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艳霞

作品数:32 被引量:195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青年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10篇经济管理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2篇生态
  • 11篇生态经济
  • 6篇农业
  • 5篇密云水库
  • 4篇生态经济系统
  • 4篇水库
  • 4篇经济系
  • 4篇经济系统
  • 3篇重金
  • 3篇重金属
  • 2篇循环农业
  • 2篇沼气
  • 2篇生态经济模式
  • 2篇生物质
  • 2篇水源保护
  • 2篇特色农业
  • 2篇田间
  • 2篇综合评估
  • 2篇污染
  • 2篇系统动力学

机构

  • 25篇北京市农林科...
  • 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中国农业大学
  • 5篇北京市农林科...
  • 3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北京市农业局
  • 2篇北京市农林科...
  • 2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邹城市林业局

作者

  • 32篇胡艳霞
  • 21篇周连第
  • 13篇李红
  • 7篇严茂超
  • 6篇王亚芝
  • 6篇解海静
  • 5篇董孝斌
  • 4篇郑瑞伦
  • 3篇余军
  • 3篇姜翠红
  • 2篇张微微
  • 2篇金广生
  • 2篇孙东宝
  • 2篇王庆锁
  • 2篇王宇
  • 2篇侯新村
  • 2篇孙丹峰
  • 2篇张慧智
  • 2篇贾劲松
  • 2篇黄宏坤

