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苗大雷

作品数:18 被引量:211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6篇政治法律
  • 5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社会
  • 3篇社会治理
  • 2篇单位制
  • 2篇中国人类学
  • 2篇人类学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理论
  • 2篇香会
  • 2篇逻辑
  • 2篇M
  • 1篇党建
  • 1篇心理透视
  • 1篇信任
  • 1篇信任危机
  • 1篇信息不对称
  • 1篇学校管理
  • 1篇业主
  • 1篇业主自治
  • 1篇医患
  • 1篇医患矛盾

机构

  • 12篇华中科技大学
  • 7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央财经大学

作者

  • 18篇苗大雷
  • 3篇王修晓
  • 3篇李路路
  • 3篇曹志刚
  • 1篇王水雄

传媒

  • 1篇社会
  • 1篇吉林大学社会...
  • 1篇学海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求索
  • 1篇当代青年研究
  • 1篇新疆社会科学
  • 1篇中国行政管理
  • 1篇中国图书评论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民俗研究
  • 1篇西北民族研究
  • 1篇江汉大学学报...
  • 1篇社会学评论
  • 1篇文化遗产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家能力与社会治理——米格代尔的“社会中的国家”研究及其启示被引量:4
2016年
国家能力与社会治理是当前中国的重要议题。米格代尔的"社会中的国家"研究从观念和实践两个层面重新定义了"国家",并在实践层面重点分析了国家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发展出"有限国家"的理论观点,为国家与社会的互动与合作寻找到重要的结合点。这些观点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中国的学者和政策执行者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苗大雷曹志刚
关键词:社会治理
单位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2023年
本文将单位组织带入社会治理共同体研究中,对单位组织与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关系进行探讨,初步回答单位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是否可能以及何以可能的问题。研究表明,单位组织在当前的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单位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主要遵循“政党引领社会”的内在逻辑,以党建引领这种新模式超越旧有的单位制党建模式,采取以党建促治理的实践路径,通过重塑党组织网络体系、发动党员参与、树立模范和塑造共同体意识等方式,发挥单位组织在完善党组织网络体系、增强组织性与纪律性、宣传动员以及提升成员认同意识等方面的优势。单位组织的参与对推动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具有积极作用,未来应进一步重视和发掘单位组织的优势,充分发挥它们在新时代社会治理中的价值。
苗大雷
金融危机下民间金融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应对——基于两次全国中小企业融资调查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8
2010年
对两次全国中小企业融资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民间金融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中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民间金融的优势在于,借贷双方之间的长期互动有效地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并节约了交易成本,这是民间金融长期存在并逐步发展的重要原因。改善民间金融法制环境,规范民间金融市场秩序,将有助于缓解金融危机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苗大雷王水雄
关键词:民间金融中小企业融资金融危机信息不对称
重建“天下”:中国人类学本土化的新视野被引量:1
2008年
近些年来,国内学科本土化的探讨不断在社会学、人类学界出现,形成一股热潮。李亦园先生曾指出,一个学科研究的本土化或本国化,不但应该包括研究的内容要本地化、本国化,而且更重要的是也要在研究的方法上、观念上与理论上表现出本国文化的特性,而其最终的目的仍是在建构可以适合全人类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行为与文化理论。
苗大雷
关键词:中国人类学本土化文化理论社会学本地化民族
“新传统主义”及其后——“单位制”的视角与分析被引量:32
2009年
从"单位制"的视角透视中国城市社会基层的组织制度和秩序的研究,一般被认为肇始于魏昂德的"新传统主义"模型。之后的讨论和工作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的问题展开:1)"新传统主义"与历史是什么关系?2)"新传统主义"的适用范围究竟有多大?3)中国基层社会组织中的权力和权威关系到底是个什么样子?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梳理和分析表明: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辩证地同时关注结构与文化、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真正深入到单位组织的变革现场,以把握中国基层社会的基本秩序结构。
李路路王修晓苗大雷
市场转型与“单位”变迁 再论“单位”研究被引量:106
2009年
改革开放三十年后,中国基本实现了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城市社会的基层组织制度和社会秩序,尤其是"单位"和"单位体制",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本文对在市场转型的制度背景下的"单位"变迁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文章从概念辨析入手,分为"单位"体制及其变迁、单位内部的权力结构与行为方式、单位与社会分层三个方面展开具体论述。作者认为,采用细致的个案调查方法来研究不同类型"单位"的内部权力结构和行为方式,挖掘"单位"社会分层效应的具体微观机制,进而探讨"单位"和"单位体制"的变迁,并且,以此为参照来理解中国社会组织的新特点、新功能,将是"单位"研究的方向所在。
李路路苗大雷王修晓
关键词:个案调查
社会治理创新视野下医患矛盾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基于武汉市P医院实践的案例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基于武汉市P医院的实践,总结了社会工作介入医患矛盾的专业价值,提出了构建社会工作介入医患矛盾长效机制的方式。研究表明,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应用,可以增进医患双方的沟通,加强信任,建立起同类群体间的情感支持和社会支持,寻找妥善的解决方案,从而有利于医患矛盾的预防和化解。医患矛盾的社会工作介入问题应引起医院、高校和政府的重视,从社会宣传、组织体制、人才培养和政策支持等多角度构建长效机制。
苗大雷李明明张曼
关键词:医患矛盾社会工作社会治理
事业单位的制度运行与国家基层治理--基于M学院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实践的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事业单位是中国社会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它构成国家基层治理的重要环节。对M学院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实践的分析表明,当前事业单位的现实运行中有着稳定的制度安排和行为机制。国家赋予事业单位自主权,由其进行自我管理,同时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又在事业单位中建立起比较稳定的基层民主制度。事业单位中形成了上下分际的权力结构和行为方式,领导和群众之间呈现出合作与互动的复杂关系。这些共同塑造了事业单位的内部秩序,形成了国家基层治理的制度逻辑。对国家治理的深入研究应重视对单位组织进行持续关注。
苗大雷李路路王修晓
关键词:竞聘上岗制度逻辑
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的多重内涵与优化路径——基于“人本—技术—制度”三维框架的分析
2023年
城市社区治理是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社区精细化治理成为城市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走向深化后需关注的重点方向和发展趋势。以“为了社会的治理”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模式为参照,在技术维度基础上引入人本和制度两个新维度,构建“人本—技术—制度”三维框架,可以系统阐释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的多重内涵,并审视当前存在的实践困境,进而提出优化路径。研究发现,当前在迈向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过程中面临重技术轻人本、忽视技术治理的意外后果和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等困境与挑战。未来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的推进和优化应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着力调整与规避技术治理偏向,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苗大雷安雯晴
关键词:人本
“绿茶婊”背后的泛污名化现象及其社会心理透视被引量:12
2015年
在当下中国尤其青年当中流行着诸如"绿茶婊"一类的词语,成为对一些青年女性的代称。对"绿茶婊"产生与流行过程以及背后社会心理的分析表明,这类称呼存在泛污名化现象,表现出一般污名、交错污名、内隐污名、自我污名与公众污名分离的特征。这种现象的产生源自于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信任危机,陌生人社会来临是信任危机的根源,规则失守使不信任得以扩散,大众传媒的推动进一步强化了不信任。污名的消解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重建信任。
苗大雷王舒厅
关键词:污名信任危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