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心脏
  • 6篇体外循环
  • 6篇外循环
  • 5篇瓣膜
  • 4篇心脏瓣膜
  • 4篇瓣膜置换
  • 3篇置换术
  • 3篇瓣膜置换术
  • 2篇动脉
  • 2篇动脉旁路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心脏瓣膜置换
  • 2篇心脏瓣膜置换...
  • 2篇移植术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术后患者
  • 2篇旁路移植
  • 2篇旁路移植术

机构

  • 9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程实
  • 9篇谷天祥
  • 5篇修宗谊
  • 5篇高锐
  • 5篇吴利民
  • 3篇房勤
  • 2篇喻磊
  • 2篇马瑞阳
  • 2篇高雅
  • 1篇李卓
  • 1篇刘波
  • 1篇吴立民
  • 1篇师恩祎
  • 1篇汤锐
  • 1篇方艺潭
  • 1篇赵晓琪
  • 1篇毛乃惠
  • 1篇张光伟
  • 1篇高智翔
  • 1篇谷彪

传媒

  • 4篇中国胸心血管...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217例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体会被引量:4
2009年
对217例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患者进行总结,全部病例均顺利脱机,术后死亡7例(3.2%),其中低心排出量综合征4例,主动脉根部出血2例,术后感染1例。认为术中充分的组织灌注、有效的心肌保护及血液保护是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的关键,可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程实修宗谊谷天祥吴利民高锐马瑞阳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瓣膜置换心肌保护
真空辅助静脉引流技术在微创心脏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总结在微创心脏手术中,应用真空辅助静脉引流技术辅助体外循环的方法及经验。方法选取拟行微创心脏手术的35例患者,全组病例均采用右侧股动、静脉插管,CPB过程中应用VAVD技术。同时选择同期正中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病例35例为对照组,记录患者CPB时间,尿量,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术中及术后血制品总用量,术后48h胸腔引流量。结果两组CPB时间,尿量无显著差异(P>0.05);微创手术组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术中及术后血制品总用量,术后48h胸腔引流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微创手术中应用VAVD,可以有效地增加静脉引流量,保证手术安全、顺利的进行。
程实谷天祥修宗谊吴立民高锐高雅
关键词:微创心脏手术体外循环
部分型房室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2009年
回顾分析我科手术治疗的部分型房室隔缺损患者58例,均痊愈出院。对于部分型房室隔缺损的患者,一经发现需尽早手术治疗。闭合原发孔房缺,修复二尖瓣前瓣裂隙,防止传导阻滞的发生,修复三尖瓣关闭不全是外科治疗的关键。
臧鹏修宗谊谷天祥喻磊侯杰程实
关键词:房室传导阻滞
206例心脏生物瓣膜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总结分析异种生物瓣膜置换术的临床应用结果,评价生物瓣膜在心脏外科中的应用效果和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08年7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异种生物瓣膜置换术患者206例的临床资料,男157例,女49例;年龄44~79(64.7±13.2)岁。置换生物瓣膜227枚,联合置换机械瓣膜11枚;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51例,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7例。结果术后早期(30 d内)死亡7例。院外随访6个月~5年,平均随访23个月,随访134例,随访率67.3%(134/199)。随访患者心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未发现瓣周漏、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栓和出血等并发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提示生物瓣膜功能良好,无明显衰败迹象。结论异种生物瓣膜置换疗效确切,并发症少,近期效果较好。
房勤谷天祥刘波李卓程实赵晓琪
关键词:生物瓣膜瓣膜置换心功能
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加心脏瓣膜手术134例体外循环的管理
2009年
目的:总结分析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加心脏瓣膜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134例手术共移植旁路血管253支,同期行二尖瓣置换61例,二尖瓣成型12例,主动脉瓣置换41例,主动脉瓣联合二尖瓣置换18例,主动脉瓣置换联合二尖瓣成型2例。心肌保护应用顺灌、顺逆灌结合、顺灌桥灌结合、顺逆灌和桥灌结合技术。结果:术中转流平稳,监测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无手术死亡。结论:彻底解除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瓣膜病变、充分的心肌再血管化、合理的体外循环灌注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房勤汤锐谷天祥谷彪吴利民高锐程实
关键词:冠状动脉分流术体外循环
