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祝爱玉

作品数:19 被引量:5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3篇数值模拟
  • 13篇值模拟
  • 8篇数值模拟研究
  • 6篇地震
  • 4篇断层
  • 4篇有限元
  • 4篇诱发地震
  • 3篇断裂带
  • 3篇应力
  • 3篇有限元数值模...
  • 3篇则木河
  • 3篇青藏高原
  • 3篇小江断裂
  • 3篇小江断裂带
  • 3篇裂带
  • 2篇地壳
  • 2篇地震断层
  • 2篇电导
  • 2篇电导率
  • 2篇动力因素

机构

  • 19篇中国地震局地...
  • 6篇中国地震局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北京市劳动保...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天津华北地质...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9篇祝爱玉
  • 15篇张东宁
  • 7篇蒋长胜
  • 6篇郭颖星
  • 4篇黎明
  • 3篇陈石
  • 2篇韩炜
  • 2篇李平恩
  • 1篇李永华
  • 1篇朱涛
  • 1篇于英杰
  • 1篇周永胜
  • 1篇来贵娟
  • 1篇刘在洋
  • 1篇王多君
  • 1篇尹凤玲
  • 1篇李丹阳
  • 1篇佟莉
  • 1篇王永哲
  • 1篇孙丰成

传媒

  • 4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地震地磁观测...
  • 3篇中国科学:地...
  • 2篇地震学报
  • 1篇地震地质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第七届构造地...
  • 1篇2014年中...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维的注采诱发地震断层破裂滑动的数值模拟方法及系统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三维的注采诱发地震断层破裂滑动的数值模拟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构建针对注采的三维注水整体几何模型;构建三维水‑力双向耦合数值模型,包括储层变形方程中的流体压力项和储层渗流方程中的变形项的双向耦合;根据三...
祝爱玉蒋长胜陈石崔光磊
基于InSAR地表形变约束的玛多M_(S)7.4地震孕育发生机理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2021年5月22日在青海玛多发生M_(S)7.4地震,此次地震造成了严重的地表破坏.本文通过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得到了Sentinel-1升、降轨同震地表形变、东西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同震形变场.并根据东西向地表的错动,勾画出了地震破裂面分段结构.以InSAR地表形变观测为约束,构建了能反映玛多地震破裂特点的三维黏弹性有限元模型,模拟得到了玛多地震的三维同震形变及应力场变化和演化特征,讨论了玛多地震的成因及玛多地震的发生对周边断层的影响.结果显示:玛多地震为典型的左旋走滑型地震,其中东部错动量相对较大;玛多地震的余震都分布在库仑应力升高的影区,说明玛多地震序列使得断层上积累的应变得到了充分的释放,未来余震的发生会朝西南和东北方向发展.玛多地震的发生形成了多个应力强加载区,推测玛多地震的发生大大增加了部分临近断裂带滑动的可能.2010年玉树7.3级地震引起的库仑应力变化在玛多地震主破裂面上的投影为正数,推测玉树地震对玛多地震具有促进作用.研究结果可以为大震后的余震分布判断提供定量参考依据.
祝爱玉王永哲王永哲张东宁
关键词:同震位移库仑应力变化数值模拟
复杂断层数值建模及程序接口实现被引量:2
2016年
数值模拟计算是地学研究领域一个不可缺少的分支,其中一个重点和难点为如何精确快速地建立研究对象的数值模型,常用数值计算软件或者建模能力较弱,或者建模方法较为困难,制约着数值计算的准确度和精确性。本研究中,利用油藏地质研究中常用的Petrel软件,针对南北地震带鲜水河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及周边复杂地质构造进行建模研究,解决复杂断层(如倾斜断层甚至铲状断层)之间连接、切割等建模难点,并考虑地形及地层对网格构建过程的影响,实现复杂地质构造的快速建模。同时,构建Petrel与Adina等软件网格数据之间的接口程序,实现网格数据的相互移植,为进一步进行模型有限元模拟计算创造条件。以龙门山—鲜水河断裂带的三维地质模型构建为例,通过Petrel软件的快速建模及Adina软件的有限元计算,提供一种模型快速构建与大型有限元计算相结合的新途径。
