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嗣刚

作品数:91 被引量:162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34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0篇农业科学
  • 11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5篇珠母贝
  • 33篇合浦珠母贝
  • 20篇基因
  • 14篇对虾
  • 10篇斑节对虾
  • 7篇性状
  • 7篇养殖
  • 7篇杂交
  • 7篇克隆
  • 6篇蛋白
  • 6篇微卫星
  • 6篇细胞
  • 6篇贝类
  • 5篇育种
  • 5篇生长性状
  • 5篇双列
  • 5篇双列杂交
  • 5篇基因克隆
  • 4篇大珠母贝
  • 4篇盐度

机构

  • 86篇中国水产科学...
  • 33篇上海海洋大学
  • 4篇集美大学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大连海洋大学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钦州学院
  • 2篇汕头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岭南师范学院
  • 1篇广州大学
  • 1篇天津农学院
  • 1篇韶关学院
  • 1篇北部湾大学
  • 1篇珠海市现代农...
  • 1篇宁德市富发水...

作者

  • 89篇范嗣刚
  • 52篇喻达辉
  • 45篇黄桂菊
  • 45篇刘宝锁
  • 30篇邱丽华
  • 28篇赵超
  • 27篇王鹏飞
  • 26篇张博
  • 17篇郭奕惠
  • 15篇姜松
  • 15篇邓正华
  • 9篇苏家齐
  • 8篇张东玲
  • 7篇黎火金
  • 7篇罗会
  • 6篇陈明强
  • 4篇李有宁
  • 3篇温为庚
  • 3篇郝博飞
  • 3篇陈飞飞

传媒

  • 16篇南方水产科学
  • 6篇广东农业科学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4篇海洋科学
  • 4篇广东海洋大学...
  • 3篇海洋渔业
  • 3篇科学养鱼
  • 2篇南方农业学报
  • 2篇“全球变化下...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水产科技情报
  • 1篇水产学报
  • 1篇水产科学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2012年中...

