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舒建川

作品数:14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对流层
  • 6篇流层
  • 5篇海温
  • 4篇平流层
  • 4篇气候
  • 3篇温室气体
  • 3篇海温变化
  • 2篇对流层顶
  • 2篇气候变化
  • 2篇气候模式
  • 2篇热带
  • 2篇准两年振荡
  • 2篇夏季
  • 2篇层顶
  • 1篇地气
  • 1篇冬季气温
  • 1篇增温
  • 1篇深对流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时空分布特征

机构

  • 9篇兰州大学
  • 7篇中国气象局成...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中国气象局兰...
  • 1篇四川省气象局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重庆市气候中...

作者

  • 14篇舒建川
  • 7篇田文寿
  • 3篇蒋兴文
  • 2篇谢飞
  • 2篇黄小梅
  • 2篇赵旋
  • 1篇段海霞
  • 1篇李忆平
  • 1篇胡豪然
  • 1篇万小伟
  • 1篇任余龙
  • 1篇宣越健
  • 1篇肖丁木
  • 1篇余莲
  • 1篇李跃清
  • 1篇王劲松
  • 1篇田红瑛
  • 1篇伍清
  • 1篇张健恺
  • 1篇王顺久

传媒

  • 2篇高原气象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干旱气象
  • 2篇高原山地气象...
  • 1篇2012年高...
  • 1篇第31届中国...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气中温室气体和海温变化对平流层与对流层传输过程的影响
利用用GCM模式CAM3研究了海温(SST)和温室气体(GHG)对平流层痕量物质传输和水汽的影响,并且分析了平流层和对流层之间的物质交换特征。通过对示踪物质的浓度分析表明:在南半球中纬度和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示踪物浓度月平...
舒建川田文寿
关键词:海温温室气体平流层对流层
文献传递
西南复杂地形区气候变化研究与高分辨率预估
李跃清蒋兴文石英王顺久胡豪然余莲赵旋舒建川
西南地区包括高原、盆地、横断山脉等复杂地形,受热带季风、副热带季风和高原季风的多重影响,气候变异大,在天气、气候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的区域特色,也是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最复杂的典型区域。西南地区水资源丰富,是中国主要江河流域的上...
关键词:
关键词: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
中国西南夏季降水预测的统计降尺度建模分析被引量:13
2019年
利用BP-CCA方法并结合当前国际先进气候预测模式结果,探讨了如何建立对西南夏季降水具有较高预测技巧的统计降尺度模型及其可预报性来源。结果表明,将热带区域海表温度作为预测因子的降尺度模型的预测能力优于亚洲区域和热带区域500 h Pa位势高度作为预测因子的模型。对模型可预报性来源的分析表明,热带区域海表温度作为预测因子的降尺度模型的预测能力年与年之间的差异主要受热带海表温度EOF第二模态的影响。该模态表现为在热带东南印度洋及西太平洋区域有正载荷值,而在热带中东太平洋区域有负载荷中心,其与影响西南夏季降水的菲律宾和海洋大陆西部对流有较好的相关,并且ECMWF和NCEP业务气候预测模式对其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舒建川蒋兴文黄小梅伍清
关键词:热带海温气候模式
NCAR CAM3全球气候模式对亚洲中部干旱区气候变化的模拟检验被引量:13
2013年
以英国气象局哈德来环流中心提供的连续变化的海温和海冰资料为边界场,用NCAR CAM3全球气候模式对近百年来亚洲中部干旱区气候变化进行模拟,然后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英国东安哥拉大学近100 a的CRUTEM2v气温格点序列资料及距平均方根误差、相关系数等方法对模拟的亚洲中部干旱区气候平均场进行检验,结果表明:CAM3.0对亚洲中部干旱区的高度场模拟较好,均方根误差均较小,相关系数较大,相关性较强;温度场除低层700 hPa均方根误差稍大外,其余对流层均较小,并且相关系数比较大;无论对经向风速还是纬向风速,模式模拟的均方差均较大、相关系数较小,模拟的效果较差,其原因尚待进一步研究;地面加热场模拟均方根误差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向性,局域和季节差异明显;数值实验模拟出了近百年来亚洲中部干旱区地面气温的变化趋势,但模拟的增温幅度更大,同时对季节变化的模拟存在差异。
任余龙王劲松石彦军舒建川李忆平张宇段海霞
关键词:相关系数
中层大气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前景被引量:7
2009年
