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慧

作品数:139 被引量:270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重大公益性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50篇专利
  • 1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1篇农业科学
  • 12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6篇病毒
  • 25篇冠状
  • 23篇冠状病毒
  • 21篇球菌
  • 18篇肠球菌
  • 17篇多重PCR
  • 15篇荧光
  • 14篇动物
  • 14篇猪传染性胃肠...
  • 14篇猪传染性胃肠...
  • 14篇胃肠炎
  • 14篇胃肠炎病毒
  • 14篇肠炎
  • 12篇犬病
  • 12篇猪流行性腹泻
  • 12篇猪流行性腹泻...
  • 12篇猪伪狂犬病
  • 11篇猪流感
  • 11篇流感
  • 10篇疫苗

机构

  • 132篇河南农业大学
  • 17篇河南省动物性...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河南省动物疫...
  • 3篇学研究院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江西出入境检...
  • 1篇滨州学院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郑州牧业工程...
  • 1篇江西出入境检...
  • 1篇商丘美兰生物...
  • 1篇郑州海关技术...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作者

  • 137篇胡慧
  • 53篇王亚宾
  • 46篇魏战勇
  • 40篇陈丽颖
  • 37篇崔保安
  • 20篇曹贝贝
  • 19篇段志刚
  • 15篇张龙现
  • 13篇陈雅君
  • 10篇张红英
  • 10篇高晓平
  • 9篇郑兰兰
  • 9篇程慧芳
  • 9篇靳晓慧
  • 8篇张云
  • 8篇杨国宇
  • 8篇陈红英
  • 8篇张利卫
  • 7篇黄现青
  • 7篇王瑞宁

