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鹏

作品数:8 被引量:456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北黄海
  • 2篇悬沙
  • 2篇悬沙浓度
  • 2篇输运
  • 2篇泥质
  • 2篇泥质沉积
  • 2篇粒度
  • 2篇ADCP
  • 2篇沉积速率
  • 1篇悬移质
  • 1篇输运过程
  • 1篇输运趋势
  • 1篇数值模拟
  • 1篇通量
  • 1篇推移质
  • 1篇全新统
  • 1篇细颗粒
  • 1篇夏季
  • 1篇粒度测试
  • 1篇粒度特征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南京大学

作者

  • 8篇程鹏
  • 7篇高抒
  • 2篇王桂芝
  • 1篇宋金明
  • 1篇曹奇源
  • 1篇蒋东辉
  • 1篇李凤业
  • 1篇官晨钟
  • 1篇汪亚平
  • 1篇齐君
  • 1篇李徐生

传媒

  • 3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海洋通报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ADCP测量悬沙浓度的可行性分析与现场标定被引量:39
2001年
根据现场观测数据 ,对ADCP测量悬沙浓度的进行标定实验。结果表明 ,在观测期间悬沙粒径变化较小的条件下 ,后散射强度与水样悬沙浓度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悬沙浓度剖面标定公式中的参数C′可用剖面实测水样浓度来确定 ,该参数与深度密切相关 :同一剖面不同深度之间有一定的波动 ,但同一深度不同潮时的变化很小。使用同一剖面参数C′的平均值计算出的剖面悬沙分布误差较大 (2 9%— 43% ) ,而按不同深度段分别标定 ,误差可以小于 2 0 % ,能够满足沉积动力学研究的需要。
程鹏高抒
关键词:ADCP悬沙浓度海洋沉积
北黄海细颗粒物质的沉积特征与输运过程
该文通过在北黄海西部海区进行的地质与地球物理调查,获得了大量沉积物榈和实测数据.根据对沉积物样品的粒度、地球化学和粘土矿物分析,<'210>Pb沉积速率测定及ACDP数据处理,探讨了北黄海细颗粒沉积物的沉积特征和输运过程...
程鹏
关键词:北黄海输运过程沉积速率ADCP
文献传递
渤海海峡沉积物输运的数值模拟被引量:24
2002年
根据渤海海峡空间尺度的大小、潮流特征和沉积物的性质特征 ,构造了一个平面二维沉积物输运数值模型。模拟结果显示 ,在研究区内 ,成山头附近的海底沉积物净输运向东南和东北 ,渤海海峡西部的沉积物向西北输运 ,北部大连沿岸的沉积物顺着辽东半岛向西南方向输运 ,然后绕过辽东半岛的南端向北输运。在渤海海峡中部偏东 ,沉积物的净输运趋势形成一个反时针方向的旋涡 ,愈往中心沉积物的净输运率值愈小。海底冲淤趋势的计算结果与观测的结果相符 ,且中部泥区和山东半岛北部近岸泥区正好对应于海底淤积区 ,辽东半岛南岸的狭长泥带对应于淤积条带 ,泥质区的边缘为冲刷区。
蒋东辉高抒程鹏
关键词:沉积物输运数值模拟泥质沉积渤海海峡悬移质推移质
北黄海沉积速率及其沉积通量被引量:39
2004年
