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静云
- 作品数:61 被引量:189H指数:8
- 供职机构: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国新生儿协作网2019年行胎儿宫内手术和/或产前侵入性操作的极早产儿病死率的队列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背景近年来我国胎儿医学发展迅速,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了各种胎儿宫内手术,但目前胎儿医学干预效果评价多基于单中心、小样本数据并局限于围产期结局,缺乏胎儿生后近期和远期预后的多中心、大样本研究。目的描述2019年中国新生儿协作网(CHNN)57家NICU收治的极早产儿中接受胎儿宫内手术和/或产前侵入性操作者的现状及预后。设计队列研究。方法以CHNN收录的极早产儿为队列人群,以接受胎儿宫内手术和/或产前侵入性操作(胎儿镜激光凝固术、选择性减胎术、宫内输血、体腔内积液引流术、减羊水术、羊膜腔穿刺或绒毛膜取样术)者为暴露组,采用倾向性评分的方法1∶4匹配未接受产前干预的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病死率(NICU院内、生后28 d、生后7 d)和主要并发症[严重脑损伤、严重早产儿视网膜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败血症]发生率。主要结局指标病死率。结果2019年CHNN数据库共收治极早产儿9520例,接受胎儿宫内手术和/或产前侵入性操作患儿共187例(2.1%),其中选择性减胎术69例,羊膜腔穿刺或绒毛膜取样术66例,减羊水术42例,胎儿镜激光凝固术20例,宫内输血10例,体腔内积液引流术2例。暴露组极早产儿NICU全因病死率为15.5%(29/187),其中22例死亡发生在生后7 d内;最常见的并发症为BPD(41.7%)、败血症(11.8%)和严重脑损伤(9.4%)。匹配后与对照组患儿相比,接受产前干预的极早产儿NICU全因病死率及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暴露组生后7 d内全因死亡(RR=1.69,95%CI:1.06~2.71),早发败血症(RR=3.20,95%CI:1.28~7.99)发生风险高于对照组。结论CHNN 2019年NICU入院极早产儿中接受宫内手术和/或产前侵入性操作的患儿占2.1%,接受宫内手术和/或产前侵入性操作并不显著增加极早产儿NICU死亡或并发症的发生率。
- 武伟顾昕玥石静云赵芳萍蒋思远周文浩周文浩曹云
- 关键词:宫内手术
- 双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被引量:2
- 2017年
- 患者 女性,53岁,2016年12月因出现发热、乏力,就诊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52.09×109/L,血红蛋白(Hb)137 g/L,血小板计数(Plt)22×109/L.2017年1月3日因发热、乏力半月余,就诊于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 入院查体:全身皮肤未见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咽部无充血,扁桃体不大. 胸骨压痛明显,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部平坦,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缘下未触及,四肢无水肿.查血常规:WBC 95.39×109/L,Hb 100 g/L,Plt 18×109/L.外周血细胞形态示:原始淋巴细胞44个,幼稚淋巴细胞50个,成熟淋巴细胞3个. 骨髓细胞学示:原始淋巴细胞+幼稚淋巴细胞占0.98,胞体大小不一,以大为主;白血病细胞免疫分型:主要表达HLA-DR、CD10、CD13、CD19、CD20、CD22、CD33、CD34、CD38、CD123、cCD79a和TdT.染色体核型分析示:47~50,XX,+5,+8,t(9;22)(q34;q11), der(22)t(9;22)(图1). 腹部彩色超声示:餐后胆囊、脾大(脾门处厚4.8 cm,肋缘下及边),肝、胰、肾声像图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B细胞型,双费城染色体(Ph染色体)阳性.予VDP(长春新碱+柔红霉素+泼尼松)方案化疗,同时予甲磺酸伊马替尼(400 mg/d)靶向治疗,并定期鞘内注射甲氨蝶呤和地塞米松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化疗第22天复查骨髓细胞学示完全缓解骨髓象.此后予CAM(环磷酰胺+阿糖胞苷+巯基嘌呤)方案化疗1个周期,复查骨髓细胞学示完全缓解骨髓象. 监测脑脊液常规、生化及细胞形态均正常,复查染色体核型:46,XX(图2).目前患者仍在后续治疗随访中.
