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海龙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输运
  • 3篇输运特性
  • 2篇单壁
  • 2篇单壁碳纳米管
  • 2篇电极
  • 2篇电输运
  • 2篇电输运特性
  • 2篇制备金属
  • 2篇碳纳米管
  • 2篇探测仪
  • 2篇自组装
  • 2篇相干
  • 2篇相干长度
  • 2篇硫醇
  • 2篇纳米
  • 2篇纳米管
  • 2篇金属
  • 2篇分子
  • 2篇分子自组装
  • 1篇弹性模量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7篇胡海龙
  • 6篇王晓平
  • 5篇张琨
  • 4篇王振兴
  • 2篇侯建国
  • 2篇石勤伟
  • 1篇胡颖
  • 1篇刘磊
  • 1篇孔涛

传媒

  • 3篇物理学报
  • 1篇物理

年份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自组装硫醇分子膜电输运特性的导电原子力显微镜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在Au(111)表面自组装制备了不同链长的烷烃硫醇分子膜,并利用导电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自组装分子膜的输运特性随外加压力的变化.结果发现分子膜的电流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大,其变化特征可以较好地用Hertz模型描述.在相同压力和电压下,通过分子膜的电流随分子链长的增加呈指数衰减,其衰减因子先随压力的增加而减小,后逐渐趋于稳定.此外,长链分子自组装膜的电流随压力的变化比短链分子膜更为明显.分析表明,自组装硫醇分子膜输运特征的压力依赖性主要源于电荷在分子膜中的链间隧穿过程.
胡海龙张琨王振兴王晓平
关键词:分子自组装输运特性原子力显微镜
硫醇自组装分子膜末端基团对其电荷输运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1
2007年
在金(111)表面组装了具有不同末端基团的硫醇单层分子膜,并利用导电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分子膜的电输运性质,发现不同末端基团的分子自组装膜的导电能力有明显差别.结合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末端基团中碳原子的结合能与相应硫醇分子电导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末端基团分子膜导电能力的差别可归结为末端基团碳原子电子结合能的差异.结合能越高,末端基团电子的局域化程度越强,导致电子有效注入分子主链的势垒越高,从而减弱了分子膜对电子的输运能力.此外,实验还发现不同末端基团的硫醇单层分子膜有不同的表面电势,导致分子膜电流电压特性曲线的零点产生偏离.
胡海龙张琨王振兴孔涛胡颖王晓平
关键词:输运特性
碳纳米管化学分子探测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碳纳米管化学分子探测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利用纳米尺度的碳纳米管实现对化学分子传感探测的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其传感器是将单壁碳纳米管置于衬底上,其一端沉积基点电极,然后在纳米管上距离另一端口即悬空端距离为该纳米管的电子...
胡海龙张琨王振兴石勤伟王晓平侯建国
文献传递
碳纳米管化学分子探测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碳纳米管化学分子探测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利用纳米尺度的碳纳米管实现对化学分子传感探测的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其传感器是将单壁碳纳米管置于衬底上,其一端沉积基点电极,然后在纳米管上距离另一端口即悬空端距离为该纳米管的电子...
胡海龙张琨王振兴石勤伟王晓平侯建国
文献传递
扫描力显微术在高聚物薄膜玻璃化转变研究中的应用
2003年
简述了高聚物薄膜玻璃化转变的复杂性 ,并结合文章作者的的一些研究结果介绍了扫描力显微术(SFM)在研究高聚物玻璃化转变中的一些方法 ,包括观察高聚物薄膜形貌的变化 ,测量其摩擦力、粘附力和弹性模量等物理量的变化 ,最后指出SFM是研究高聚物薄膜玻璃化转变的有力工具 .
王晓平胡海龙
关键词:高聚物薄膜玻璃化转变摩擦力粘附力弹性模量
利用扫描探针显微镜对自组装分子膜的表征以及电输运特性研究
分子自组装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化学、表面修饰、分子器件、纳米刻蚀以及与生命科学的交叉等领域,因此涉及分子自组装的各类基础研究己成为国际前沿热点,其中分子自组装膜的电学性质及其输运机理研究非常重要也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本论文...
胡海龙
关键词:隧穿效应扫描隧道显微镜电输运特性分子自组装技术
原子力显微术轻敲模式中探针样品接触过程及相位衬度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借助简单的有阻尼受迫振子模型 ,研究了原子力显微术轻敲模式中探针与样品接触时间tc、样品的表面形变Dz和相位衬度对探针设置高度zc 及样品杨氏模量Es 的依赖关系 .结果发现 ,tc 与Dz 均随Es 及zc 的增大而减小 ,同时探针与样品作用过程伴随很小的能量耗散 .对轻敲过程中相移量 φ的研究表明 ,Es 较大的样品有较小的 φ ,且 φ随zc 的变化比Es 较小的样品明显 .
王晓平刘磊胡海龙张琨
关键词:轻敲模式杨氏模量能量耗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