改良超滤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改良超滤对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拟行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M组为改良超滤组(n=30),C组为无超滤对照组(n=30)。监测两组患者体外循环前、改良超滤前、改良超滤后的血细胞比容、氧合指数、肺泡-动脉氧分压差等各项指标。记录两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及术后重症监护室监护时间。结果 M组超滤前的血细胞比容比体外循环前显著降低(P<0.05),超滤后血细胞比容比超滤前已有显著提高(P<0.05),但仍比体外循环前低(P<0.05)。M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及术后重症监护室监护时间均明显短于C组(P<0.05),M组超滤后氧合指数值明显高于C组(P<0.05),M组超滤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值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体外循环过程中应用改良超滤,可以有效减轻术后组织水肿,降低炎症反应,促进术后早期肺功能的恢复。
程实谷天祥修宗谊吴利民高雅方艺潭
关键词:改良超滤心脏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肺功能
重症心脏瓣膜病心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经验被引量:4
2009年
程实修宗谊谷天祥吴利民高锐马瑞阳
关键词:重症心脏瓣膜病心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全身麻醉ECC
零平衡超滤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零平衡超滤对改善体外循环(CP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术后肺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CABG患者40例,按照采用的不同超滤方法分为两组,试验组(n=20):男14例,女6例;年龄65.43±8.31岁;于CPB开始后行零平衡超滤及常规超滤;对照组(n=20):男15例,女5例;年龄66.51±7.62岁;仅于复温后施行常规超滤。术前常规检测两组患者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分别于CPB前、CPB结束时、术后6 h和12h测定两组患者气道阻力(Raw)、氧合指数(OI)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记录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肺功能和动脉血气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PB前Raw、OI和P(A-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 h和12 h试验组的Raw显著低于对照组[2.22±0.31 cm H2O/(L.s)vs.2.94±0.42 cm H2O/(L.s),F=0.061,P<0.05;1.89±0.51 cm H2O/(L.s)vs.2.52±0.29 cm H2O/(L.s),F=0.096,P<0.05];术后6 h和12 h试验组P(A-a)O2显著低于对照组(86.74±7.63 mm Hg vs.111.66±7.49 mm Hg,F=0.036,P<0.05;74.82±5.67 mm Hg vs.95.23±6.78 mm Hg,F=0.059,P<0.05);术后6 h和12 h试验组OI显著高于对照组(384.33±30.67 vs.324.63±31.22,F=0.033,P<0.05;342.24±23.43 vs.293.67±25.44,F=0.047,P<0.05);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试验组短于对照组(15.44±3.93 h vs.20.68±5.77 h,P<0.05)。结论零平衡超滤可以改善CABG患者术后肺功能、缩短术后机械通气时间。
房勤谷天祥高锐吴利民程实高智翔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零平衡超滤肺功能
深低温停循环肾损伤及其早期检测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不开胸深低温停循环(DHCA)兔模型,研究DHCA对肾脏的损伤及早期检测指标。方法以体重3.5~4.0 kg新西兰大耳兔(雌雄不拘)42只分为两组,每组各21只:两组均于右颈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A组肛温维持在28℃持续体外循环,B组肛温降至16~18℃时停循环,停循环60 min后开放循环复温,在30 min内复温至肛温35℃,之后维持体外循环30 min,两组体外循环时间相同。在术前、术后6 h、24 h及48 h分别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肌酐(Cr)、β-痕迹蛋白(β-TP)、采集尿样本行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值检测。两组分别在术前、术后6 h、24 h及48 h处死动物各4只,留取肾脏组织分别检测丙二醛(MDA)含量、HE染色和凋亡指标(TUNEL)染色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形态改变。结果 A组围术期死亡4只,B组围术期死亡5只。(1)血清Cr值:A组组内各时间点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术后24 h与组内及A组间比较明显升高(P<0.05)。(2)血β-TP及尿NGAL值:A组组内各时间点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内术后6 h、24 h、48 h与术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B组在术后24 h与组内其它时间点比较明显升高(P<0.05)。B组术后6 h、24 h、48 h与A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3)肾组织丙二醛(MDA)含量:B组在术后24 h与组内及组间比较明显升高(P<0.05)。(4)HE染色可见B组在术后24 h肾小管上皮细胞病理损伤明显,A组在术后24 h肾小管上皮细胞病理无明显改变。(5)TUNEL染色阳性率:B组在术后24 h与组内及组间比较明显升高(P<0.05)。(6)电子显微镜观察可见B组在术后24 h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细胞器病理损伤明显,A组肾小管上皮内细胞器病理变化不明显。结论不开胸DHCA兔模型对于研究DHCA造成的器官损伤是一种简单、方便、经济且能够长期生存的动物模型。在DHCA手术后24 h肾损伤最严重,血β-TP和尿NGAL�
喻磊谷天祥师恩祎张光伟毛乃惠程实
关键词:体外循环深低温停循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