- 曹红刚石静云吴涛代湘云白海王存邦
- 关键词:白血病双表型急性费城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交换
- WT1和HOX11基因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
- 2018年
- 患者:女,53岁,因"乏力伴全身疼痛1周"于2016年12月入院。入院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伴全身疼痛,在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WBC)3.1×10^9/L,血红蛋白(Hb)69 g/L,血小板(PLT)23×10^9/L。骨髓穿刺(骨穿)提示:原始细胞占93%。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
- 武慧敏石静云吴涛毛东锋白海王存邦
- 关键词:WT1基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1例
- 2018年
- 急性淋巴细胞白仇病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细胞B系或T系细胞存骨髓内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多见于儿章[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并发多种疾病,但合并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PHP)极为罕见。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收治l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PHP患者,现报道如下。患者,男,l8岁,2O13年7月7日,因“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年8个月,继续治疗”入院。患者于2O13年6月初出现头晕、乏力,活动后加重,未予重视,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出现,至6月下旬上述症状加重,且逐渐出现鼻腔出麻,量多,不易止。
- 代湘云石静云吴涛毛东锋王存邦白海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低钙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负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研究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 esenchym al stem cells,MSCs)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从成人骨髓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并通过其形态的均一性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标志以鉴定其纯度。将分离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置于96孔板中,与经分离的异体淋巴细胞共培养3 d,以单独培养的异体淋巴细胞为对照组,加入植物凝血素(PHA)刺激72 h,用MTT还原法测定细胞增殖,观察成人骨髓MSCs培养上清对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转化的影响。结果:成人骨髓MSCs培养上清抑制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转化,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增殖转化抑制率为9.00%。在有PHA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情况下,细胞增殖活性进一步下降,两者差异显著(P<0.01),其增殖转化抑制率达20.91%。结论:成人骨髓MSCs抑制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转化,其作用机制部分为非细胞接触作用所致,推测可能是MSCs通过分泌某些可溶性细胞因子而发生作用。
- 吴涛石静云白海王茜王存邦路继红欧剑锋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控淋巴细胞
-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9年
-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PDCN)是一种极其罕见的血液系统高度恶性肿瘤,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多样,侵袭性强,预后差,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法.文章将对近年来BPDCN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王秀平石静云吴涛白海
- 关键词:血液肿瘤分子靶向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综合疗法
- 超声引导下在新生儿不同部位留置PICC的应用效果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分别在新生儿上肢静脉和下肢静脉留置PICC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收住630例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上肢静脉组和下肢静脉组,记录并分析两组患儿的置管耗时、出血量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等指标。结果:下肢静脉组置管耗时为56.66±37.26,静脉炎发生率5.5%、发热发生率2.7%,明显低于上肢静脉组(65.43±41.61,12.2%,8.6%);下肢静脉组一次穿刺成功率(77.8%)高于上肢静脉组(6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1,χ2=8.564、9.786、21.72;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下肢静脉留置PICC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较高、并发症较少,建议新生儿留置PICC可优先考虑经下肢静脉途径,并将超声技术应用于PICC置管操作及临床使用过程中。
- 殷婷婷杨婷赵阳石静云
- 关键词:超声技术新生儿PICC上肢静脉下肢静脉
-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及预防被引量:10
- 2012年
- 针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病原菌、临床用药及其预防最新研究进展作总结综述,以利于临床针对危险因素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尽可能降低本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 李修晶石静云
-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新生儿真菌感染危险因素研究现状被引量:5
- 2012年
- 新生儿真菌感染包括皮肤浅表感染和深部真菌感染。新生儿时期的真菌感染比较常见,主要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低体重儿免疫功能低下有关。此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亦是诱发真菌感染的重要原因。严重、播散性真菌感染可导致病情严重甚至死亡。新生儿真菌感染临床表现由于缺乏特异性,容易延误诊断及治疗。本文将从真菌感染的病原种类及危险因素进行阐述。
- 赵芳萍石静云
- 关键词:真菌感染婴儿
- 达沙替尼致可逆性毛发色素脱失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9年
- 对1例达沙替尼治疗过程中出现毛发色素脱失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系统复习相关文献。15岁男性患儿在服用达沙替尼治疗1年后出现部分头发及眉毛变白,而停药后2个月患儿毛发变黑;随后因为病情需要,再次给予达沙替尼治疗6个月后再次出现部分头发、眉毛变白。毛发色素脱失是达沙替尼治疗中罕见的并发症,应当重视治疗期间毛发颜色的变化,如果出现毛发色素脱失,应该意识到可能是达沙替尼引起的不良反应。
- 曹红刚石静云吴涛王存邦白海
- 关键词:毛发达沙替尼色素脱失甲磺酸伊马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