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亿

作品数:10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栓
  • 6篇静脉
  • 4篇血栓形成
  • 4篇深静脉
  • 4篇深静脉血栓
  • 4篇静脉血
  • 4篇静脉血栓
  • 3篇下肢深静脉
  • 3篇下肢深静脉血...
  • 2篇导管溶栓
  • 2篇置入
  • 2篇溶栓
  • 2篇深静脉血栓形...
  • 2篇手术
  • 2篇腔内
  • 2篇下肢
  • 2篇下肢深静脉血...
  • 2篇下肢深静脉血...
  • 2篇静脉血栓形成
  • 2篇抗凝

机构

  • 10篇亳州市人民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0篇石亿
  • 4篇崔健
  • 4篇周汝航
  • 1篇于浩
  • 1篇黄宝玉
  • 1篇田景中
  • 1篇秦金保
  • 1篇许建国
  • 1篇王晓东
  • 1篇葛洪峰
  • 1篇张红岩
  • 1篇王计划
  • 1篇李淑娥
  • 1篇丁臻
  • 1篇刘军
  • 1篇李光云
  • 1篇王平
  • 1篇辛怀丽
  • 1篇万德余
  • 1篇孙晓星

传媒

  • 3篇血管与腔内血...
  • 1篇淮海医药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隐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术与传统手术的临床对照分析
2018年
探讨大隐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术与传统手术的临床对照。方法:选择90例2016年1月-2018年1月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腔内激光治疗术治疗。比较两组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干预效果;手术过程出血总量、疼痛的评分、手术之后住院的时间;手术前后患者sf-36评分;皮下血肿等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干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过程出血总量、疼痛的评分、手术之后住院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sf-36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sf-36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下血肿等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行腔内激光治疗术疗效非常理想,减少创伤和并发症,改善病情,减轻疼痛,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王文石亿
关键词:传统手术
胆囊癌的综合治疗进展被引量:4
2014年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消化系统肿瘤的第五位,恶性程度高,早期不易发现,一旦发现多属中晚期或进展期,预后差,5年总存活率〈15%。近年来,随着对胆囊癌转移方式及生物学行为的研究,现代外科手术技术的进展及放、化疗方案的改进,使得手术切除率和5年生存时间明显提高。现就国内外在胆囊癌综合治疗方面的相关进展予以综述。
石亿于浩辛怀丽
关键词:胆囊肿瘤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血栓形成的关系
2021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E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血栓相关疾病将患者分为血栓组(n=31,发生血栓相关疾病)和无血栓组(n=55,未发生血栓相关疾病)。比较两组患者的外周血NLR、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及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分析NLR与凝血功能指标的相关性,NLR与血栓形成的关系,以及NLR对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结果血栓组患者的APTT、PT、TT均长于无血栓组患者,NLR、PLT、Fib水平、D-D水平均高于无血栓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LR、PLT、APTT、PT、Fib水平、TT、D-D水平均是ET患者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对ET患者血栓形成的最佳诊断值为3.090,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0.91%。NLR与PLT、APTT、PT、Fib水平、TT、D-D水平分别呈正相关(P<0.01)。结论ET患者的外周血NLR升高是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对于血栓形成患者,应及时给予正规治疗,预防血栓性疾病的发生。
孙晓星石亿葛洪峰李淑娥
关键词: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栓形成外周血
腹壁巨大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的研究与应用
田景中王晓东张红岩李光云许建国石亿王平黄宝玉樊雪芹
该项目对腹壁巨大切口疝修补术开展研究。项目采用弹力绷带行术前疝内容物还纳,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现。缝合方式采用可吸收缝线单纯及连续交替缝合,并使之呈同心圆形状,提高补片牢固度,减少线结异物。术中常规负压引流管...
关键词:
关键词:切口疝
导管溶栓联合滤器置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评价导管溶栓联合滤器置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效果。方法:84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成联合组(n=42)和静脉溶栓组(n=42),联合组采取导管溶栓联合经下腔静脉滤器置入,静脉溶栓组采取经外周静脉溶栓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和药物使用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溶栓效果和治疗前后双侧下肢周径差,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起效时间(16.9±6.2)h和总溶栓时间(74.8±26.4)h均短于静脉溶栓组(P<0.05),尿激酶用量(312.5±121.7)万U亦少于静脉溶栓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95.2%,高于静脉溶栓组的73.8%(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大腿周径差(1.5±0.9)cm和小腿周径差(1.3±1.0)cm均小于静脉溶栓组(P<0.05);联合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远低于静脉溶栓组的31.0%(P<0.05)。结论:导管溶栓联合滤器置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作用迅速,药物用量少,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崔健王计划周汝航石亿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外科学下肢导管溶栓滤器置入
同期行深静脉滤网置入术在下肢闭合骨折合并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可行性
2022年
