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祖文

作品数:26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襄樊学院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文学
  • 4篇哲学宗教
  • 4篇艺术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美学
  • 6篇城市
  • 4篇生态
  • 4篇生态美学
  • 3篇蕴涵
  • 3篇审美
  • 3篇情感
  • 3篇文学
  • 3篇教育
  • 3篇景观
  • 3篇城市景观
  • 3篇城市生态
  • 2篇学语
  • 2篇艺术
  • 2篇音乐
  • 2篇宇宙
  • 2篇中国传统建筑
  • 2篇中国传统建筑...
  • 2篇审美教育
  • 2篇生态审美

机构

  • 15篇襄樊学院
  • 7篇山东大学
  • 4篇上海师范大学
  • 3篇湖北文理学院

作者

  • 22篇罗祖文

传媒

  • 4篇襄樊学院学报
  • 1篇北方论丛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东方丛刊
  • 1篇前沿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南阳师范学院...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鄱阳湖学刊
  • 1篇美育学刊
  • 1篇湖北文理学院...
  • 1篇“中西比较视...
  • 1篇第三届海峡两...

年份

  • 2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艺术符号对语言符号言说困境的超越——苏珊·朗格的艺术符号美学解读被引量:6
2009年
语言符号之所以难以言说情感,决定于它具有线条性、历史文化性和概括性特点;艺术符号因与情感形式具有逻辑上的类似,它可以呈现感情和情绪活动的本质和结构。造型艺术符号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给人以感性刺激,所传达的情感比语言符号宽泛含蓄得多;乐音的运动形式因与人的内在情感运动有着惊人的相似,音响艺术符号最适于表达人内心不可言说的动态的情感世界;语言艺术符号虽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但它也可以将本身不具形体、难以捕捉的心理活动转化为使人能够感知的艺术形象,而且还可以创造出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新奇景象。
罗祖文
关键词:苏珊·朗格艺术符号语言情感
论作家创作中的言意矛盾
2006年
“言意之辨”的产生在于对“意”的理解有偏差,从人类的心灵结构和精神需求看,“意”可区分为感性,知性和志性三个层面,以此为逻辑起点,作家创作中的言意矛盾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意义大于言词:有限的言词难以表现“意”的丰富性;另一种是言词大于意义:言词以其自身固有的或其本身携带的意义,遮蔽了个体言说的意思,妨碍了思想感情的表达。
罗祖文
关键词:作家言词
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中所蕴涵的生态审美智慧被引量:4
2012年
中国传统建筑"象法宇宙",是为了与天地建立起同构对应关系,实现天、地、人三者和谐共生的审美诉求;它融于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浑然天成;它以"中"为轴,以"和"为审美旨归,致力于实现伦理礼序的和谐;它以木为结构,以门窗为界口,追求生命之气与自然之气的交流。
罗祖文
关键词:传统建筑宇宙
试论襄樊的城市景观及其保护策略
襄樊依山傍水,历史源远;其自然景观沁润着诗情画意,人文景观凝固着城市文脉;保护襄樊的城市景观,其一要遵循生态学原理,维护城市原有的自然生态,其二要保留人文景观,让城市成为居民的精神依归之所。
罗祖文
关键词:城市景观生态文脉
生态美学视阈中的自然审美范式被引量:1
2012年
生态美学视阈中的自然审美不是一种实体性的审美,而是一种"此在与世界"的关系审美;这种审美超越了传统艺术审美中距离与感官的限制,是一种身体感官全部介入参与的动态审美;而且,它还是一种欣赏与沉思相结合的深度审美。
罗祖文
关键词:生态审美
试论曾繁仁的生态美学思想被引量:2
2012年
新世纪以来,曾繁仁在生态美学的生成背景、理论资源、内涵范畴、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已基本建构起了生态美学的的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在学科背景方面,他探究了生态美学生成的社会文化根源、哲学基础与学科依据;在理论资源方面,他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批判地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实践存在论,兼收并蓄中西方生态理论资源;在内涵范畴上,他探究了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基本范畴;在学科建设方面,他提出了全球视野、世界资源与中国经验的建设主张。
罗祖文
关键词:生态美学
“感受谬见”的成因探析被引量:1
2007年
"感受谬见"的形成原因有三:其一,文学语言的复义含混给文本留下许多艺术空间和不定点,使文本成为一个开放性的、有待于读者去填补和再创造的符号体;其二,文学语言的修辞性特点使文本不具有实指意义,而具有一种自我解构、自我颠覆的特征;其三,接受者在阅读过程中,面对同一文本,会产生千差万别的艺术感受。
罗祖文
关键词:文学语言复义
回归“家园意识”——试论曾繁仁的城市生态建设观被引量:1
2008年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具理性的泛滥,当下的城市建设日益缺失了"家园意识"。对此,曾繁仁认为,城市的生态建设中应贯彻三个人本化原则:其一,将城市建设中被排挤出去的自然重新请回到城市中来,并赋予自然以应有的地位;其二,强化"场所意识",努力营造各种有利于人与人交流的场所;其三,保留城市的人文景观,让城市成为每个人的精神依归与栖息之所。
罗祖文
关键词:城市生态建设家园意识
试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中所蕴涵的生态审美智慧
中国传统建筑"象法宇宙",是为了与天地建立起同构对应关系,实现天、地、人三者和谐共生的审美诉求;它融于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浑然天成;它以"中"为轴,以"和"为审美旨归,致力于实现伦理礼序的和谐;它以"木"为结构,以"门...
罗祖文
关键词:传统建筑宇宙
文献传递
试论襄樊的城市景观及其保护策略
2010年
襄樊城区依山傍水,历史源远,其自然景观沁润着诗情画意,人文景观凝固着城市文脉。保护襄樊的城市景观,其一要遵循生态学原理,维护城市原有的自然生态;其二要保留人文景观,让城市成为居民的精神依归之所。
罗祖文
关键词:城市景观生态保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