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米新宇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痉挛
  • 2篇蛛网膜
  • 2篇蛛网膜下
  • 2篇蛛网膜下腔
  • 2篇蛛网膜下腔出...
  • 2篇网膜
  • 2篇下腔出血
  • 2篇膜下
  • 2篇脑血
  • 2篇脑血管
  • 2篇脑血管痉挛
  • 2篇痉挛
  • 2篇后脑
  • 2篇后脑血管
  • 2篇后脑血管痉挛
  • 2篇出血
  • 2篇大鼠蛛网膜下...
  • 1篇细胞生成素
  • 1篇红细胞生成

机构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米新宇
  • 2篇黄宗堃
  • 2篇刘振
  • 2篇罗良生
  • 2篇郝芳芳
  • 2篇李俐

传媒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17β-雌二醇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E_2)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引发的脑血管痉挛(CVS)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0只按随机数字表分为SAH组、SAH+E_2组、SAH+安慰剂组、空白组。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作SAH模型。CVS的程度以第一次注血后7d的基底动脉平均横截面积评估。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水平。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检测颞叶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与SAH组及SAH+安慰剂组相比,SAH+E_2组大鼠基底动脉横截面积明显增加,血清iNOS浓度明显降低,eNOS浓度明显升高,皮质神经元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1)。结论 E_2可有效缓解大鼠SAH后的CVS,并具有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E_2维持SAH后血管内皮功能的稳定有关。
郝芳芳刘振李俐黄宗堃米新宇罗良生
关键词:雌二醇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引发的脑血管痉挛的治疗效果与可能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SAH组、SAH+rHuEPO组、SAH+安慰剂组和空白组。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作SAH模型。脑血管痉挛的程度以第一次注血后第7天的基底动脉平均横截面积来评估。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水平。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TUNEL)检测颞叶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枕大池二次注血法成功制作SAH模型,基底动脉发生了明显血管痉挛。应用rHuEPO后脑血管痉挛减轻,可以有效缓解SAH导致的iNOS水平升高及eNOS水平降低,同时抑制细胞凋亡。结论全身应用rHuEPO,不仅能有效预防大鼠SAH后的脑血管痉挛,还具有神经保护的作用。因此,促红细胞生成素可能成为未来治疗SAH后脑血管痉挛的一个策略,值得进一步研究。
郝芳芳刘振李俐黄宗堃米新宇罗良生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痉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