随着空间探测技术和计算机能力的不断提高,近年来中层大气模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简要概述了中层大气模式的现状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同时也阐述了中层大气模式在近年来研究中的一些主要应用和未来的发展前景。目前,完备的基于大气环流模式的中层大气模式大多只包括了对流层和平流层大气,少量的模式可达到中间层和热层大气。这些现有的中层大气模式对平流层的化学过程和一些动力过程都具有了一定的模拟能力,如能较好地模拟出南极臭氧空洞及其时间演变以及热带平流层大气中的准两年和准半年振荡信号。但是不同模式模拟结果之间的差异仍然是显著的,现有的中层大气模式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改进模式的辐射传输方案和重力波参数化方案,实现大气化学过程、动力过程和微物理过程的充分耦合,改善平流层以上的大气化学过程和物理过程在模式中的描述是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作。中层大气模式目前已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大气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层大气模式不仅对天气、气候预报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空间科学的研究来讲也是需要的。
田文寿张敏舒建川
大气中温室气体和海温变化对平流层与对流层传输过程的影响
GCM模式研究了海温(SST)和温室气体(GHG)对大气平均年龄和平流层水汽的影响,并且分析了平流层和对流层之间的示踪物质交换特征.通过对示踪物质的浓度分析表明:(1)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从平流层向对流层的示踪物质传输速...
舒建川田文寿谢飞
关键词:平流层对流层海温温室气体
经向海温梯度变化对平流层温度和环流的影响
利用大气化学气候模式分析了平流层大气对不同经向梯度的海温变化的响应。研究发现海温均匀增加和海温梯度增加都会使得副热带西风急流增强且使北半球极涡减弱。全球海温均匀增加对南半球平流层的影响更为显著,但海温梯度增加对北半球平流...
胡定珠田文寿谢飞舒建川Sandip DHOMSE
关键词:对流层顶
文献传递
西南冬季气温的年际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利用1979—2014年台站观测资料和再分析资料对西南地区冬季气温的年际变率及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分析。西南冬季气温年际变化主要存在两种模态:全区一致型和东西反向型。西南冬季一致偏冷时,东部降温幅度明显大于西部,东部强降温与低层异常东北风和偏东风引起的冷平流有关;而西部高原地区较小的气温降幅主要与异常上升运动引起的云量增多和辐射降温有关。当西南地区气温变化表现为东西反位相时,显著的气温异常主要位于西部高原地区,该区域显著降温与其上空异常东北风引起的冷平流和异常上升运动引起的云量增多和辐射降温有关。异常活跃的乌拉尔山和西伯利亚西部区域阻塞高压是影响西南冬季气温第一模态的主要因子,其在西南地区东部造成东北风和偏东风异常,导致更强的冷平流,进而引起该区域气温显著偏低。西南西部高原地区气温显著偏低时,中东急流异常在副热带西风急流中引起向下游地区传播的波列,在高原和西南地区上空形成异常的气旋性环流,伴随的异常东北风冷平流和异常上升运动引起的辐射降温使西部高原地区显著降温。东亚冬季风、北极涛动和ENSO与西南冬季气温年际变化两个模态的联系都较弱。
舒建川蒋兴文宋云帆
关键词:冬季气温
热带平流层准两年振荡对热带对流层顶和深对流活动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合成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热带平流层准两年振荡(QBO)影响热带对流层顶及深对流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可能的物理机制。研究发现,QBO对对流层顶和大气射出长波辐射(OLR)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季节和空间上的差异。QBO对对流层顶和OLR的影响在冬、秋季最大,春、夏季相对较弱。与QBO造成的对流层顶高度和温度异常所不同是,QBO造成的OLR异常并没有呈现出一样的沿热带的带状分布特征,OLR异常沿赤道区域有正有负。另外,QBO对OLR的影响主要在热带对流活跃区域,尤其是在印度尼西亚和西太平洋区域,QBO东风位相下的对流活动要强于QBO西风位相下的对流活动。QBO造成的OLR异常和对流层顶异常在水平分布上有显著的差异,表明QBO对对流层顶的影响主要是与QBO风切变的异常有关,QBO影响热带深对流活动进而影响对流层顶温度的作用是次要的。进一步研究QBO影响对流活动可能的机制发现,QBO造成的浮力频率异常和对流层有效位能(CAPE)异常与OLR异常在水平分布上有较一致的变化,说明QBO不仅通过调节对流层顶高度和温度影响热带的深对流活动,还可以通过调节对流层的静力稳定度、CAPE来影响热带地区深对流活动。
刘玮田文寿舒建川张健恺胡定珠
关键词:对流层顶热带
成都城市化发展对局地气候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为研究成都地区城市化对局地气候的影响,利用新一代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将不同时期下垫面土地利用类型作为控制试验和敏感试验的模拟条件,探讨了下垫面改变对成都市夏季和冬季城市化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下垫面对夏季中心城区的地表气温升高有显著影响,敏感性试验表明,下垫面的改变引起成都地区夏季28℃以上的高温区域扩大并向东北和西南扩张,且城区的外扩导致周边区域地表气温升高。冬季成都地区常为多云天气,能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夏季大大减小,城市化导致的升温作用没有夏季显著。城市化作用使城市上风区降水量以减少为主,下风区降水量以增多为主,城市化使得发生强降水的概率增加,并且强降水在空间分布上更集中在城市下风区。
赵旋吴遥冯勇舒建川
关键词:城市化下垫面局地气候数值模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