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童村

作品数:11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化学工程
  • 2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克隆
  • 3篇原生质
  • 3篇原生质体
  • 3篇质体
  • 3篇抗生素
  • 3篇发酵
  • 2篇原生质体融合
  • 2篇链霉菌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克隆
  • 1篇营养缺陷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原生质体形成
  • 1篇制药工艺
  • 1篇生物合成
  • 1篇噬菌体
  • 1篇属间
  • 1篇头孢霉素
  • 1篇启动子
  • 1篇重组子

机构

  • 11篇上海医药工业...

作者

  • 11篇童村
  • 6篇朱宝泉
  • 3篇阎芝芬
  • 1篇何雯
  • 1篇於葆贞
  • 1篇赵文杰
  • 1篇邹韵华
  • 1篇许文思
  • 1篇徐月美
  • 1篇李云

传媒

  • 8篇中国医药工业...
  • 2篇中国抗生素杂...

年份

  • 1篇2002
  • 1篇1992
  • 3篇1990
  • 2篇1989
  • 1篇1988
  • 3篇198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遗传工程在产抗生素链霉菌方面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1990年
对链霉菌遗传工程中的载体——受体系统、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克隆、抗生素生物合成结构基因的克隆、调节和分化基因的克隆、杂合抗生素的产生以及链霉菌作为外源基因克隆的受体等几个方面的研究报道作了综述。
阎芝芬刘颐屏朱宝泉童村
关键词:抗生素链霉菌基因克隆
林肯链霉菌林肯变种和小单孢菌属间融合
1988年
以阿司米星产生菌(Micromonospora sp.SIPI 4812 LMs,EMs,GMr,KMr)和林可霉素产生菌(Streptomyces lincolnensis var.lincolnensis 20-2 LMr,EMr,GMs,KMs)为出发菌株,进行属间原生质体融合,其融合频率为6.7×10-5。还测定了其它遗传重组频率。得到的融合子中有一些在菌落形态、抗菌活性等方面与出发亲株明显不同。
朱建伟刘颐屏朱宝泉童村
关键词:林可霉素小单孢菌原生质体融合
壮观链霉菌原生质体融合研究
1987年
壮观放线菌素产生菌Streptomycesspectabilis 2233经紫外线诱变获得的营养缺陷型菌株SS 612(thr~-)和SS 624(his~-),采用溶菌酶脱壁形成原生质体后,进行种内融合。以营养缺陷作为选择标记,获得了大量异养型及原养型重组子。融合频率达15%。重组子遗传分析表明,异养型和原养型重组子数量大致相等。
李红童村刘颐屏唐树人
关键词:重组子营养缺陷交换子原生质体融合细胞融合
林肯链霉菌原生质体的形成、再生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5
1987年
林肯链霉菌林肯变种(Streptomyces lincolnensis var.lincolnensis)在含有0.5%甘氨酸的 S培养基上生长的菌丝体对溶菌酶敏感,酶解后产生10~8/ml 的原生质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可有20%的原生质体再生成细胞。原生质体在4℃贮存20h 后再生活力下降至原来的20%以下。原生质体在紫外光照射下比孢子更易发生突变。
朱建伟何雯刘颐屏朱宝泉童村
头孢菌素C发酵添加侧链的研究
1992年
如在头孢菌素C(简称CPC)的发酵培养基中,添加硫脲、头孢孟多侧链,1-甲基-5-巯基四唑等含硫化合物,发酵过程中在CPC累积的同时,可生成CPC 3位取代衍生物,其效价约占头孢菌素总效价的20~26%,且不影响CPC的产量和提取收率。这些副产物综合利用,有一定的经济意义。
赵文杰许文思刘颐屏童村
关键词:发酵头孢霉素生物合成
pH探头的过乙酸灭菌及其在发酵罐中安装方法的研究
1989年
研究了pH探头的化学灭菌和在不同规模发酵罐内的安装方法,设计制造了一种全封闭式的pH探头推进装置。
顾百诚童村
关键词:化学灭菌安装法
Vc二步发酵浓配方工艺研究及自控pH装置的应用
童村顾百诚於葆贞傅丽珠
Vc二步发酵中利用混合菌种转化山梨糖为乙-酮基-L-古龙酸,是我国独创的Vc生产工艺。自1975年投产以来,在全国迅速推广。但由于此工艺在生产中基质浓度仅7~8%,经树脂脱盐后,浓度为4~5%,致使能源消耗大,生产效率低...
关键词:
关键词:二步发酵制药工艺
噬菌体载体在抗生素基因克隆中的应用
1989年
一、前言 链霉菌是一类经济价值很高的微生物。在目前,它已经成为遗传上最引人关注的微生物之一。在几十年前,放线菌只是作为放射遗传及突变的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的对象,
李云刘颐屏朱宝泉童村
关键词:噬菌体抗生素基因克隆
链霉菌启动子的克隆和抗生素的产生
1990年
用启动子探针质粒pIJ486作载体,变青链霉菌TK24作受体,克隆来自金霉素链霉菌UK81的启动子,得到了三个转化子。其中转化子变青链霉菌TK24(pTA1)是含高活性外源启动子的重组子。而变青链霉菌TK24(pTA5)和变青链霉菌TK24(pTA7)中的外源启动子活性很低,但变青链霉菌TK24(pTA7)产生了新抗生素。其抗菌谱与供体金霉素链霉菌UK81的不同,当重组质粒,pTA7再转化金霉素链霉菌UK81时,得到的再转化子的抗菌谱仍与金霉素链霉菌UK81相同,但再转化子的抗生素产生被促进。经高压电泳和薄层层析表明,变青链霉菌TK24(pTA7)产生的胞内抗生物质为两种成份。金霉素链霉菌UK81(pTA7)和金霉素链霉菌UK81产生的抗生素成份相同而与变青链霉菌TK24(pTA7)产生的不同。实验得到的三个重组质粒pTA1、pTA5和pTA7上的插入片段大小分别为2.7kb、3.75kb和2.2kb。
阎芝芬刘颐屏朱宝泉童村
关键词:链霉菌启动子克隆抗生素
克念菌素的定向发酵
1987年
本文研究了影响克念菌素发酵时 A、B 组份比例的许多因素。于30℃、pH≥6.0时用淀粉和蛋白胨作为主要碳、氮源,可提高克念菌素产量36%,其中 B 组份含量达80%。而用甘油作为主要碳源,适量加入DL-乙硫氨酸和油酸甲酯,可提高产量40%,其中 A 组份含量达77%。
甄东凯徐月美邹韵华童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