年份

  • 3篇2023
  • 8篇2022
  • 9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9篇2018
  • 5篇2017
  • 10篇2016
  • 12篇2015
  • 14篇2014
  • 8篇2013
  • 3篇2012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斑节对虾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Prx5及其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斑节对虾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Prx5的cDNA,它的核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包括该cDNA的表达载体。以及斑节对虾过氧化物还原酶Prx5重组蛋白在制备具有虾类抗细菌功效或具有增强...
闫路路邱丽华赵超王鹏飞范嗣刚卜瑞倩
文献传递
合浦珠母贝选育组和对照组生长性状相关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收集合浦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F4选育组和对照组不同月龄生长数据,对壳长、壳高、壳宽和体质量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各月龄选育组和对照组生长性状间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相关系数范围分别为0.47~0.88和0.44~0.92。除选育组6月龄壳宽与其他性状间相关系数大于对照组相应数值外,选育组生长性状间相关系数均小于对照组。各月龄选育组和对照组估算体质量的多元回归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方程判定系数(R2)范围分别为0.625~0.848和0.745~0.902,选育组方程判定系数均小于对照组。该研究结果为合浦珠母贝选择育种工作中确定重要目标性状提供了理论指导。
郭奕惠刘宝锁范嗣刚张博陈晓玲喻达辉
关键词:合浦珠母贝
合浦珠母贝章鱼胺受体(OAR)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章鱼胺受体(octopamine receptor,OAR)广泛存在于无脊椎动物中,具有调节神经肌源性节奏收缩、调节c AMP水平、参与磷酸化途径等多种重要功能,但其在贝类中的研究却很少。该研究克隆了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OAR基因(pf OAR)的c DNA全长序列,比较分析了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该基因在不同组织和幼体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差异以及贝壳损伤后该基因在外套膜中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pf OAR的c DNA全长1 890 bp,开放阅读框1 659 bp,编码552个氨基酸,有7个跨膜结构域,具有G蛋白偶联受体的共性。pf OAR在6个被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外套膜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幼体发育过程中pf OAR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变态期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时期;人为损伤贝壳36 h后,pf OAR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这些结果表明pf OAR在合浦珠母贝中可能具有多样化的功能,参与了贝壳的形成和修复,为进一步开展pf OAR的功能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王德清李海梅黄桂菊张博范嗣刚刘宝锁苏家齐喻达辉
关键词:合浦珠母贝生物矿化变态发育
一种用于水体中气体环境胁迫研究的实验系统
一种用于水体中气体环境胁迫研究的实验系统,该系统包括气体准备区和实验区,所述实验区包括至少一个实验水槽,所述气体准备区包括空气源、实验气体源和气体混合室,所述空气源由气泵一泵入空气,所述实验气体源由实验气体源瓶释放进入实...
邱丽华闫路路王鹏飞赵超范嗣刚
文献传递
合浦珠母贝matrilin-1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以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转录组中的matrilin-1基因片段为基础,开展了matrilin-1的c DNA全长(Pfmatrilin-1)克隆和定量表达分析。Pfmatrilin-1基因c DNA全长2 036 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1 194 bp,编码397个氨基酸,包括1个信号肽序列和2个血管性血友病因子A(von Willebrand factor A,VWA)样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无脊椎动物的matrilins与脊椎动物的matrilins进化关系较远。荧光定量PCR表达分析结果显示,Pfmatrilin-1 mRNA在合浦珠母贝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血液中表达量最高(P<0.05);Pfmatrilin-1从担轮幼虫期至变态期均有表达,眼点期表达量最高(P<0.05),而贝类幼虫发育到眼点期就会开始附着,眼点期幼虫原壳生长停滞,次生壳形成,因此推测其可能与次生壳的形成有关。这些结果表明Pfmatrilin-1在合浦珠母贝生物矿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王珍珍黄桂菊范嗣刚刘宝锁张博苏家齐喻达辉
关键词:合浦珠母贝表达谱基因克隆
合浦珠母贝选育基础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评价
2014年
利用微卫星标记对2012年3月和6月分别构建的两批共17个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选育基础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6对微卫星引物在17个群体共680个个体中检测到29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在2~7之间,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在2.06 ~ 3.07之间,平均观测杂合度在0.31 ~0.58之间,平均期望杂合度在0.46~0.65之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在0.39~0.58之间,高度多态(PIC≥0.50)群体有11个(占64.7%).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卡方检验)的结果显示,在检测得到的102个数据结果中,有53个(占52.0%)极显著地偏离了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P<0.01).从遗传偏离指数(D)的结果可以看出,17个群体在不同的微卫星位点存在不同程度的杂合子缺失现象.本研究表明,两批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参数非常接近,每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都较高,对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和遗传分化格局有了初步的把握,为下一步交配设计构建下一代核心群体奠定了理论基础.
王婧璇范嗣刚黄桂菊刘宝锁张东玲郭奕惠喻达辉
关键词:合浦珠母贝微卫星遗传多样性评价
一种合浦珠母贝群组旋转交配育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浦珠母贝群组旋转交配育种方法,步骤如下:收集至少3个不同来源合浦珠母贝群体,构建F1代双列杂交群体;繁殖季节之前,对每个群体随机取样1000个以上个体进行性状测量,计算选育性状平均值或多性状综合选择指数...
喻达辉黄桂菊刘宝锁范嗣刚罗会黎火金
文献传递
南海4个花刺参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在我国南海涠洲岛、临高、琼海和三亚4个地区采集野生花刺参。利用线粒体cox1对这4个花刺参群体83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共检测到34个多态位点和23个单倍型。4个群体的核苷酸多样性为0.00128~0.01684,单倍型多样性为0.30719~0.96190。Tajima′s D检验的结果显示,涠洲岛、三亚和琼海群体符合中性进化模型。4个群体的邻接结果显示,涠洲岛先与临高群体聚集在一起,再与三亚聚集,最后与琼海聚集。临高群体和涠洲岛群体之间,三亚群体和琼海群体之间不存在遗传分化,其余群体间有不同程度的遗传分化。4个群体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基因流。群体间未形成完全隔阂的地理群体。分子方差分析显示,群体内个体间的遗传变异占87.20%,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占12.80%。从单倍型邻接树和单倍型网络关系图中未发现有地理谱系结构的单倍型。
文菁范嗣刚李海鹏胡超群
关键词:单倍型基因流
基于AFLP的海萝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应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广东深圳、汕头和山东长岛的海萝(Gloiopeltis furcata)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应用筛选出的10对多态性丰富的AFLP引物,对这3个地理群体的90个个体进行扩增,共得到427个位点,多态性位点数为392(91.75%),各引物扩增位点数为30~59。长岛群体扩增位点最多,多态性也最高。群体内的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遗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变化趋势一致,均由高到低依次为长岛群体、汕头群体、深圳群体,表明长岛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3个海萝群体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间。群体间的基因流为0.3689,群体分化系数(Gst)为0.5754,表明群体间有高度分化。深圳群体和汕头群体的遗传距离最小(0.1102),与长岛群体的遗传距离最大(0.3577)。UPGMA聚类分析显示广东深圳和汕头群体聚为一支,山东长岛群体为另一支,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差异与地理距离有关。本研究结果为海萝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郭奕惠范嗣刚陈素文喻达辉吴进锋陈利雄朱长波郭永坚
关键词:AFLP地理群体
合浦珠母贝不同生长阶段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研究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不同生长阶段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从2012年1月在海南构建的家系中选取生长快、中、慢3个典型家系(分别编号为 F1、F2和 F3),于海南陵水黎安、广东湛江覃斗和广西防城白龙3个不同海区进行养殖试验,每个海区每个家系的放养数量为800个,养殖1年。采用方差和加性主效应乘积交互作用(additive main effects and multiplicative interaction, AMMI)模型对各家系不同生长阶段壳长、壳高、壳宽和体重4个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海区间合浦珠母贝的生长差异显著(P〈0.05),其中海南黎安的生长较快,广西白龙较慢;家系间, F2家系的壳长、壳高、壳宽生长速度最快, F1家系体重生长速度最快。整个试验阶段总体上4个性状的基因型方差占变异总方差的比例为72.47%~88.55%,环境方差占9%~24.13%,基因型×环境互作方差占3.32%~4.04%。随着生长的进行,4个性状的基因型方差所占比例由最早阶段的92.32%~98.66%下降到最后阶段的32.45%~68.10%,环境方差由0.11%~1.27%增加到24.41%~62.26%,家系×环境互作方差由0.79%~3.9%增加到3.84%~7.51%。AMMI模型双标图分析表明, F1家系与覃斗、F2家系与黎安存在一定的互作,而F3家系的稳定性最好。上述结果显示,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较小,家系对表型变异的贡献较大,表明家系的选择非常重要。该结果对合浦珠母贝优良品系的选育与推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吴曼刘宝锁黄桂菊陈明强范嗣刚喻达辉
关键词:合浦珠母贝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多因素方差分析AMMI模型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