状况。
范希智刘旭顾培夫唐晋发
关键词:稀土有机配合物电致发光
有机电致发光薄膜器件的研究被引量:7
1999年
有机电致发光薄膜具有制备方便,驱动电压低,发光亮度高,可以与聚合物基底匹配等优点,成为目前世界显示技术的一大研究热点。论述了有机发光薄膜器件的结构、工作机理及其薄膜电致,光致发光的特性,论述了薄膜发光器件的电学特性与光学特性及其器件在脉冲电压波形驱动下的电光特性,提出了应用于显示技术的有机电致发光薄膜器件的电学于光学特性的优化方法。
刘旭范希智顾培夫唐晋发
关键词:电致发光
分析一维光子晶体的传输矩阵法与光学薄膜的菲涅耳系数矩阵法的等效性被引量:2
2014年
一维光子晶体与光学薄膜的结构都具有分层性,为了得它们分析方法的异同,本文比较分析了一维光子晶体能带结构的传输矩阵法与计算光学薄膜分光特性的菲涅耳系数矩阵法,结果发现两种方法在计算一维光子晶体与光学薄膜的反射率与透射率上是等效的,用菲涅耳系数矩阵法计算一维光子晶体的反射率R与入射光波长的变化规律的实例也表明这一点,这两种方法在公式表述中的差别在于位相改变量δ的符号的正负,但不影响计算结果。
范希智易迎彦陈清明刘子龙郜洪云祝霁洺浦实黎敏
关键词:光子晶体传输矩阵法光学薄膜
Eu^(3+)配合物红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被引量:2
2000年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Eu^(3+)配合物———Eu(BA)_2 (MAA) (Phen) ,并将其作为红光发射材料制备了结构为Glass/ITO/Eu(BA)_2 (MAA) (Phen) /Al的有机电致发光薄膜器件。这种材料具有很强的荧光和很好的单色性且比较强的电致发光。器件的开启电压为 12V。在电压为 2 6V的正向驱动下 ,器件的亮度为 15cd/m^2 ,发光效率为 0 .2 5lm/W。结合测量粉末、薄膜状态下的荧光光谱、激发光谱和电致发光情况下的伏安特性、电光特性曲线及其电致发光光谱 ,对器件的发光机理进行了探讨。
陈君范希智刘旭凌启淡
关键词:红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铕配合物发光机理
级数为2/3的分数傅里叶变换的单透镜法光学实现及其验证
2011年
对于级数为2/3的分数傅里叶光学变换,一种简单的实现方式是将物置于一个焦距为f的正薄透镜一侧f/2处,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同距离处即得到该物的变换。为了验证其正确性,利用其可加性和周期性的性质,分别将3和6个这种2/3的分数傅里叶光学变换相加与傅里叶光学变换的4f和8f系统比较,观察到相同的输出结果,从而说明这种2/3分数傅里叶光学变换的实现方式是正确的。文中还说明了这种装置的优点。
范希智祝霁洺
关键词:傅里叶变换分数傅里叶变换
薄膜限抑全反射的讨论
1996年
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发生全反射,但在特殊情况下,即使满足上述条件,全反射也要受到限制,本文利用薄膜干涉理论讨论这种情况,
范希智李国军
关键词:全反射
主客体掺杂的偶氮类聚合物薄膜的制备和全光极化特性被引量:3
2004年
采用旋转甩膜法制备了主客体掺杂型的偶氮类聚合物薄膜 ,构成薄膜的光学活性生色团包括分散红 1、分散橙2 5、分散黄 7、分散红 54 ,基体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PMMA )或聚碳酸酯 ( PC)。利用扫描电镜 ( SEM)、X射线衍射( XRD)、差示扫描量热计 ( DSC)、红外光谱法 ( IR)、紫外 -可见吸收谱仪和显微硬度仪等对样品的表面、染料的结晶性、玻璃化转变温度、掺杂聚合物的结构、薄膜的吸收谱以及硬度进行了分析。并系统研究了工艺条件对偶氮类聚合物薄膜的全光极化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 ,分散染料浓度越大光极化产生的二阶非线性效应越强 ,这与单位面积内聚合物薄膜中含有较高浓度的分散红有关。通过普通热处理的聚合物薄膜样品 ,在避光保存的条件下 ,产生的全光极化效果最明显。总之 。
谭静李爱东刘文超范希智王慧田吴迪闵乃本
关键词:全光极化
用稀土金属Eu的有机配合物Eu(DBM)_2(AA)phen作发光层的有机电致发光薄膜的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研究了稀土Eu的有机配合物Eu(DBM ) 2 (AA) phen的光致发光特性。用Eu(DBM) 2 (AA) phen作发光层 ,分别用N ,N 双 (3 甲苯 ) N ,N 二苯联苯胺 (TPD)和聚乙烯基咔唑 (PVK)作空穴传输层研制了有机电致发光薄膜器件 。
范希智陈君凌启淡刘旭顾培夫唐晋发
关键词: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发光层
有机电致发光薄膜的电流输运机理的分析被引量:2
2001年
用TPD作空穴传输层、8-羟基喹啉锌作发光层 ,制备了有机薄膜器件 ,测量了其电致发光特性。分析了该器件的电流输运机理 ,认为该有机薄膜器件在电致发光时流过器件的电流受热电子注入效应、空间电荷限制效应、隧穿效应及器件电阻效应的影响。
范希智陈君刘旭顾培夫唐晋发
关键词:电致发光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