目的探讨同期行深静脉滤网置入术在下肢闭合骨折合并深静脉血栓(DVT)患者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下肢闭合骨折合并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机的不同将其分为分期组(n=37,常规分期行深静脉滤网置入术)和同期组(n=37,同期行深静脉滤网置入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炎性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情况。出院前观察两组患者骨折患肢疼痛程度与DVT患肢肿胀程度,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患肢恢复水平[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Lane-Sandhu骨折生长评分]。结果手术前后两组患者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APTT、PT、TT均长于本组术前,FIB水平均低于本组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两组患者各项炎性反应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本组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肺栓塞、术后仍有栓塞、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肿胀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分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AOFAS、Lane-Sandhu骨折生长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行深静脉滤网置入术不会对下肢闭合骨折合并DVT患者的疗效造成不良影响,且不会导致骨折复位内固定术与深静脉滤网置入术安全性下降,具有临床可行性。
王辞山孟红亚柴雷子万德余石亿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同期手术
经皮导管接触溶栓腔内治疗与标准抗凝治疗用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分析和比较经皮导管接触溶栓腔内治疗与单纯标准抗凝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中央型(髂股静脉)和混合型(全下肢深静脉)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导管溶栓治疗组(试验组)65例、单纯抗凝治疗组(对照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肢消肿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溶栓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患肢大腿消肿率[(83.03±4.53)%]显著高于对照组[(50.42±7.41)%](P<0.05);患肢小腿消肿率[(76.48±8.24)%]亦显著高于对照组(54.95±8.14)%(P<0.05)。试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有效率为92.31%(60/65),显著高于对照组[14.29%(4/28)](P<0.05)。随访半年后,试验组患者下肢血管的通畅率为90.67%(57/65),PTS率为7.69%(5/65);而对照组患者下肢血管的通畅率为21.42%(6/28),PTS率为14.28%(4/28)。试验组血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PT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导管接触溶栓腔内治疗急性中央型和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短期疗效优于单纯抗凝治疗,且两种方法的安全性相当。
董训忠秦金保崔健石亿周汝航
关键词: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溶栓腔内治疗
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的可回收性和安全性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的可回收性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回收下腔静脉滤器的64例患者临床资料。常用取出手法有常规取出术和回收钩贴壁取出术,后者包括成袢拽取法、鹅颈抓捕器+加硬导丝辅助圈套法2种。64例患者中,左下肢深静脉血栓51例,右下肢深静脉血栓10例,双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所有患者均置入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统计回收成功率、并发症及留置时间等情况。结果 63例成功回收下腔静脉滤器,成功率98. 4%(63/64),其中有60例采用常规操作法,2例采用成袢拽取法,1例采用鹅颈抓捕器+加硬导丝辅助圈套法; 1例取出失败,因在滤器回收过程中,由于鹅颈抓捕器卡于滤器倒刺内,未取出。所有患者术后无腹部疼痛、出血等情况。滤器平均体内留置时间10 d,出院后规律抗凝治疗,随访1~24个月,随访期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取出率高,相关并发症少,在临床中应用安全性高。
石亿石晓飞周汝航王文崔健
关键词:腔静脉滤器腔静脉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
华法林抗凝导致皮肤坏死1例
2021年
华法林(warfarin)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Ⅱ、Ⅶ、Ⅸ和Ⅹ的合成,产生抗凝作用,在使用过程中需定期检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评估出血风险。华法林导致的皮肤坏死(warfarin-induced skin necrosis,WISN)是一种罕见的华法林并发症,自1943年首次发现以来,全球仅报道300余例.
邓汝淇石亿周汝航崔健董训忠
关键词:华法林皮肤坏死药物不良反应
多磺酸粘多糖软膏对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多磺酸粘多糖软膏预防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亳州市人民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亳州医院接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的85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干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2)。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测量肱动脉与头静脉的管径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峰值血流、阻力指数、血流量);统计两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血管狭窄、硬化或栓塞)。结果干预6个月后,对照组患者APTT短于观察组患者,D-D水平高于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肱动脉的峰值血流和血流量低于观察组患者;头静脉的管径和血流量低于观察组患者,阻力指数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磺酸粘多糖软膏对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后患者进行干预有利于维持内瘘血管的成熟功能、维持血流动力学水平,对于防止血管硬化及栓塞形成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丁臻欧阳永锋张庆张清刘军石亿
共1页<1>
聚类工具0