郭颖星祝爱玉孙丰成张东宁
关键词:PETRELADINA软件接口
青藏高原南部花岗岩电导率研究及地球物理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青藏高原地壳不同区域电导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花岗岩是青藏高原地壳的主要组成岩石,通过高温高压下研究花岗岩的电导率对于认识青藏高原电性结构的差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1.0GPa压力下,通过实验测量了西藏亚东地区白云母花岗岩577~996K温度范围内以及拉萨地区黑云母花岗岩587~1382K温度范围内的电导率,结果发现含白云母花岗岩低温(577~919K)下的活化焓为0.92eV,高温(919~996K)下的活化焓为2.16eV;而黑云母花岗岩在低温(587~990K)下的活化焓为0.48eV,在高温(990~1382K)下的活化焓为2.06eV.两种花岗岩不同温度段活化焓的变化可能与花岗岩中的白云母和黑云母脱水有关.将花岗岩样品实测电导率与采样点附近的野外观测结果相比较,发现二者在电导率数值及变化趋势上比较接近,预示着这两个地区上地壳导电性可能与花岗岩关系密切.通过有效介质模型及HS边界模型计算了白云母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混合模型的电导率,并与青藏高原南部地壳的电导率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大地电磁电导率结果大部分位于岩石混合模型电导率结果范围内,青藏高原南部地壳电性结构特征能用花岗岩来解释,其底部大范围的高导现象可能与花岗岩中含水矿物的脱水有关.
郭颖星王多君周永胜刘在洋于英杰李丹阳张东宁祝爱玉
关键词:电导率高温高压花岗岩青藏高原南部
斜长石、辉石混合模型的电导率有限元数值计算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以岩石实验中矿物的几何形态及空间分布为建模依据,以实验条件及单矿物电导率的测量结果为约束条件,用有限元数值方法模拟了不同微观结构的斜长石、辉石混合物在施加电压后电势及电流的分布情况,并计算了混合模型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电导率.研究结果显示,数值模型网格数及矿物颗粒数的选取对电导率计算结果的精度有较大影响,在体导电情况下,模型电导率因矿物比例含量和排列结构而异.当斜长石及辉石随机分布时,随着辉石含量的增加,混合模型电导率在不同温度下均有所增加,且温度越高,增加幅度越大,电导率的有限元模拟计算结果接近于有效介质渗透理论模型,且位于并、串联模型之间以及HS模型的上、下边界范围内;在斜长石及辉石含量一定的情况下,各矿物的排列分布对电导率计算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当矿物颗粒大小接近且分布均匀时,模型中电势沿电流传导方向变化较为均匀,模拟计算得出的电导率相对较高,当矿物颗粒大小差别较大及分布不均匀时,电势分布受到一定的扰动,电导率计算结果也较低.将混合模型电导率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辉长岩、辉绿岩及玄武岩实验测量结果进行比较,显示这3种岩石样品电导率与温度变化关系的斜率均与混合模型计算结果的斜率相接近,表明这些岩石在所选温度段导电机制与斜长石、辉石混合模型相似,用斜长石、辉石混合模型的电导率研究玄武岩、辉长岩及辉绿岩的导电性具有适用性.将混合模型有限元计算结果与玄武岩、辉长岩、辉绿岩覆盖区地壳大地电磁实测结果对比,发现大地电磁电导率结果位于混合模型计算结果范围内,用斜长石、辉石混合模型模拟玄武岩、辉长岩等岩石地壳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郭颖星张东宁祝爱玉郑军佟莉
关键词:有限元数值模拟电导率
川滇地区地壳应变能密度变化率与强震复发间隔的数值模拟被引量:8
2015年
以最新的川滇地区深部构造成像为基础,以构造应力场、GPS观测和断裂带活动速率为约束,建立了川滇地区的3维黏弹性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讨论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形蓄积的重力位能、区内主要活动断裂带的错动速率、由地震波速度计算出来的各地块的介质弹性参数以及岩石、介质蠕变性质差异对川滇地区地壳现今构造运动的影响。模拟计算出研究区域内各主要活动地块和主要活动断裂带的应变能密度积累速率,并探讨了应变能密度积累速率与强震复发间隔的关系,对模拟结果和地质观测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模拟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及文中研究区域内高海拔地形蓄积的重力位能和块体间的相互作用是控制区内主要活动断裂现今滑动速率、各Ⅱ级活动块体运动性质和地壳内应变能积累速率的主要动力学因素。
