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军凤

作品数:41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文学
  • 16篇历史地理
  • 4篇哲学宗教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6篇左传
  • 14篇春秋
  • 13篇《左传》
  • 7篇理雅各
  • 5篇清代
  • 3篇学术
  • 3篇义理
  • 3篇经学
  • 3篇春秋左传
  • 2篇底本
  • 2篇叙事
  • 2篇学术交往
  • 2篇异文
  • 2篇史记
  • 2篇乾嘉
  • 2篇乾嘉汉学
  • 2篇钦定
  • 2篇清初
  • 2篇注疏
  • 2篇文学

机构

  • 37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哈佛大学

作者

  • 41篇罗军凤

传媒

  • 4篇文学遗产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求索
  • 2篇中国文化研究
  • 2篇学术论坛
  • 2篇清史研究
  • 2篇长江学术
  • 1篇近代史研究
  • 1篇中国典籍与文...
  • 1篇兰州学刊
  • 1篇文学评论
  • 1篇孔子研究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船山学刊
  • 1篇社科纵横
  • 1篇唐都学刊
  • 1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北方工业大学...
  • 1篇阜阳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2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史记》与(左传》,哪个更可信——从今古文之争的视角看《左传》与《史记》的关系
今文经学未兴之前,乾嘉汉学在春秋左传学领域,采用东汉旧注补苴杜注,很少采用《史记》,而今文学者采信于《史记》,攻击《左传》与《史记》的差异,否定《左传》是《春秋》之传。今古文之争使《左传》与《史记》的差异、矛盾成为异常尖...
罗军凤
关键词:《史记》《左传》
论王夫之春秋学的“尊霸”思想被引量:1
2019年
王夫之的春秋学继承家学,对宋胡安国《春秋传》"尊王贬霸"之说,和程朱理学的"义利""王霸"之说进行匡正。王夫之从"华夷之辨"的角度出发,提高霸主的地位。他明确提出《春秋》"天下之事"而非"王者之事";《春秋》予霸,霸主有征伐和刑罚的权力,代替天子主天下之事;春秋之世,"不可一日无伯"。王夫之的"尊霸"思想,颠覆了传统经学的"尊王"体系,与明末清初"民族"观念的兴起联系紧密。
罗军凤
关键词:春秋学尊王华夷之辨
文本与礼仪:早期中国文化研究与礼仪理论
2013年
近来西方对早期中国文化的解读由最初关注传世典籍(文本),转而关注早期中国的礼仪。现存先秦典籍被认为实际成书于汉代,先秦时期文本的存在形态如考古发现所示,文本只是礼仪表演的一个组成部分;先秦时期不仅存在文字文本,更重要的是口头文本的存在。西方时兴的"礼仪理论"强调礼仪的形式,认为文本是礼仪的记录。
罗军凤
关键词:中国文化研究礼仪文本先秦典籍先秦时期考古发现
春秋盟礼之“信”探析
2022年
盟礼以杀牲祭神为核心仪节,以“信”为礼义,其中有人神之间的约束机制作为社会心理基础。《左传》记载隐公三年周郑交质,是春秋时期第一次在盟礼之外互相以嫡子为抵押,在人神之信外另取“人”为致信手段。“交质”破坏了盟礼的人神之信,也使人言之信面临危机。盟礼交质,是君王王权的失落,也是君王神权的失落。隐公三年君子曰就周郑交质这一事件,论述盟礼应当回归人神之信,并引《诗》以证人神之信。《左传》君子曰试图在“信”的危机年代里重建人神之信。
罗军凤
关键词:《左传》
朱熹说《春秋》被引量:1
2005年
朱熹认为《春秋》是史,是因为反对经学家一字褒贬的解经法,直把《春秋》看作史;朱熹不从一字褒贬中解经,而从具体史实中体会《春秋》义理。同时,他将义理贯穿于《春秋》史事之中,并将义理作为史书写作的指导原则。然而《春秋》义理本身却是不融通的,所以视《春秋》为史,出于朱熹对《春秋》义理不能融通之后无奈的选择。
罗军凤
关键词:春秋义理
理雅各《中国经典·春秋》与《春秋》三传异文
2012年
《春秋》三传所据之《春秋》经文有异,此即《春秋》三传异文。理雅各翻译《中国经典·春秋》,以康熙六十年《钦定春秋传说汇纂》(简称"康熙《春秋》")作底本,但不知道此底本异文择取的标准。经考证,康熙《春秋》的经文取自宋胡安国的《春秋传》(胡传),异文直接沿用胡传。胡传在三传之义中作权衡取舍,三传异文因"义"而定,而康熙《春秋》对胡传之义有沿袭有批判,故三传异文与"义"不再对应。至理雅各《中国经典·春秋》,对康熙《春秋》以及胡传多有批判,故难以看出三传异文与三传之"义"的对应关系。通过检讨《中国经典·春秋》中三传异文的源头,可以窥知理氏《春秋》学的特点,及其与中国本土《春秋》注疏的疏离关系。
罗军凤
关键词:理雅各
《左传》“经”、“史”性质之辨正被引量:3
2008年
文章从考辩《左传》之"传"名出现的历史背景入手,证明《左传》之"传"名晚出,《左传》原本不是《春秋》之传。而经学历史上称《左传》是史,并没有否定《左传》是《春秋》之传,且用《左传》的史事阐说经义。《左传》非《春秋》之传,亦非传统意义上兼经之用的"史"。
罗军凤
关键词:《左传》
仪征刘氏与扬州学术群体的集会:1840-1880
乾嘉学术在乾嘉之后趋于衰微,扬州学术群体出于共同的学术志向与祈愿,结社集会,为乾嘉之后的经学"振衰起颓",欲再现扬州一地学术文化之盛,复兴清代经学。刘毓崧和刘寿曾分别主持了道光及光绪年间扬州学术群体的"邗上集会"与"求声...
罗军凤
关键词:集会
文化和传统在“中国早期叙事文”中的迷失——对王靖宇《左传》研究的批评被引量:4
2006年
王靖宇将《左传》纳入“叙事文”的研究领域,史书性质和史官职责却在“中国早期叙事文”的分析解读中缺失,以致在《左传》的意义和人物的理解上,与中国文化产生了隔膜。王靖宇提出的“音乐式”阅读法,与传统的评点学判然分野,不能融通。《左传》音乐式的阅读方法在清人盛于野的《于野左氏录》中有绝佳体现,且与篇章结构的赏析紧密结合。
罗军凤
关键词:《左传》篇章结构
理雅各的《中国经典》与儒家注疏--理雅各《中国经典·春秋》的底本及其它
儒家经典《春秋》无单行本,《春秋》经文附着于《公羊传》、《榖梁传》、《左传》之中,三传之中,《春秋》经文有异,此称三传异文.理雅各《中国经典·春秋》以康熙六十年《钦定春秋传说汇纂》作底本,但不知道《汇纂》对三传异文的择取...
罗军凤
关键词:理雅各文学思想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