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新华

作品数:24 被引量:99H指数:5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X线
  • 5篇CT
  • 4篇多层螺旋CT
  • 4篇针刀
  • 4篇神经根
  • 4篇松解
  • 4篇CT引导
  • 4篇成像
  • 3篇血管
  • 3篇腰椎
  • 3篇腰骶
  • 3篇影像
  • 3篇神经根松解
  • 3篇骨折
  • 3篇关节
  • 2篇多层螺旋CT...
  • 2篇胸腰椎
  • 2篇三维重建
  • 2篇手术
  • 2篇体层摄影

机构

  • 24篇深圳市宝安区...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宝安区...

作者

  • 24篇肖新华
  • 8篇石永久
  • 6篇彭明
  • 5篇马进
  • 4篇陈武泽
  • 4篇黄毅华
  • 4篇张佳文
  • 3篇许立创
  • 3篇杨俊军
  • 2篇王海燕
  • 2篇李应平
  • 2篇王亮
  • 2篇莫华梅
  • 2篇徐泽兰
  • 2篇阮宜骏
  • 2篇张振军
  • 1篇揭少锋
  • 1篇周芳
  • 1篇叶贵聪
  • 1篇李景雷

传媒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影像研究与医...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中医外治杂志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医用放射技术...
  • 1篇CT理论与应...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全科护理
  • 1篇第十一次全国...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5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手术病人特制X线防护具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特制X线防护具对术中使用C形臂受照病人的防护效果。[方法]将特制的X线防护具应用在术中需要使用C形臂的病人,使用FJ2000射线巡测仪监测病人使用X线防护具部位的前、中、后在防护具的内侧及外侧同一水平6个部位的X线剂量。对比特制X线防护具内侧及外侧X线剂量有无差异性。[结果]术中病人使用特制X线防护具能使辐射量降低率≥90%。[结论]特制X线防护具防护效果好,便于操作。
张翠君刘玉霞魏雪春肖新华谢辉娟
关键词:X线电离辐射屏蔽
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的CT及MRI表现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心脏原发性血管肉瘤的CT、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心脏原发血管肉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5例中男4例,女1例;年龄24~45岁,平均34.5岁。对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CT密度、MRI信号及强化形式进行分析。5例中,3例行胸部CT平扫加增强扫描,2例行CT平扫、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5例心脏原发性血管肉瘤均发生在右心房游离壁,向心腔内或外生长。CT平扫表现为等或稍低密度;MRI平扫T1WI表现为与心肌信号相似的等或稍低信号,T2WI表现为不均匀稍高信号;如瘤体内有坏死、出血、钙化,则表现为混杂密度或混杂信号。CT及MRI增强扫描肿瘤呈明显不均匀延迟强化,CT增强扫描瘤体内见肿瘤血管或血管团。结论:心脏原发血管肉瘤具有一定的影像特征,掌握这些特征有助于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肖新华李景雷刘彬谭绍恒
关键词:心脏肿瘤血管肉瘤磁共振成像
强直性脊椎炎的影像探讨
2005年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对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及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及CT表现并分析其产生的病理基础。结果:双侧骶髂关节间隙增宽、边缘模糊、毛糙、关节面虫蚀样及小锯齿状破坏16例;双侧髋关节变窄,边缘模糊、毛糙、以髋臼缘变化明显5例;方形椎4例,椎小关节面模糊12例。结论:X线检查、CT扫描,尤其后者是发现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重要手段。
赵崇清肖新华莫华梅
关键词:强直性脊椎炎影像关节间隙增宽双侧髋关节椎小关节虫蚀样
多层螺旋CT多层面重建技术在机械性肠梗阻部位及病因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了解多层螺旋CT多层面重建(MPR)技术在机械性肠梗阻部位及病因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比分析45例机械性肠梗阻患者多层螺旋CT多层面重建(MPR)技术影像学诊断结果和后期临床确诊结果。结果:45例患者临床确诊为胃肠道恶性肿瘤14例、肠扭转7例、肠粘连9例、肠炎症5例、粪石4例、肠套叠3例、腹壁疝1例、肠息肉1例和肠穿孔1例。多层螺旋CT多层面重建(MPR)技术对机械性肠梗阻病变部位和原因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00.00%和88.89%。结论:多层螺旋CT多层面重建(MPR)技术可有效诊断出机械性肠梗阻部位和病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振军肖新华马进
关键词:CT机械性肠梗阻
CT引导下针刀腰骶神经根松解加周围阻滞治疗的临床应用
近年来,在CT引导下用针刀对腰骶神经根进行松解加周围阻滞的方法治疗椎间盘源性腰骶神经根痛,疗效较普通保守治疗有明显提高,疗程有明显缩短。
肖新华
文献传递
经CT检查绞窄性肠梗阻患者有肠系膜及其血管改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绞窄性肠梗阻是肠梗阻的一种,产生这种疾病的原因,主要是患者在患有肠梗阻的同时,还存在肠壁血运障碍,经常会引发缺血、水肿、坏死等症状,对人们正常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绞窄性肠梗阻的发病概率很低,但是,一旦发病就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以往利用X线检查无法显示的肠梗阻疾病的征象,
彭明黄毅华石永久肖新华马进许立创
关键词:绞窄性肠梗阻血管改变CT检查发病概率血运障碍
CT引导下胸腰椎结核的介入治疗被引量:3
2006年
肖新华
关键词:胸腰椎结核CT介入治疗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诊断颈椎骨折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颈椎骨折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56例颈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X线和多层螺旋CT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式对颈椎骨折的诊断情况。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颈椎骨折诊断率高达96.43%,明显高于X线诊断的57.14%(P<0.05)。检查包括椎体、棘突、椎弓根及椎板,多层螺旋CT诊断率分别为100%、92.86%、91.18%以及96.00%,明显高于X线的60.71%、46.43%、47.06%以及42.00%,均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颈椎骨折诊断率较高,相对于X线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彭明张佳文肖新华李应平许立创
关键词:X线多层螺旋CT颈椎骨折三维重建
原发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影像学诊断被引量:5
2006年
肖新华徐泽兰
关键词: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影像诊断学
镜像神经元动作观察疗法对脑卒中病人fMRI功能成像的影响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基于镜像神经元的动作观察疗法对脑卒中病人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脑梗死病人4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1例。两组均采用相同个体化治疗及护理基础方案,同时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在治疗师指导下观看静态图片;观察组采用基于镜像神经元的动作观察疗法,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疗效、fMRI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61.90%,低于观察组的9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SM1激活频率分别为23.81%、57.14%,SM2激活频率分别为19.05%、52.38%,PM激活频率分别为23.81%、61.90%;NIHSS评分分别为(7.31±3.01)分、(4.45±2.64)分;Barthel指数分别为(73.18±8.24)分、(82.31±8.35)分;FMA评分分别为(32.04±7.13)分、(39.86±7.35)分,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基于镜像神经元的动作观察疗法对脑卒中病人治疗效果确切,能引起大脑皮质兴奋性的改变,提高上肢运动和日常生活能力,且病人可以耐受。
李应平张振军陈武泽肖新华
关键词:脑卒中镜像神经元功能磁共振成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