黄海大陆架沉积物多来自黄河的输入,区域性环流模式控制着这些沉积物的输送过程。目前对浅海陆架沉积物沉积过程和沉积环境的研究很少,尤其是北黄海沉积物的堆积过程和沉积通量。我们对9个沉积岩心进行了210Pb分析测定,绘制了210Pb活度的垂直分布图,并计算了沉积通量,北黄海沉积通量为0 06~1 18g/(cm2·a),北黄海中部泥质区沉积通量低于0 33g/(cm2·a)。大多数的210Pb垂直分布呈两层分布模式,不同的垂直分布反映了水动力和沉积过程的时空变化。为了评价北黄海的物源和沉积环境,测定了1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化学元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北黄海泥质区沉积物是多源沉积,但其主要来源还是黄河的输入。
齐君李凤业宋金明高抒王桂芝程鹏
关键词:沉积速率沉积通量沉积岩心
北黄海西部全新统分布的初步认识被引量:21
2001年
程鹏高抒刘敬圃官晨钟王桂芝J.D.Milliman
关键词:全新统海洋地质泥质沉积
北黄海西部海底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和净输运趋势被引量:168
2000年
根据对北黄海西部海底沉积物的粒度测试 ,运用“粒度趋势分析”方法 ,分析探讨了北黄海西部 (渤海海峡区 )海底表层底质的粒度分布特征和净输运趋势。结果表明 ,本区的细颗粒沉积物主要位于北黄海中部和山东半岛沿岸、大连湾附近 ,粗颗粒沉积物则主要分布于庙岛群岛以东和大连湾东南侧海区。沉积物的平均粒径、分选系数、偏态系数等粒度参数的分布特征有一定的对应性。除庙岛群岛东侧的砂质沉积 ,分选较好之外 ,其它海区的沉积物总体特征是 ,粒径越粗 ,分选越差 ,偏态更正偏 ;而粒径越细 ,分选越好 ,偏态系数也较低。山东半岛北侧的沉积物具有向东和向东北的输运趋势 ,西部沉积物的输运趋势向东南并转向东 ,北部沉积物的输运趋势向南 ,形成了向北黄海中部汇聚的趋势。本项研究还表明“粒度趋势分析”方法在大范围的陆架区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在操作中 ,使用规则的正方形网格可以较全面判断、合成趋势矢量 ;进行高密度的采样有助于揭示沉积物净输运趋势的细节特征。
程鹏高抒
关键词:粒度特征北黄海
激光粒度仪测试结果及其与沉降法、筛析法的比较被引量:161
2001年
分析了Cilas 940L激光粒度仪的测试结果 ,并与沉降法、筛析法进行了比较。激光粒度仪测试结果的重复性较好 ,测量精度较高。对于玻璃珠样品 ,激光粒度仪和筛析法测试结果十分接近 ,对于天然沉积物 ,激光粒度仪测定的平均粒径偏粗 ,分选偏差。和沉降法相比 ,激光粒度仪测定的粘土组份 (<8)的含量为沉降法的 46 .7%~ 70 .5 % ,平均为 6 0 % ,测定的平均粒径较沉降法偏粗 ,分选偏差。造成激光粒度仪与沉降法。
程鹏高抒李徐生
关键词:激光粒度仪粒度测试沉积物沉积环境
长江口外海域1998年夏季悬沙浓度特征被引量:32
1999年
1998年6~8月长江流域经历了一次特大洪水,在洪水期间,以10mgL^(-1)的悬沙浓度为标志,长江悬沙的影响范围可达123°E.在122°15E附近,悬沙浓度显示出成层现象,底层浓度约为表层浓度的3倍,这一现象主要与物质沉降过程有关.在126°E~127°E之间悬沙浓度最低,代表了黑潮水的特征.在调查期间,长江悬沙扩散的范围比冬季枯水季节有相当程度的扩大,但向NE方向扩散的趋势并不明显.在陆架区,形成了若干个次级高悬沙浓度中心,其原因可能是底质再悬浮,也可能是高悬沙浓度水体的运动.为了弄清研究区内长江细粒沉积物的输运和堆积过程及其对化学物质通量的影响,需要结合多学科(流场、温盐度、营养盐等)数据进行分析.本文根据长江口外海域悬沙浓度的调查结果,结合历史观测数据,初步分析了长江口外海域夏季悬沙浓度特征.
高抒程鹏汪亚平曹奇源
关键词:悬沙浓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