传媒

  • 11篇中国兽医学报
  • 6篇河南农业大学...
  • 5篇中国畜牧兽医...
  • 4篇畜牧与兽医
  • 4篇中国预防兽医...
  • 4篇中国人兽共患...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中国兽医科学
  • 2篇浙江农业科学
  • 2篇河南农业科学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动物医学进展
  • 2篇中国兽医科技
  • 2篇畜牧兽医学报
  • 2篇浙江农业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中国食品卫生...
  • 2篇郑州牧业工程...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3篇2024
  • 9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8篇2018
  • 9篇2017
  • 10篇2016
  • 12篇2015
  • 9篇2014
  • 5篇2013
  • 12篇2012
  • 10篇2011
  • 22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5
  • 3篇2004
1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猪瘟抗体检测技术的应用比较
通过应用猪瘟正向间接血凝法(IHA)、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以及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规模化养猪场65份猪血清进行猪瘟免疫抗体水平的检测,并对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IHA试验合格数为34份,合格率为5...
方先珍胡慧郑立运王文静
关键词:猪瘟抗体检测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文献传递
动物源大肠埃希菌O157∶H7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动物源大肠埃希菌O157∶H7及其毒力基因的多重PCR方法。【方法】以编码大肠埃希菌O157抗原的rfbE基因、编码H7抗原的fliC基因以及编码细胞溶血素A的hylA基因为靶基因,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优化并建立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的多重PCR方法,对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检测,最后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成功建立了快速检测和鉴定动物源大肠埃希菌O157∶H7rfbE、fliC和hylA基因的多重PCR方法,该方法特异性较好,灵敏度较高,可达2.0×102CFU/mL。【结论】初步建立了检测动物源大肠埃希菌O157∶H7的多重PCR方法,该方法可用于携带大肠埃希菌O157∶H7临床动物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胡慧段志刚崔保安张龙现陈雅君陈丽颖张红英彭新然孟振北王亚宾
关键词:多重PCR
一株猪δ冠状病毒传代致弱毒株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猪δ冠状病毒传代致弱毒株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该弱毒株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V202363。该弱毒株是在猪肾上皮细胞上传代后经克隆纯化而得的传代致弱毒株。该毒株随着体外传代次数的增加,其...
胡慧魏战勇张云飞张越靳晓慧祖少坡夏璐袁晋
动物源大肠杆菌O157:H7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初步研究
目的: 建立快速、特异的分离鉴定大肠杆菌O157:H7的多重PCR方法。方法: 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大肠杆菌O157:H7菌体抗原和鞭毛抗原的基因序列(rfbE和fliC基因)设计两对特异引物,分别建立了针对rf...
陈雅君段志刚魏战勇王亚宾崔保安张龙现陈丽颖胡慧
关键词:多重PCR
文献传递
牛源大肠杆菌O157∶H7河南分离株的主要毒力基因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解河南地区牛源大肠杆菌(E.coli)O157∶H7分离株携带毒力因子的情况,针对大肠杆菌O157∶H7的hly A、eae A、stx1和stx2毒力基因设计合成了4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方法对前期分离的15株牛源E.coli O157∶H7的毒力基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有6株牛源E.coli O157∶H7的基因型为hly A+/eae A+/stx1-/stx2+,1株分离株的基因型为hly A+/eae A-/stx1-/stx2+,8株分离株的基因型为hly A-/eae A-/stx1-/stx2-。表明河南地区牛源E.coli O157∶H7至少有3种毒力基因型。
魏法山曹贝贝陶健韩丽程慧芳胡慧
关键词:毒力基因
猪冠状病毒通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2023年
已知感染猪群的冠状病毒有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ADS-CoV)、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PHEV);本研究拟建立针对这6种病毒的通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依据NCBI公布的这6种猪冠状病毒序列,利用MEGA软件进行全基因序列比对,通过分析在ORF1b中找到1段长为196 bp的保守序列,设计兼并引物,建立了用于检测猪冠状病毒的通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能扩增出6种猪冠状病毒,对PDCoV、PRCV、PHEV、SADS-CoV、TGEV的灵敏性均可达到101拷贝/μL,对PEDV的灵敏性可达到100拷贝/μL;与CSFV、PRRSV、PPV、PCV、PRV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2%,重复性良好。利用建立的检测方法对62份病料进行检测,检测出27份样品呈现猪冠状病毒阳性,而利用普通RT-PCR方法共检测出24份阳性样品。选择2份猪冠状病毒阳性样品进行克隆测序,在NCBI上进行比对,通过同源性分析,分别鉴定为PDCoV和PEDV感染。本试验建立的猪冠状病毒通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特异性、重复性好,敏感性高,能用于对猪冠状病毒的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还可监测猪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
闫晓光袁晋胡文阳胡慧
BHI和SRFE培养条件对粪肠球菌15种因子表达的影响
2015年
通过了解粪肠球菌在BHI和SRFE培养基中生长不同时期时其15种因子的表达情况,为粪肠球菌致病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将粪肠球菌N10株在BHI和SRFE培养基中培养,分别提取其在2种培养基生长至对数中期、对数后期和稳定期时的总RNA,并进行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从而测定15种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15种因子中的13种因子在SRFE培养基中表达量较高,与菌毛生成相关因子ebp ABC和rnj B以及与生物膜形成相关因子srt A、atn和psr在SRFE培养基中的表达量都高于其在BHI培养基中的表达量(P<0.01),这说明SRFE培养基可能不仅有利于菌毛和生物膜的形成,而且也有利于其他毒力相关因子的形成,从而增加了粪肠球菌的致病性。
张留君王超群胡慧陈丽颖冯艳红林红莉焦会普王亚宾
关键词:粪肠球菌BHI基因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
一种猪星状病毒5型毒株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猪星状病毒5型毒株及其应用,涉及生物技术领域。该猪星状病毒5型毒株于2023年8月18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NO:V202374。该猪星状病...
胡慧魏战勇靳晓慧李泽辉祖少坡袁晋高俊龙郭萌
猪瘟病毒E2基因的表达及其间接ELISA诊断方法的研究
该研究试图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来揭示目前猪瘟仍频繁发生的原因,为广泛开展CSFV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为CSF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为猪瘟诊断提供稳定的标准诊断抗原及诊断方法.
胡慧
关键词:猪瘟病毒诊断抗原分子流行病学防制
文献传递
冠状病毒受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近年来多种感染人或家畜的冠状病毒病轮番出现,给人类社会的经济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很大危害。特别是在2019年底出现并在全球迅速蔓延的SARS-CoV-2,由此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之间在全球范围内造成超过7万人死亡。冠状病毒感染宿主的第一步是识别宿主细胞膜受体分子并与之结合,随后启动入侵使病毒基因组进入宿主细胞内部。因此冠状病毒细胞受体的阐明对于了解病毒的宿主与组织嗜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了解病毒的致病与传播机制以及新型抗病毒药物研发。本文介绍了近年来主要的冠状病毒受体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血管紧张素2(the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氨基肽酶N(aminopeptidase N,APN)、二肽酰肽酶4(dipeptyl peptidase 4,DPP4)、唾液酸(sialic acid,SA)和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arcinoembryonic antigen-related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CEACAM1)等。
袁一心赵福杰张驰胡慧
关键词:冠状病毒病毒受体公共卫生安全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