祝爱玉张东宁蒋长胜黎明
关键词:有限元数值模拟
不同注水方式下断层动力学响应数值模拟研究
2021年
工业开采注水能导致现存断层活化,从而诱发大量的破坏型地震。因此,研究注水作用下断层的动力学响应对探索诱发地震的力学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孔弹性弹簧-滑块模型,采用多孔介质弹性耦合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三类典型注水方式(上升型、迅速上升/下降型和间歇型)对断层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流体的不断注入,断层内部流体压力会经过缓慢上升、迅速上升和稳定上升三个阶段。针对于不同的注水方式,这三个阶段并不完全相同,体现形式存在差异;在注水方式相同的条件下,储层的渗透率越小,井口附近流体压力越大,断层处流体压力越小,两者间的流体压力差值越大;注水过程中断层临界刚度的变化与是否发生滑移并引发地震密切相关,数值越大越易诱发地震,其数值与注入储层流体的流体压力呈负相关,与流体压力变化率呈正相关;临界刚度由于流体压力变化率的增加在前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后期则是由于流体压力的影响开始减小。迅速上升/下降型注水方式极大增加了注水前期诱发地震的可能性,间歇性注水方式在注水后期引起的临界刚度变化值较大,增大了诱发地震的可能性。该研究可以为注水诱发地震的危险性评价提供定量的科学依据。
祝爱玉孙子涵蒋长胜蒋长胜陈石崔光磊
关键词:注水诱发地震数值模拟
三维的注采诱发地震断层破裂滑动的数值模拟方法及系统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三维的注采诱发地震断层破裂滑动的数值模拟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构建针对注采的三维注水整体几何模型;构建三维水‑力双向耦合数值模型,包括储层变形方程中的流体压力项和储层渗流方程中的变形项的双向耦合;根据三...
祝爱玉蒋长胜陈石崔光磊
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带应力状态分段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5
2015年
以川滇地区地壳运动GPS观测、地壳上地幔结构模型、地震精确定位、构造应力场、断层滑动速率和岩石圈流变特性等观测和研究结果为约束,采用多组不同尺寸的摩擦接触单元表示断裂带,建立包含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带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考虑了1327年以来断裂带上强烈地震活动对研究区域构造应力状态的影响,对断裂带上强震活动的主要控制因素,未来可能的强震危险区分布和构造应力状态的关系进行模拟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重力位能的影响、相邻块体相互作用是该断裂带系统构造应力分布特征的主要动力学控制因.模拟给出的断裂带应力分布与断裂带上现今b值图像等地震活动参数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但同时也发现断裂带上部分异常低b值区落在模拟实验中历史强震活动产生的应力低值区,这种矛盾的对应关系可能受历史强震释放应变能等多方面因素所影响.
祝爱玉张东宁蒋长胜
关键词:应力状态B值数值模拟
重力等动力因素作用下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带现今构造活动分段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
本文以研究区域最新深部构造研究结果、强震活动目录、构造应力场、地形数据、GPS观测、古地震研究、岩石圈流变特性研究结果为约束,采用多种尺度接触单元组合反映断裂带空问分段特征,即为了体现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带地震活动的...
祝爱玉张东宁
关键词:强震活动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