传媒

  • 7篇中国农学通报
  • 6篇中国农业资源...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土壤通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中国农业信息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 1篇第三届首都西...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态经济兼用性植被在北京西南屏障区的应用
在北京西南区以山区生态林工程建设为重点,构筑北京的生态屏障已成为当前热点问题。在建设生态林工程中,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土质等特点选用适合生长又能产生丰厚经济利益的植物进行栽培,既能满足当地的经济发展需要又能对生态环...
姚砚武周家华胡艳霞
关键词:生态屏障生态建设
文献传递
密云库区引流养鱼资源开发模式评估被引量:3
2008年
渔业如同其他生物产业一样,需要系统内外能量物质的支撑,将能值理论及经济评估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估有利于科学决策和管理。密云是北京重要的水源保护地,合理利用密云库区的河流资源,关系到库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密云水库水质的安全。研究对密云水库上游的北庄引流养鱼资源开发模式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这一发展模式获利性较好,能值交换率高达4.63,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获得自身的资源补偿。能值产出率大于1,说明此项目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能值投入率和环境负荷率分别为5.43和5.44,比较适中,说明此模式对环境有一定的压力,但低于农业和畜牧业。可持续指数较低,仅为0.22,说明此模式对外界资源投入的依赖较大,但高于许多发达国家如日本和意大利。财务效益指标表明,项目回收期较短,净现值较高,财务效益明显。中国是一个河流资源丰富的国家,此模式对其他地区的渔业发展及河流资源的利用有一定的示范借鉴意义。
胡艳霞周连第董孝斌李红严茂超
关键词:综合评估
北京密云库区生态经济模式的战略思考被引量:7
2006年
实现“保护水源”和“发展经济”是密云库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探寻库区可行的生态经济模式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根据北京的发展规划、密云的过去的发展经历、目前实际情况以及发展目标,把适宜密云库区的生态经济模式构想为“一圈四带三循环”模式,即实现水库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圈层;建立生态保育带、观光旅游带、特色产业带、加工增值带;构建带内外的物质、能量和经济循环模式,使库区内外达到合理的能量等级。并就模式运行的关键技术(绿色技术与蓝色技术)与战略对策(政府管理与生态补偿)进行了探讨。
周连第胡艳霞严茂超董孝斌吴志强魏长山
关键词:密云水库生态经济模式
北京密云水源地产业共生系统的经济流分析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北京密云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的产业发展现状,归纳总结出密云水源地产业发展的3种模式,并对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组成的生物小循环综合发展模式特征及经济流进行了分析。表明,生物小循环产业共生体系中食用菌主导产业的收...
胡艳霞周连第李红解海静王亚芝
关键词:密云水库
北京密云水源地生态经济建设案例分析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北京密云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的产业发展、农民生活、环境状况,提出密云水库一级保护区生态与经济矛盾突出,归纳总结出该区域解决生态经济矛盾的多种途径,包括退耕还林、空中林业经济开发、废弃矿山植物修复、农林牧渔循环...
胡艳霞周连第李红解海静
关键词:生态经济案例分析
文献传递
产业融合对北京密云浅山区的生态脆弱性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北京浅山区(海拔100~500m)是自然与人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强烈的区域,文章以北京密云浅山区为例,探讨浅山区农业产业融合对周边环境的生态脆弱度影响。[方法]实地调研了区域内典型融合型农业产业及其类型,选择海拔高度、坡度、土壤耕层厚度、土壤养分、植被覆盖度等指标建立指标体系,进行了前后相隔30年两个时间点生态脆弱度指数的核算和分析,得出密云浅山区生态脆弱度的变化特点。[结果]相对于1980年,30年后密云浅山区生态脆弱度整体降低,得益于北京市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密云水库水源地生态涵养政策;密云浅山区融合型产业主要包括综合型农业科技园、农业观光园、果蔬采摘园、民俗旅游村四大类型,各占有30%、17%、17%和11%的比重。综合型农业科技园、面积较大的规模果园、设施蔬菜园、观光花园年产值收益较高,加工产品、果品采摘收入、餐饮收入、门票收入是融合型农业收入的主要部分;4种融合型产业生态脆弱度多处于中度脆弱以上,农业科技园的生态脆弱度为Ⅲ级,生态环境负效应明显,农业观光园生态脆弱度为Ⅱ~Ⅳ级;果蔬采摘园生态脆弱度多为Ⅰ~Ⅱ级,该类园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生态涵养的作用。民俗旅游村生态脆弱度多数为中等脆弱。[结论]对生态环境具有正效应的融合型农业类型为:经营模式为荒山开发、粗放管理的观光采摘果园,这些产业的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弱。对生态环境具有负效应的融合型农业类型为:精细化管理、高投入高产值、年均游客量大的规模化农业融合产业。这些产业改变了原始植被和土壤结构并建有配套的餐饮住宿设施,生态环境有恶化的趋势。
胡艳霞郑瑞伦杨志臣候新村
关键词:产业融合生态脆弱性
蚯蚓生物反应器研制与多功能生物有机肥料和菌肽饲料添加剂生产
孙振钧孙永明刘富礼高振江胡艳霞王冲崔宗均王东辉李季吕振宇程文玲李国学曾正清徐国珍雷金丰郑国川阎德来陈永权许一利任春玲齐国兴施晨璐何长昆戴国华
该项目根据蚯蚓喜食腐败的有机废弃物,能利用、分解、转化这些有机废弃物成为蚯蚓粪并繁殖蚯蚓群体,开发出蚯蚓生物反应器。利用蚯蚓粪表面积大,有益微生物丰富并具有良好的吸收和保持营养物质的能力的特点以及从蚯蚓粪中分离出抑制土传...
关键词:
关键词:蚯蚓生物反应器生物有机肥
北京山区生态经济系统水土环境诊断及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周连第李红王庆锁胡艳霞孙丹峰金广生黄宏坤张微微严茂超魏长山余军孙东宝姜翠红王植张慧智
该项目属于农业水土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北京水土环境容量与承载力成为世界城市与绿色北京战略目标的首要瓶颈制约,经过近六年的科技攻关,研发了水土环境的评价、空间制图的关键技术,建立了生态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分区方法,和水源...
关键词:
关键词:生态经济系统
密云水源地水环境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拟与预测被引量:9
2012年
水环境承载力作为人类活动与水环境系统的联系界面,是判断社会经济与水环境系统是否协调的尺度。针对密云地水环境承载力系统的复杂性,利用系统动力学的动态分析优势和政策实验室功能,建立水环境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指标体系,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水环境承载力量化方法,对2008—2020年水环境承载力进行模拟与预测,分析不同优化策略下水环境承载力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现状延续策略下,2008—2020年水环境承载力呈逐年略微下降的趋势;(2)开源、节流和治污、减排2种优化策略均能有效提高的水环境承载力,并且前者的提高幅度大于后者,而区域外调水措施则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水环境承载力;(3)本地开源、节流措施与治污、减排措施结合后,可以大幅提高水环境承载力,是实现经济活动与水环境协调发展的最佳策略,进一步提出了该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和措施。
解海静胡艳霞王亚芝王殿武
关键词:水环境承载力系统动力学
北京少数民族村的低收入因素及对策被引量:2
2015年
文章以北京市民委认定的116个少数民族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走访12个区县、54个乡镇,对其中人均劳动所得低于万元的低收入民族村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思想观念、产业结构等进行分析,明确了北京少数民族村低收入问题的本质原因及发展对策。结果表明,北京山区交通干线通达性很强,山区的环境优势和生态功能凸现,生态搬迁、新农村建设等政策实施力度较大,因而,偏远的自然环境不是限制低收入民族村发展的关键因子。人力资本不足、自我发展能力弱,使得社会分工发展缓慢,是北京少数民族村收入低下的原因。如何快捷、有效地解决北京市18个民族村的低收入问题,必须依靠政府、民族村、村民等多方力量,加大定向扶助;同时,把农民组织起来,促进集体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人力资本效用;充分利用好偏远山区丰厚的生态资产,发展市民参与的农业休闲产业,增强农民自身的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北京少数民族村发展实力。
胡艳霞曹均王富荣马艳阳
关键词:低收入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